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从不同途径得知“萧百佑”,“狼爸”,两个不同的名字,同一个人,让“吾耳熟焉,但不能详也。”得知他的两个孩子双双考上北京大学,其中女儿还是港澳台的状元,惊羡之余,更多的还是钦佩,疑惑,人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所以,有事没事,上网也经常搜搜关于狼爸的故事。虽然他的教子经备受争议,但我想,但凡成功的背后,一定有他独特的意识和理念,他的孩子一定不完全是简单的“打”出来的,一定有更深邃的东西。
孩子周日3点40上完英语课,我们俩一如既往的扎进新华书店,各自选着自己心仪的书。《所以,北大兄妹》深深的吸引着我的眼球,捧起来,爱不释手,回家吃完晚饭就开始看,一直看到晚上11点半,第二天起床后接着看,中午时分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看完后,我有好多的感慨,但因为看得太快,似乎这些感慨又是模糊的,但脑海中依稀清楚的呈现了几个关 键词:另类,国学,礼仪,言传身教,大爱。其实书中所呈现的远远不止这些,但这么短的时间难以消化,他需要我再反复的品读。把自己迫不及待的读完一遍后感受比较深的,做一下整理,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借鉴。
读完此书,狼爸,觉得他的“打”式教育,“民主”教育(孩子永远是民,家长永远是主)是严厉的,更可以说是严酷的,读完前几章节的时候,真的有些无法接受,但当我耐着性子慢慢的读后,发现此书真的正在渐渐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或许,这就是“萧氏教育的魂”“萧氏教育的精髓”之所在吧。
狼爸,是一个饱读群书,学识广博,精于观察,又是一个享受生活,有志趣,有品位心中充满爱的商界精英。
他的教育之路是“以德养才”。书中写到:“三岁定八十,一个定字,足见育人的分量。育人,就是家教,其终极目标是要给人之初定几样东西:定品格,定性情,定规范,定礼仪,定敬畏,定善恶,定美丑,定是非,定曲直。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德”
。首先,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书中也提到:“填鸭式教育的现实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为孩子们辟一块自留地。让孩子寓教于乐。这块自留地就是思想,品德,操行。用什么来耕耘这块自留地呢?我是用《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耕耘时不忘洒一些琴棋书画有机肥。在如今喧嚣的时代,人们似乎一点点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淡忘,但几千年来因国学教育而成为德高望重的仁人志士也层出不穷,若能正确的引导,探讨其中的奥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不但能够重拾传统,还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萧氏四兄妹,是在国学中长大的,也是在书海中泡出来的。所以,这四兄妹是打出来的,但更是一点一点教出来的,是在一本本书中感化出来的。所以,四兄妹孝顺,懂事,勤奋,刻苦。
教孩子“礼仪”。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可是,现代的社会却渐渐丧失了这个。不用说别的,现在上车让座的有几个?甚至让座会让人用另一种眼神来看。其实,真正走出去,你会发现,原来,礼仪还是很重要,很必要的。记得去年带孩子去香港,感触很深的几个小细节,电梯上的人全部右侧站,没有两人并排的;过马路时,即使是很窄的,人很少的一条小马路,红灯也没有人去闯;今年十一的时候,带孩子去了韩国,韩国崇尚儒家思想,更是彬彬有礼。所以,礼仪教育真的很重要。所以萧氏四兄妹都是孝顺长辈,尊敬老师,出席大场合也是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
“狼爸”的言传身教着实让我感动。知道母亲爱吃云吞,拿着第一个月的所有工资为母亲买了云吞,当十几个服务员把云吞送到“狼爸”母亲的面前时,他的妈妈哭了,又笑了,致使以后,母亲爱吃什么都不敢在儿子面前提了。“狼爸”无论到哪里出差,无论回来多晚,第一件事一定是去看母亲,妻子说“这样会不会打扰母亲?”他说:“妈妈会理解的,孝顺没有早晚之分。”真的感动到我了。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不经意间我的眼睛就会被泪水充盈,也许我不够理性,但我真的觉得“狼爸”一个大男人,能做到这些,不易。男儿有爱口难开,但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他的儿女就应该这样对待爸爸妈妈。当他又知道姐姐生意遇到困难时,他不惜卖房,卖车帮助姐姐度过难关,试问,有几个人又能这样做呢?所以,我佩服他,他也正在用他的身体力行告诉孩子们兄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所以,“狼爸”,你是好样的。
狼爸难能可贵的一点还有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自己的计划。无论自己有多忙,总是不忘子女的教育。孩子一点一滴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态度的矫正,都需要我们家长耐心、恒心。我们的持之以恒,会使孩子终生受益。这也是我所要学习的。狼爸的妻子为了让孩子背会《三字经》,背会单词,写了数千张的小卡片,每天让孩子随身携带,每天练习,试问,这样还有学不会,学不好的吗?说到这儿,我真是惭愧,也曾经信誓旦旦,坚持要孩子背《宋词》,背《论语》等,但都因忙或因其他种种原因而被长时间的搁浅,看完书后,反思自己,是否应该也下定决心,让孩子坚持,让自己坚持,不光这些,教育的一切都应该坚持呢?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无爱”却是“大爱”。也许,表面看来,“狼爸”没有给孩子过分的自由环境,“打”式教育让人难以接受,是另类的,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他对孩子们的“大爱”。不骄纵孩子,不放任自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空间,母子之爱,姐弟之爱,夫妻之爱,用朴实自然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纯粹的领悟。这就是父母真正“大爱”的体现吧。书的结尾又让我感动了。爸爸郑重的问考上北大的一双儿女:“你们还记恨爸爸当年的训斥吗?”一对儿女哭了,他们的妈妈哭了,过了一会儿,大儿子用左手搭着爸爸的肩膀,说了一句让他母亲破涕为笑的话:“爸爸,将来我有了孩子,一定交给你教。”孩子们是理解爸爸的大爱的。我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我的理解感悟是粗浅的,但我想:每一本书都有我们借鉴的价值,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我们学习之处,也许书中的有些方法对我们的孩子不适合,但可以给我们一些意识的引导,理念的更新,教育的思考,这些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