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在即,把论文的进度停下来,找一个周末的下午,窝在办公室桌前翻看起同门送我的《安藤忠雄自传》,说来也巧,从我的位置顺窗外望过去,就是安腾设计的一个办公楼,着实觉得不太好看,但与周围四四方方呆立的玻璃幕墙盒子对比,这个看起来像倒立的阿拉伯数字4的办公楼倒是能给常年在电脑前面机械工作的设计师们休息时一种独特的视野,不知是不是建筑师的初衷。最初只是听说安腾年轻时是个拳击手,后来自学成才,我一向对这种大幅度跨界的行业成功者有好感,大概是自己一直想从土木跳到建筑领域的执念有关,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取力量吧。读了开头说实话有些失望,安腾也只是在高中时期利用课余时间打了不到一两年的职业拳击,并非我所想象的已经青年时代叱咤多年,话句话说,他搞建筑的生涯还是比较早的,并没因为拳击而耽误,不由自怜一下。安腾青年时期有我向往的欧洲见习经验,并且专注于建筑本身,从纯粹感性的角度对建筑加以认识,也是他能跳出课本,设计出与众不同作品的原因之一。这个阶段,我想他应该像是一个孩子,拼命的接触喜欢的事物。至于记住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认知过程他锻炼了建筑师必备的独立思考的本领,而各种建筑风格所带给他的第一印象,多少成为了他日后设计作品的印象库,这一点,正是他通过独立思考而形成的珍贵资源。安腾的建筑风格是经过换位思考的,但是也不全是按照业主的一味要求,在双方沟通中,他尝试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并加以引导,最终带领对方进入了即不违背记忆又拥有全新体验的生活当中。从最初的住宅项目到不被人看好的商业建筑再到公共建筑,安腾一路用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耳目一新的作品,他让体验者深切感受到建筑师的良苦用心,并给人一种对抗都市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感觉,他把这种执念称为"都市游击队精神"。我想安腾是倔强的思考者,也正是他豪不退缩的坚持,对抗政府规避风险的陋习,获得了业主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属于他自己的旗帜。在探讨日本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时期的社会风气时,他能精准的把握都市人对这种大跃进生活的迷茫与无措,并坚守住自己的阵地不被大潮淹没,这点带给我深深的启示。偶尔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的万科尚越住宅照片,里面充斥着中国人对清心寡欲和时尚品味这两种生活的矛盾追求,各种园林元素被急匆匆的安置在其中,形成了杂乱无章的提升品位手段。我竟然一眼就看出了中国人的空虚追求,这得感谢安腾自传中他的那么多关于建筑的人性思考有关。中国正经历着日本所经历过的经济大跃进时代,各种追求效率的行为都与灵魂、素养的落后格格不入,真希望中国也出一个安腾一样的建筑师,用自己的作品去对抗时代的急躁,引起全社会的反思,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喘息的机会,以此自勉!ps:安腾的处女座:邻立在狭窄街道间的清水混凝土住宅---住吉长屋创造性的用中庭 天井将起居室和会客室分开,并将自然光与气息引入住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592.html
更多阅读
若可心安,便是归处——吾读阮义忠老师《想见 看见听见》一书的几点感触。见或不见,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将它完整的结下定义;但对于见与不见,又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未知的难题。阮义忠老师在他的《想见看见听见》一书的序中这样写道:“
《夕焼けの歌(夕阳之歌)》,近藤真彦1989年2月发表的单曲。歌曲借夕阳变幻莫测又消纵即逝的美丽,来形容一个年轻人对梦想的憧憬与现实的困惑。歌曲的委婉优雅与激情澎湃也恰如其分地表达歌曲的精神内涵:
我读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海岚由于书名很长,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在此文中就把安妮鲜花的这本《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简称为《路线图》。我不只一次地听博友给我反馈,说安
文/越楚所谓“风流才子”,大抵应该具备三条:一曰容貌俊美,堪称美男子,颇能吸引异性,如西晋之潘安等;二曰才高八斗,有赞美女性的艳情诗文佳作流传于世,如汉之司马相如,宋之柳永、周邦彦等;三曰正史或稗官野史多载其风流艳事,如明之文征明、唐
安藤忠雄与其它的建筑师不一样,他追求的是一种永恒,追求细部的精神表达,追求光与影的变化,追求风,水,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建筑表达-正是这种几乎绝对的追求,成就了建筑的永恒!在一系列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忠雄思考着神圣空间。他问自己,对他来说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