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详解
QQ:472286066 www.gxygfs.com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号玄赤,又号救贫,后人称救贫仙人,也称为“杨救贫”,是唐代堪舆大师,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的祖师。
父亲杨淑贤,生有三子---长子筠翌,次子筠宾,三子筠松。
杨筠松,是杨家第127世“志能”的第四子,生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三月初八日戌时。他有两个儿子名为:杨郎、杨影。杨救贫是宋朝大将军杨六郎的曾祖父——节选自《贵州省天柱县通鉴》(来源:“赣州杨救贫吧”)
杨筠松幼习诗书,聪颖过人,一览无遗,十七岁便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
至四十五岁,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黄巢起义大军占领潼关、攻克长安。杨筠松趁机弃官为民,逃离长安,回归民间,后至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
杨筠松在虔州期间,最早在虔州崇贤里黄禅寺遇到曾文辿,收为弟子,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足。其后,廖瑀、范越风、厉伯绍、刘淼、叶七、邵庭监等先后投入其门下学艺,后来均成为著名的堪舆大家。
一、生卒说
一说:杨筠松:834~900年(陈启著)
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日,死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三月初九日,病逝于虔州,终年67岁(66周岁),葬于虔州于都寒信峡药口坝。
二说:杨筠松:841~903年
生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3月初八日戌时,死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
二、地缘说
一说:杨筠松:窦州人(广东信宜人),至四十五岁(公元880年)黄巢破京城后,寓居江西。
二说:三僚曾氏族谱载:“杨公仙师祖籍山东窦州府人”。
三、作品说
一说:
杨筠松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青囊奥语》、《一粒粟》、《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葬法倒杖》、《天玉经·内传》、《天玉经·外编》等书。
二说:
清高其倬曰:“世传杨公诸书,皆后人伪托,惟《撼龙》、《疑龙》二经是真书”。就是说:社会上流传的托名于杨筠松的相地术书中,只有《撼龙经》、《疑龙经》是杨撰,这两本书是言形势(峦体)的。《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都是言方位(理气)的,这些书宣扬五行,而“龙经”轻视并否论五行,不是杨撰,是后人伪作。
三说:
著有《撼龙经》、《疑龙经》(上中下篇)、《疑龙十问》、《卫龙篇(附)、《变星篇》(附)、《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和《天玉经外编》等勘舆学理论著作,并被悉数收入《四库全书》。
四、传人说
唐朝末年玄宗年间,世传相地之术由“白鹤仙师”传于邱廷翰,邱公传“青衣子”。因邱公知地理而不知天理,误点禁地,惹动帝怒,随尽焚其书并抓邱公入狱坐牢。钦天监官员杨益舍身救出邱公,邱公凭记忆写成地理之书而赠于杨公。后杨公避难于江西,大行地理之道,世称杨救贫。
宋初静道和尚得邱廷翰门人“青衣子”先师日夜指点、亲授,随精于地理一道。静道法师法力广大,能见到地下七尺之土,晚年书成“入地眼”,授徒颇多,其后人较有代表性的有“赖布衣”、“张九仪”、“焦仁山”等。
想来和杨公风水有共同处,也有差异处,望广大群友学而习之。
一说:
杨筠松二传:(旁传)曾文辿、廖瑀、范越风、厉伯绍、刘淼、叶七、邵庭监;
曾文辿三传:赖文俊(赖布衣)、曾十七;范越风传苏粹明、方十九、张五朗;
赖文俊四传:丁珏、刘雍;
丁珏五传:卜应天;刘雍传李普照;
李普照六传:廖金精;
廖金精七传:孙世南、李玉才、王应元;
孙世南八传:赖白发、曾道立;王应元传谢玠;
赖白发九传:李鸦鹊
李鸦鹊十传:钟可朝;
钟可朝十一传:唐九仙、陈希夷
唐九仙十二传:胡矮仙、张子微、谢子逸、蔡神兴;
胡矮仙十三传:刘七碗、郑颜渊、刘子猷、丁应之、丘公亮;
刘七碗十四传:刘景清、王禄道、建心仙;
刘景清十五传:刘应宝;王禄道传刘勾力、吴景鸾、蔡二朗、刘子仙、宋花师;
刘应宝十六传:刘元正;
刘元正十七传:刘景明、刘种桃、刘谦;
刘景明十八传:刘风道、谢和卿,刘种桃传廖信甫,刘谦传萧子清;
刘风道十九传:刘云山(珠灵子)、刘云峰、刘云岫,刘和卿传李莲洲;
刘云山二十传:孙伯岗。
二说:
