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的来源 黄钺

(主要证据引自新伊林人,经过改写)

《书·牧誓》:“王(指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


以黄金为饰的斧,古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白旄黄钺定两 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

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这种仪式的出处在哪里,看下古埃及法老像就明白了!


下载 (37.17 KB)
2011-11-15 20:18



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的来源 黄钺
这里重要的是它代表的含义,以及这种含义的文化传承!这里除了有物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非物质”的东西,是一种仪式,一种象征。非物质东西是更加难以继承的东西,如果没有很紧密的关系,是不可能有这种传承的。
黄钺既是一种兵器,其实又是一种代表天子的权杖、符节,白旄是一种白色有羽毛的东西。

就是说左手拿一个代表权力东西,右手拿一个代表指挥军队令旗的东西,一个硬的,一个软的,这是皇室权力象征,是天子指挥军队用以征伐的仪仗。周武王完整地继承了过来,至于代表权力的东西,是用一个弯头权杖,还是黄钺,并不是本质的东西,可能黄钺在商文化中可能更是与权力相关,那么周人入乡随俗把左手执的权杖换成了黄钺。


就象周人来到中原造纸,但中国没有原材料莎草,就找替 代品,找到很象莎草的竹子,结果弄出来半成品竹简出来。

下载 (27 KB)
2011-11-17 14:27
注意左手拿什么,右手拿什么,以及其颜色

下载 (40.9 KB)
2011-11-17 14:32

下载 (51.88 KB)
2011-11-17 15:00

7c1d3115tac0a40fa8ceb&690.jpg (12.57KB)

下载次数:0

2011-11-17 15:0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114.html

更多阅读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不是真的? 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在传统认知上,大家都认为眼皮跳是一种不好的预兆。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个风俗,在眼睛眼皮开始跳的时候,就在眼皮上贴一张小白纸,意思为“白跳”,用来化解不好的预兆。那么眼睛跳,真的是代表

悬蒲剑,挂艾虎,百邪除——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

悬蒲剑,挂艾虎,百邪除——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2014年5月21日2:2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

武王伐纣的相关传说参考资料 武王伐纣之凤鸣岐山

(1)《书序》: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2)《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

声明:《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的来源 黄钺》为网友萌面狗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