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剑波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
经典是不怕重复的
——回忆27年前我对曲波的采访
晚年的曲波博主1987年采访曲波的剪报
电影《智取威虎山》剧照
看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电影《林海雪原》,看过“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也看过电视剧《林海雪原》,感觉最过瘾的,还是正在热映的徐克的电影《智取威山》。为何?老电影受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不可能拍出当今好莱坞3D大片的视听震撼力;样板戏受舞台程式化局限,“打虎上山”时杨子荣无马可骑,只能手执马鞭,打虎时没有虎,只有虎啸声声,不可能营造出杨子荣纵马穿越林海雪原,与一只斑斓猛虎殊死搏斗的惊魂场景(虽说老戏迷们看的就是这些程式和唱腔)。
有人说,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是中国版的007,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它在故事的传奇性、环境的壮阔性、人物的丰满性和特技的精彩性上,均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红色经典+商业大片的巧妙结合,是该片成功的要素和最大看点。
看片归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忽然想起27年前我对《林海雪原》作者曲波的采访。当时,曲波针对电视剧《林海雪原》的改编坦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他还活着,看到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会做何评价?但我想,无论他满意与否,有一点是他曾强调的:经典是不怕重复的,只有你有诚意,有相应的艺术手段。
我对曲波的采访是1987年1月,当时,根据他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由吉林电视台录制的同名电视剧正在各大电视台播出。
读过小说《林海雪原》的人都知道,剧中的“203首长”少剑波,便是作家曲波的生活原型,而卫生员白茹(小白鸽)便是他的爱人。因此,我在采访中首先问到“少剑波”这个名字的由来。曲波说,他为少剑波的命名有三层含义:“少”,即年轻的指挥官;“剑”象征“武”,有机智灵活、英勇果断之意;“波”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风浪中成长。总之,他是把少剑波作为一位年轻的、尚不成熟的、成长中的英雄来刻画的。
谈到如何评价电视剧《林海雪原》时,曲波淡淡一笑说:“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或其他艺术形式,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有些改得不错,多数改得不好。中外名著莫不如此。《林海雪原》也有类似问题。”他认为,总的来说,电视剧未出什么大格,主要演员是胜任的,有一定表演功力的,如少剑波的扮演者林达信,形象和气质均不错。他对剧中少剑波与姜山的戏、反面人物蝴蝶迷的戏,以及战士滑雪的画面等表示满意和欣赏。但该剧在艺术上存在一些致命的弱点,降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背离了原著的精神。
曲波所说的“致命弱点”是,电视剧似乎是有意绕开了原著中一些精彩的章节和戏剧高潮,这就无异于掐掉了“戏眼”。例如,原著中奇袭奶头山、大战四方台等几次重大战斗的情节被淡化;蘑菇老人和棒棰公公这些带有地方传奇色彩、戏剧性又很强的人物被“虚”化;夹皮沟李勇奇发动群众、威虎山杨子荣舌战小炉匠这些体现人物大智大勇的情节也未充分表现出来。
曲波认为,这涉及编导的创作思想问题:“一部作品的精华是不怕重复的。马连良与周信芳演同一出《四进士》,各有千秋,李万春和李少春演同一出猴戏,各具风采。国外一些名著多次搬上银幕,《保尔,柯察金》拍过七次,《悲惨世界》拍过二十多次,人们并不感到重复。《林海雪原》也是这样。话剧、电影、京剧演过了,电视剧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篇幅大、连续性强等特长,把‘全本’《林海雪原》搬上荧屏。把精华和高潮绕开了,还有什么可看呢?”
曲波对电视剧片头字幕上加给他的“文学顾问”头衔感到啼笑皆非。他情绪有些激动地说:“在电影或戏剧中,从来没有‘文学顾问’这种称谓,我就是原作者,你改编成什么样,与我无关,因为我从未曾接到正式邀请,即没有‘顾’,也没有‘问’,谈何‘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