据明朝嘉靖15年(公元1536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
五、风水理论说
一说:
杨筠松抛弃“方位”本身既有吉凶的信条,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逐渐演化发展,便形成了风水“形法理论”,“峦头之法”,世称“形势派、峦体派或江西派”。
形法理论“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辿、赖大有、谢子逸辈,其说为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向位,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故又名赣派风水也。形成“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等考察山水、踏勘地形的四个程式。
二说:
六、故事说
杨筠松历史考证
来源:杨公风水研究协会网 作者:文清 日期:2010-11-113:01:32
在《四库全书》“撼龙经”提要中这样写道:臣等谨案:《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筠松不见于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赣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处州。无稽之谈,盖不足尽信也。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撼龙经》专言山龙脉落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疑龙经》上篇言干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葬法》专论点穴。有倚盖撞黏诸说,《倒杖》分十二条,即上说而引伸之。附《二十四砂葬法》,亦临穴时分寸毫厘之辨。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吴炎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题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而云然。其《撼龙》之即《辨龙》与否,亦无可考证。然相传已久,所论山川之性情形势,颇能得其要领,流传不废,亦有以也。旧本有李国木注并所附各图,庸陋浅俗,了无可取,今并加刊削,不使与本文相溷焉。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1、历史记载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明·嘉靖董天锡编撰《赣州府志·人物志》)。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三僚人非常愿意跟外人介绍杨救贫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
据说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在宁都的赖村,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辿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原来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
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如今为“三僚”)。
曾文辿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
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
2、民间传说
杨救贫一生致力于风水之术,扶危济困,晚年却不幸为政客所害。在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已经衰微,诸侯称霸。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他早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请杨救贫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将其母改葬。在答谢杨救贫的宴席上,卢光稠问杨救贫还有天子地否?杨救贫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毒。杨救贫察觉后,立刻带着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药口坝,便毒性发作,杨救贫问弟子曾文辿此处何地,曾文辿说是药口,杨救贫叹道: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临死之前告诉曾文辿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询问其中的奥妙。杨救贫解释道,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凿井,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了卢光稠。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
