渠家大院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不仅让全国人民了解了晋商兴衰历史和晋商文化,更是见识了一座座辉煌壮丽的晋商大院。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那些显赫一时的晋商家族当年都不遗余力的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营建一个归宿,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最具代表性的有祁县的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三多堂、长治县的申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庄园。很有特色的晋西南丁村民居、晋东南皇城相府、晋北阎锡山故居则不能算是晋商大院。
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在我国的商业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占有重要的地位,执清朝经济之牛耳200多年,商业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远涉俄罗斯、东欧等地。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在山西省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渠家在晋商中颇具代表性,曾是清代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全国各大城市都有渠家开设的商业金融字号,商业资本高达1000万两白银,其发家过程、经营之道及其经商爱国、投资近代工业、热心公益、兴办教育、发展文化等都很引人注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渠氏原籍为上党长子县,明朝时先祖渠济经常往返于祁县上党之间倒贩土特产,利用两地价格差异,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点积蓄,便在祁县城内定居下来。他的儿子仍以小贩小卖为谋生手段,随着买卖的日渐兴旺,渠家逐渐富裕起来。到第9世时,家道初步呈小康景象,结束了摊贩生活,始设铺面,创立字号。第14世渠同海由“走西口”经商致富,独自开设了“长源厚”字号。第15世渠映满又增设了长源川、长顺川两个大茶庄,从两湘采办茶叶,再经销到各地。到第16世渠长瀛时,又开始在长江流域贩运食盐,到这个时候,渠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到第17世“源”字辈时,渠氏商业进入了黄金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内分8个大院,19个小院,房屋240间。每个四合小院都自成体系,而各院落之间有牌楼、过厅相隔,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整个大院墙高院深、气势恢弘。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堪称渠家大院的四大建筑特色。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层次分明,活泼有趣。木、石、砖雕 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被建筑专家赞誉为"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每一个建筑构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