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说再见 永远不说再见 李肇正

永远不说再见

——追忆李肇正

陈启文

李肇正老师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消息,我最早是从一家刊物上知道的,那个已相当熟悉的名字被圈上了刺眼的黑框,瞬间让我愣住了,我听见自己的一声叹息,消失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多雾的早晨。我甚至有些失态了。其实我既不认识他,更没跟他打过任何交道,我只是通过他的作品才知道他的,唯一对他的了解也是缘自他的作品,我不知道一个孤独的写作者和另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生命联系,他的死让我陷入了不可名状的悲痛和怅然之中。

叫他老师,是因为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作家,一直到死他都在普通的中学教学岗位任教。他最感动我的作品,也是《初中生肖元元》和《金链》这些反映中学校园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绕开流行文化的那种夸张的表现形式,以全部的真诚直抵我的内心,深深地渗透了我。

我曾把李肇正的校园题材作品作为课外读物向我儿子或别的孩子推荐,他们问,李肇正是谁?怎么从没有听说过?这让我感到悲哀。他们知道秦文君,知道韩寒、郭敬明,韩寒、郭敬明的小说正以数十万的数量到处热销,他们热衷于那种情节曲折细腻的悲情小调和那一点叛逆的意味、淡淡的忧伤或哀愁,中学生的这种阅读情趣,既与年龄有关,更与我们现在这个速食年代的文化大环境有关,流行文化的影响正在淹没一些真正有分量的作品,浮起来的则是泡沫。我也深感匹夫有责,觉得应该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去读一些更有人文精神的作品。但现在有人对这样的引导也开始提出质疑了,这些人竟荒唐地指责教师和家长利用语话霸权极其野蛮地剥夺了学生喜欢的权利和不喜欢的权利,他们是否忘了学生还是受教育者,即便在欧美国家,教育者也要引导受教育者应该喜欢什么或不应该喜欢什么,个性的培养固然重要,建树人类的公共价值观尤其重要。

我想这也是李肇正一直在做的。他的作品并不难读,语言平实质朴,叙事流畅舒展,以普通人的体验去寻找哲学上的理解,具有历史感、文化感的多重侧面,内容往往十分丰厚。他从来没有走红过,没有轰动过,很少有评论家端着酒杯走到他面前。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哲思深度。现实中,像李肇正这样深具实力却又寂寞的作家还为数不少,他们耐得住寂寞,从来不去炒作自己,把别人费尽心机钻营的时间都倾注在文学上、作品中,这比那些“功夫在诗外”的“著名作家”不知要高贵多少。另一方面,我想也与理想主义色彩日淡、人们越来越重功利、重实惠有关,甚至有连理想也被人们肆意嘲弄、贬低,那些庄重、崇高的人类情感都被打入“酸菜”之列,更有某些作家彻底走向了媚俗的道路,一切都是玩,消解一切,嘲笑挖苦一切,没有了精神光辉所辐射出来的美,没有人生庄严感。在这样的痞子文学大为流行大红大紫时,李肇正却执著于寻找生命之美的蕴含,想把读者引向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这样一个写作者,他的寂寞和被冷落,是属于智者的,真正的智者在他所处的时代总是备感寂寞和冷落的。

永远不说再见 永远不说再见 李肇正

对于这一点,李肇正显然比我有着更深切的洞察和体味。他的中篇小说《永远不说再见》就着意刻划了文学青年胡藻英在一段半途而废的“作家之路”上的经历,胡藻英很有文学才情,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的,可当他倾注全部心血写出来的作品所得的报酬竟难以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时,他只得退缩了,连那位在背后 支撑着他的、视文学为生命的老编辑秦先生“再也不想沾文学的边了,养养鸟,打打拳,还可以练摊去”,这部作品笼罩着深不可测的悲伤气氛,李肇正用心良苦,他要表现的并非单纯的文学困境,而是更为深刻的人类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进退两难的处境和艰难的取舍,这其实也是李肇正作为作家的内心挣扎。一个作家,不是在被看作崇高时才崇高,恰恰是他在被冷落被漠视、被推向了边缘却仍旧坚定地守护在最后的底线上时,才显出了他真正的崇高,不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就到不了这境界。

李肇正走时,还不到五十岁,正是文采卓越和具有非凡洞察力的年岁,他和王小波一样也是因心脏病发作猝然离世的,也一样走得没点声响,生亦寂寞,死亦寂寞,然而他们确确实实地这世间活过,文学让他们受难,让他们痴呆,也让人类知道还有那么一种不能轻易放弃的东西。

对于你们,我永远不说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075.html

更多阅读

揭开“文化汉奸”李香兰的神秘面纱 揭开神秘面纱

  “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我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现年93岁的李香兰在晚年写下了这样饱含忏悔之意的话。  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李香兰都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女子—— 

截拳宗师 李小龙——永远的偶像 李小龙我永远的偶像

  当谈论某人在历史中的地位时,“李小龙”这个词就被那些人到处说起,但因为说得太快而不能明确出赞扬,表述太轻微而不能标明意义。那些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人,因其贡献太大而无法估量,他们的名字就成为一种专属,但这些名称被几十年无意义和

《秋意浓》视频歌曲 秋意浓钢琴视频

《秋意浓》1991年,中日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别了,李香兰!》(又名《再见李香兰》)正式播映,主题曲为玉置浩二创作的《不要走》。 该片主题曲后来被改编,成为张学友粤语流行曲《李香兰》,后来姚若龙为此曲填词,名为《秋意浓》。不能不说姚若龙真

声明:《永远不说再见 永远不说再见 李肇正》为网友一味的逞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