3、杨筠松择基筑赣州城
杨筠松于唐代末年携宫廷珍藏的堪舆“秘笈”,来到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後的赣南隐居,他首先结识了割据赣州的卢光稠。
卢光稠请杨救贫为其母亲择地建墓,此墓在宁都县洛口乡麻田村圩场西北约1.5公里的山坡上。杨筠松先生先後为卢光稠父母择地建墓两处,足证他们关系密切。
卢光稠请杨救贫择基地筑赣州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赣州府城,最早是东晋永和5年筑的土城,故址相传在章贡二水之间,至义熙2年水毁,存在不过46年。後府治迁水东。南北朝的宋时,赣南为南康国,城治在於都。赣州城废。五代十六国时,卢光稠被封为虔王,请杨救贫为其择址建城。杨救贫选赣州城址,为“上水龟形”,龟头筑南门,龟尾在章贡两江合流处,至今仍名龟尾角。东门、西门为龟的两足,均临水。从地形上看,赣州城有两条来龙,一是南方九连山(离方,属火)发脉,从崆峒山起祖,蜿蜒而至城内的贺兰山落穴聚气,结成一处立州设府的大穴位,这条龙还有一个小支落在欧潭。此外,赣州的北龙脉来自武夷山,经甯都、万安、赣县,分成数小支,落穴于储潭、汶潭。这三潭是赣州的水口,和赣州城外的峰山、马祖岩、杨仙岭、摇篮山等山峰一起形成赣州城山环水抱的局势。赣州城遂成为一座三面临水、易守难攻的铁城。卢光稠得以拥兵一隅,面南称王30余年。
4、杨筠松(成都风水师--王家凡)
一、唐朝晚期,统治阶级奢侈日甚,朝政腐败、赋税苛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揭竿而起,四方响应。从者如云,义旗指处,所向披靡。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起义大军占领潼关、攻克长安。唐僖宗李俨在“百官皆莫知之”(《资治通鉴》卷二五四)的紧急情况下,携带三个妃嫔、四个亲王,仅有五百名神策“军”护驾,仓皇逃出长安,“奔驰不分昼夜”(同前)地逃往西川。
这时,出身清贫,为官廉洁的杨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腐败,早已心存芥蒂。他淡泊名利、不恋权位,趁机弃官为民,远离长安,回归民间,以他平素悉心钻研的勘舆术,浪迹各地,为世人勘察,择定吉穴佳壤,营造祖先坟墓。在古代实属难能可贵。
对杨救贫趁着兵荒马乱、逃离长安一事,历来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他在混乱中,利用曾在皇宫的琼林御库供职之便,监守自盗,将库中珍藏有关风水地理方面的经典秘籍,窃为己有,带到民间。
另一种是他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甚至借出库内藏书的方便,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机》等一大批珍贵古籍的机会,使他的勘舆理论大有长进。但在他决定弃官而去的前夕,他根本没有萌生私自吞没这些借回家的典籍书的念头,而是当着司库总管的面,一一清点、如数归还。★★★★★
窃以为前一种说法,与杨筠松的为人处世之道格格不入,不无以讹传讹之嫌。在这一点上,就连《四库全书》子部七中,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和总校官隆费墀等四人于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奏呈给乾隆的“提要”中,也为杨筠松辨诬,“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至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处世。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
而后一种说法,则符合他为人素来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性格,因此,他才能平心静气,心安理得地回到民间,去做他愿意做的事。
杨筠松平素自奉节俭,布衣芒鞋,深入民间。他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以他的风水地理之术,帮助贫苦百姓,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从此,“救贫”二字的名声大振,不胫而走,而他的本名在广大百姓中,反倒知之者不多了。
二、三僚曾、廖二姓在村子内各住一边,他们建的杨公祠也是各居一边。
