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变 肝硬变的临床表现](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41337t01e98d7de4ae3e89b3.jpg)
——资料来源:www.gdgbk .com
肝炎后肝硬变主要由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引起。上述肝炎发展为肝硬变的病程短至数月,长达10-20年.HBsAg慢性携带者伴HBsAg阳性者,肝硬变的发生率很高。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重益感染。二肝炎病毒,尤易发生歼硬变‘老年人患慢性肝炎,特别是有7-球蛋白增高者,容易转化为肝硬变。
肝炎后肝硬变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有人认为乙型肝炎从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以至向肝硬化发晨有病毒复制无直接关系,而主要是由于宿主的免疫反应对感染肝细胞反复损害的结果.
本病多数为大结节性肝硬变,如果病程迁延,炎性坏死病变较轻,而且均匀,少数病例也可表现为小结节性。由于肝脏各叶坏死程度不二,肝轮廓变化常较显着,重量多有减轻,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和深浅不同的塌陷区犷有差Rf7tt全萎缩,右叶不规则隆起成为巨块,状似肿瘤,最大结节的直径可达5cm以上一般在1-3cm.有些病例其结节之间被不完整的纤维分隔开,这种纤维隔与汇管区连在一起,由于缺乏粗大的纤维束,肉眼有时看不出明显的结节.光镜下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整齐的假小叶被厚实、宽度不等的纤维隔所分割,在结缔组织中有时见到几个汇管区挤在一起,往往有假胆管增生和圆形细胞浸润.在坏莎较重的区域,假小叶中肝细胞不再皇辐射状排列.坏死可呈带状分布.甚至涉及整不小叶.肝细胞形状不一,有胆汁着色,无或仅有轻微脂肪变,许多小叶仍保持正常结构。常可见到异形细胞,在坏死较轻的区域,电镜下主要见肝细胞排列异常,细胞间隙和血窦的改变,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以及间质细胞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