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L 是一个数据表,是高端设备制作节目后,输出EDL表,然后和这台同样的非编机器,导入这个表格然后重新制作自己要的素材,这样再加上批处理采集,将原有的素材直接采集到你当前的非编上就能支持输出了。
1.EDL表的入点、出点、长度的显示在软件里,我对入点和出点进行了设置
如:in 00:00:01:00 out 00:00 :01 : 24 duration 2秒
实际的算法是:out-in+1=duration
在EDL中的显示为:in 00:00:01:00 out00:00:02:00 duration 2秒
看到有什么不同了吗,是的out改变了,但是duration并没有改变
算法为:out-in=duration
2.在EDL表中一个素材会变成许多的小的素材
如:我在粗剪过程中使用了2个完整的素材
现在我们对这两个素材进行编辑完成下面的sequence
输出EDL后,重新批采集得到以下的sequence
比较一下这两个sequence,我们发现开始粗编的sequence,我们对其进行了剪辑,所使用的都是source1和source2的素材,而重新批采的后得到的sequence会把原来的source1和Source2都分成了若干个新的素材,当然在bin中也会相应的出现了好多的素材,不会是原来的source1和source2了。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在输出EDL表的时候,在EDL表中你会发现在切点的位置,EDL都会重新定义了in和out,它不会认为你是一个素材,而是认为sequence是由若干的素材组成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批采集时,一盘带有50-60了clip了,当然这也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
3.EDL表的存储
在粗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使用2轨或2轨以上的视频,但在批采集的时候你会发现,2轨以上的视频全部都没有了(音频没有出现)后来了解到原来EDL在存储时只保留2轨的视频信息,即使你使用了在多的轨,对不起EDL一概不管。那只有我们在批采集后对照原来的效果从新来过了,是不是很麻烦呀。
4.在使用的EDL时候,对粗编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下面一些情况是我们在批采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粗编中多个素材都做了慢动作,而且每个都做了叠化,在批采集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原来2个素材之间的叠化会自动把素材切断,形成自己的长度,播放后出现镜头跳点和混乱了。

解决方法:保留叠化自己形成的长度,分别从前后切点处往外拖拉,直到形成原来的素材长度和sequence的原貌。
无压缩的批采集
这个是最后的一步,在操作中要十分的仔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修改。
再来看一看我们的制作流程:
DV――EDL――批采集――成片
但是前提条件必须是是非线性编辑板卡支持的和前期录像机支持EDL 表,另外你的磁带还是必须时码是一样的!不能有断码!
EDL 表是非线性编辑软件中通用的时间线的制作数据码! 所有高端非编都是通用的!关键是时码和素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