廖姓杨公祠也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距今约650年左右。廖氏杨公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西北部御屏峰下,左右两边均为民房。祠的座向是子午兼癸丁,分上下两殿,(现仅存一殿)杨公金身雕像居中,左边为廖金精,右边为老官,另外左下座为药师华佗、右下座祀当坊福主。
廖氏杨公祠由于历史原因,也遭到人为的破坏,近年还未进行大规模重建,故规模比较些因为距圩集(三僚村有圩场,二天一圩)比较远,道路难行,还太引人注意。进廖氏杨公祠的人,对祠内的二副对联比较关注。
第一联曰:
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
这联中隐含了三僚廖氏开基祖廖金精向拜师学艺的故事。
第二联是:
抽爻换象堪移一天星斗
避凶趋吉真乃万国神仙
这副对联为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所题。
廖氏杨公祠内悬挂着二块巨匾,一块是“历代国师匾”,文曰:
奉旨
钦天监国师廖金精廖兴廖均卿廖旺隆廖文政
钦天监博士廖景庵廖必旺廖用成廖歧山廖绍定廖觉先廖炳廖绍宠
另一块是“历代明师匾”。
三僚所谓的“国师”,是指受过朝庭封赏的堪舆术士,未受朝庭封赏,但在民间享有很高声誉的堪舆术士,称为“明师”。
三.据兴国明代的古县志《窦志》载:三僚村曾姓的杨公祠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距今约650年左右),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中央(今三僚诚真希望小学前面、三僚村委会东侧),座向是壬丙兼子午,殿堂上杨筠松居左,曾文辿居右,均为和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镀以金漆,民间俗称“杨公金身”。元朝杨筠松雕像完成时,大学士欧阳圭有诗赞曰:“大道无形,公独有像,神仙不死,公独有葬。”
杨公祠内还二幅对联曰:
名扬百千万年仙踪永驻
文钳三十八代德泽长存
灵应九州
图书有象悟通消息达天机
造化无形参透盈虚成大道
万国朝元
自古天下重名此仙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惟公独尊
由是观之:
一、杨筠松实有其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杨公其术之高令人难望项背也是无可非议的。一是出那么多的钦天监的曾氏和廖氏专为他竖祠可见一斑,再则有宰相题祠和太守题碑可以看出,还有,“杨救贫”三个字在湖南民间亦无人不晓,更不用说江西一带了,杨公真名在民间倒已无多人知道,从侧亦可见其术之深,其德之高。
三、从廖氏专为杨公竖的祠来看题词中的“青囊元妙、一天星斗、抽爻换象、图书有象”等语,虽只只言片语,其中如果不是讲“河洛”之理你很难另外说是讲其它什么吧。虽说不是廖氏所题,但其族既出了那么多的钦天监,其术定是一些民间高师所能比吧,怎能让一些与自己的祖师爷杨公毫不相干的语言出现在上面呢?
四、正如不能因为你没有见到过古人就否定古人的存在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唐书》未载而否定杨公及其神术的存在,就是在当今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一个挟技民间的人胡**们还不一定知道呢。再说他也是得秘本后才神其术的,在朝时可就不一定了。
5、杨筠松风水
时间:2011年03月24日
在中国历史上,“风水地理”深刻地左右着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普通老百姓的村落住宅,到王公贵族的皇宫大殿,出家人的寺观,甚至埋葬死人的陵墓,无不附会着风水地理的传说。从基址的选择,方位的格定,乃至设计、布局和营造,都在风水地理文化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对风水地理逐步演变为一种超人的神秘力量,冥冥之中主宰着人们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子孙繁衍、家族兴衰,甚至死生寿夭、穷通得失、货殖营利、科场中举等等,成为隐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唐末五代是我国风水地理文化最为兴旺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形成了一个影响深广,绵延千年的风水地理流派——“形势派”(又称“峦体派”),通常称为“赣派”(或称“江西派”),流传甚广,并一致公认“赣派”始祖为杨筠松(又名杨救贫),他创立的风水地理文化普遍称为“杨公文化”,享誉海内外。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又名杨救贫。生父系江西庐陵(今为吉水县)人。生父早逝,母亲改嫁于广东窦州(今广东信宜市)一商人,杨筠松为遗腹子,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戍时出生于窦州圳隆(今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
