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

今天关于赠澳门大熊猫开开心心的新闻报道,出现了开开心心“爱上澳门,乐不思蜀”的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是要说两个小家伙很适应新家的环境,而且这两个小家伙也是来自“蜀地”成都,咋一看用“乐不思蜀”这个词用来形容四川来的大熊猫适应新环境似乎很贴切。

“赠台熊猫乐不思蜀”、“灾区熊猫乐不思蜀”、“世博熊猫乐不思蜀”、“赠澳熊猫乐不思蜀”……媒体似乎已经很习惯的把“乐不思蜀”这个词用在到外地生活并受到良好照顾的大熊猫身上。但是仔细琢磨一下,还是觉得把“乐不思蜀”这个词用在背井离乡的大熊猫身上还是不妥。“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本身是带有忘本的意思,蜀后主当年的“乐不思蜀”也可以说是在乱世浮生中一种无奈的自保方式。

只有在蜀地的深林中,开开心心们的祖先生活的地方才是大熊猫真正的家园。圈养大熊猫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被人们送到哪里,都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人们给他们安排的再富丽堂皇的豪宅也不是这个种群最终的家园,这个种群最终的希望是回归到野外。这个种群血液里的本能在呼唤着他们回归,为这个种群工作的人们也为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园而努力着……回归使命尚未完成,大熊猫又怎么可以轻易忘本呢?

此间乐,但思蜀!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人们常把乐以 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

  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百度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3747.html

更多阅读

《金陵塔碑文》预言中的圣人到底指的是谁? 金陵塔碑文

《金陵塔碑文》预言中有如下的一段话:“十九佳人五五岁,地灵人杰产新贵。英雄拔尽石中毛,血流标杆万人号。头生角,眼生光,庶民不用慌。国运兴隆时日到,四时下种太平粮。”有人认为这段话指的是2019年将会有圣人出现,55岁或25岁。其实不然

爱一个女人,不一定要她做你的妻子 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

爱一个女人,不一定要她做你的妻子,但一定要做朋友!两个人相爱的最初,是很容易做到彼此欣赏、鼓励、理解、尊重诸如此类的,每个初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心里大都认为自己是可以驾驭好自己的婚姻的,他们都觉得自己会与爱人互相体贴,敬爱他(她),尊重

才高八斗指谁? 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才高八斗指谁?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

声明:《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指的是谁》为网友好菇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