信宜镇隆古城,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据《清一统志》记载:“信宜县南,二川合流处罗窦洞,水中石简耸起,形如水舸。”生动描述圳水隆起的汹涌澎湃景象,“圳隆”因之谐音演化成“镇隆”,唐朝初年脱颖而出,人杰地灵,杨筠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杨筠松的养父名粲都,字文光,母亲何氏。有兄弟3人,长子筠翌,次子筠宾,筠松行三。杨筠松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17岁(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登科甲,随之步入仕途。至唐僖宗朝任国师(唐僖宗乾符二年至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75~880年〉41~46岁),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文官),掌灵台地理事(掌管皇家地理典籍和有关祭祀等事务)。任职期间研读堪舆典籍,钻研地理,得其要领,为后来创立杨筠松风水地理文化和成为地理堪舆名家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3年),懿宗驾崩,僖宗即皇帝位。僖宗李儇(xuan)眷恋声色,枢密田令孜在朝专政,致使朝政腐败,江河日下。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关东连年水、旱灾,民不聊生,濮州(今山东邮城)人王仙芝聚灾民数千人起义。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冤句(今山东曹县)人黄巢响应王仙芝揭杆起义。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黄巢率农民起义军占据潼关,十二月攻入京城长安(今西安),黄巢即帝位,自称大齐皇帝。
长安失陷前夕,僖宗李儇在“百官皆莫知之”的情况下,挚得三妃四王,由枢密田令孜率500神策军护驾,秘密逃奔西川(唐代的“西川”相当于今天的四川中西部的一部分,包括现在四川省的东部及重庆市全部。以成都平原为核心,北与汉中相邻,东到三峡,南到宜宾,西至于龙门山脉)。僖宗出逃前,降旨杨筠松“断发入昆仑山步龙”(昆仑山位于今青海省)。★★★★★
杨筠松目睹李唐王朝的腐败,对朝廷复起深感失望,毅然脱离朝廷,弃官为民,携禁中地理秘籍外逃,云游四方,从事地理堪舆(古代称为“地理”又称“堪舆”。“堪”就是天道,“舆”就是地道,当今众多人将这种“地理”“堪舆”通称为“风水”)活动。在南行途中,一度往返于处州(今浙江丽江),后至湖北偶遇刺史廖銮(830-902,廖三传(861-921年)之父),互议境遇,言及“地理”,经其指引,遂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48岁)辗转至江西上饶、抚州等地。其时黄巢称帝,杨筠松心存戒备,行至江西虔州(今赣州市),一度隐迹于空山,又名崆峒山(位于今赣州市东南)。后来迫于生计离开崆峒,以其娴熟的堪舆特长,在虔州乡村从事地理堪舆活动。
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自刎。僖宗复辟。杨筠松因未“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自度获罪于僖宗,既不敢返朝供职,也惧怕回原籍遭究,不得已长期浪迹赣南(今赣州市辖区)农村)。行至兴国县三寮村时,见这里山水宜人,环境幽静,利于隐居藏匿,遂择三寮为长期寓居之地。
杨筠松择居三寮后,对携带的禁中地理秘籍不“承袭附会”,而立足探求人居与自然环境的真实面貌。在赣南(今赣州市辖区)的20年间,他竹杖芒鞋,不畏艰辛,攀悬崖、临绝壁、涉深涧、探洞穴,顶狂风暴雨,行丛林密径,凭着惊人的毅力,他踏遍兴国、雩都、宁都、虔州(今赣州市章贡区)等地的山山水水,还深入闽、粤等地,考察山川河流、“龙脉”、“水口”,对所到之处的地理、水文、地质、矿藏、植物情况作深入细致的考察。每到一地,他总要把观察的现实状况,对照前人所写的风水地理书籍中的表述进行甄别,其弟子及后裔据此整理成杨筠松理念的《撼龙经》、《疑龙经》和《青囊奥语》等风水地理著作,被历代风水地理师奉为学习的经典、操作的依据。★★★★★
“济世救民”是古代“风水”之所以出现的初衷。杨筠松毕生致力于风水地理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他在赣南为百姓阳宅选址、纠正葬俗旧习、资助平民生活,被当地人呼做“救贫仙人”,从此,地理宗师杨救贫扬名海内外。
杨筠松一生中,为地理堪舆历经坎坷,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70岁),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是年二月底,虔州刺史卢光稠派人专程前往三寮请杨筠松前来虔州,对城池扩建堪舆布局。作为卢光稠座上宾的杨筠松及其徒弟曾文辿全力以赴。在虔州期间,走遍周边山山水水,寻觅“龙脉”、“水口”,为虔州扩城规划设计。他发现虔州“据江右之上游,崆峒峰居前,三阳枕其后,章、贡两水缭绕乎左右,而郁孤岭屹立乎中,诚一方之壮观也”。外围与崆峒山对峙的还有西南的四会峰、九峰山,北面的储山、狮子岩,西北的通天岩等,实可谓“山之分峙,水之潆(ying)洄,而形胜即于此焉”。杨筠松在充分掌握虔州地理堪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他独创的“形势派”风水地理文化理念,精心规划、布局虔州扩城方案。杨筠松深知自己体弱患疾,但他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终于在是年十一月中旬,完成全部方案。就在这时,病情加重,他向卢光稠辞归,卢光稠派专人、专船护送。途经雩都跃口(今于都县段屋乡寒信峡),辞世于船中,终年70岁,葬于跃(当地人音“药”)口坊(相当于当今的行政村)芒茼坝(自然村)河岸上。杨筠松为虔州扩城布局、设计方案,献出毕生的精力。
杨筠松不幸病逝,卢光稠闻噩耗,立即派人悼祭杨公墓,并对杨筠松编制的扩建虔州城池方案付诸实施,以至“虔州”成为当今的“宋城博物馆”。
有关杨筠松(杨救贫)的生平,《江西通志》、《赣州府志》、《雩都县志》(清同治版)均有记载:
“杨筠松,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地理术传曾文辿、刘江东,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雩都药口。”
杨筠松病故后,卒葬地官民对他表示怀念,把芒茼坝改地名为“杨公坝”,而且为他建祠、塑像,年节祭祀。后因河床升高,杨筠松墓葬被洪水冲毁。
明神宗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赣州太守叶梦熊、雩都知县陈仰民亲临杨公坝瞻仰杨筠松原墓地,并新立照碑(类似如今的纪念碑)。为了不再被洪水冲毁,将此照碑立在原杨筠松墓地对面的山嘴上(此照碑现保存在于都县博物馆)。
清仁宗嘉庆十八年(公元1799年)地理师段道轩和吴肇龙,以“杨公”弟子名义,亦在同一地点,立一“神主碑”(此碑现保存在于都县博物馆)。
这两块石碑,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证实风水地理宗师杨筠松(杨救贫)确有其人,也是考证于都是风水地理宗师杨筠松(杨救贫)归宿地的惟一证据。1991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上述两块杨筠松“墓碑”的山坡上,立碑予以纪念。碑文:杨筠松,唐,窦州人,字叔茂,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占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堪舆术名世,号救贫先生。晚年留寓雩都,终於此山头,葬於跃口芒茼坝(今称杨公坝)。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其墓因河道扩大而毁,现竖碑表之。
6、唐国师杨筠松
杨筠松是我国晋代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鼻祖郭璞风水的实践家,著名的中国风水宗师,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其平素自奉甚俭,而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民间极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称之为“救贫仙人”故其又名杨救贫。僖宗朝,杨筠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唐广明年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破京城,其携《禁中玉函秘术》,偕里人(赣州)曾崇己并途遇鄂州刺史廖銮(830-902,其子廖三传(861-921年)一同隐归故里。而后云游赣虔大地之间,精研山川气势、形理兼究,并驻足栖居于赣州羊角岭(杨仙岭),观景参悟、立论著说,研制杨盘,授徒传艺,桃李满门。现杨仙岭尚遗有昔年杨筠松修炼研术之坛址。
杨筠松门下有许多弟子是堪舆名流。其高徒有曾文辿、刘江东二人,嫡传徒裔赖布衣、刘谦等。还有明十三陵勘测营造者廖均卿、上海古城营造者李国纪、为福建永定著名圆形土楼——承启楼选址设计者陶张皆为杨筠松赣南的嫡传徒裔,深得杨筠松真传。
杨筠松的主要著作据各派《风水书》载有《撼龙经》、《疑龙经》、《疑龙十八问》、《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青囊奥语》、《天玉经》和《天玉经外编》等风水学专著传于世,并悉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
经考证最可靠的著作是137字的《青囊奥语原著》、《天玉经原著》、《玉尺经原著》三部。★★★★★
杨筠松从何而来?又仙逝何处?
历史烟云纷飞中,有多少往事让后人念念不忘;大江南北变迁下,有多少人物史迹永载人间。当海内外风水研究者来到赣州时,他们总怀着一种虔诚和祟敬的心情要追踪杨筠松曾经生活的地方和他的风水作品,因为“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这句风靡全球的话,让有志学习正宗杨公风水者到了赣州无不为之兴奋。但是,传说归传说,他们不想跟着传说走,而是想亲临杨公遗址凭吊,沾得杨公仙气,吸收杨公风水精华。
2006年10月长假,全国不少地方风水爱好者来到赣州,上海师友罗永东、何键,广东师友郑华明等人与我一起考察了赣州风水,他们心中有个谜团:杨筠松为何选择赣州传播风水,他最后因何而逝,又仙逝何处?
他们这个问题同样不久在我陪台湾学者洪宪炯等人时,也曾经提起。这说明海内外学风水者来到赣州就是想寻找杨公风水真实面貌,包括从凭吊杨公风水遗迹中感知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杨筠松形象。
对于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后人只有从史料上求证。
我查阅了有关史书,一个较为完整的杨公形象展现在面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戌时,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祖籍广东信宜,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寓居江西于都、兴国等地,自称救贫先生,是我国唐代相地的形势派大师。
《辞海》中收有杨筠松条曰:杨筠松窦州(今广东信宜县)人,精堪舆术。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犯阙,断发入昆仑山,后以地理术行世,时称“救贫先生”。
《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杨筠松乃断发经仑,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称救贫先生是也。卒于虔,葬于药口。
《地理正宗》、清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均有关于杨筠松的记载。杨筠松先后定居赣州城郊沙河镇境内杨仙岭以及兴国三僚等地。他在杨仙岭设坛修研学术,传授高徒,研制杨盘,与赣州融为一体,故《四库全书》载曰,杨筠松赣州人,不无道理。
对杨救贫趁着兵荒马乱、逃离长安一事,历来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他在混乱中,利用曾在皇宫的琼林御库供职之便,监守自盗,将库中珍藏有关风水地理方面的经典秘籍,窃为己有,带到民间。当长安之乱时,出身清贫,为官廉洁的杨筠松,趁机弃官为民,与知友赣州人濮则魏一起离京南下,走到湖北武昌时,遇到鄂州刺史廖銮,由其引导来到当时的虔州。★★★★★
现代学者认为赣州是当时的交通枢纽,杨筠松逃避此地,进可顺水路、直达南昌、湖北,退可往广东和福建继续逃难。加上赣州的风水格局让他留恋忘返。
人生幸事莫如心安理得,去做他愿意做的事。在赣南杨筠松如囚鸟放飞大自然,从事他心爱的风水术,在赣南的兴国、于都和宁都一带广招徒弟,开展讲学活动,得以让郭杨风水理论系统化。为了证实史书的记载,我与师友曾到杨仙岭,此处还有杨筠松当年设坛讲学遗址。
追踪杨公足迹,他在赣南传播风水的最大的功劳就是带出一批杰出的风水人才。他的高徒有曾文辿,刘江东、廖禹、赖布衣、刘谦等。还有明十三陵勘测营造者廖均卿、上海古城营造者李国纪、为福建永定著名园形土楼——承启楼选址设计者陶张都是他在赣南的弟子,深得杨筠松真传。
风水术在闽粤赣客家地区传播传承下来,风水先生就成了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旧时每逢大小建筑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择良辰吉日。正因此,赣州是杨公风水的大本营和根据地,这个结论现在得到大家公认。
至于杨筠松的死因,历史学者反复考证的版本就是:
杨筠松为卢光稠点了“天子地”后,卢光稠害怕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与他争天下,故设计暗害了杨筠松。这段历史,在《赣州府志》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唐都监杨筠松避地于虔,谒卢光稠,为其卜地云出天子,卢遂改葬其父母,复问还有此地否?曰:有,一席十八面;曰:何面出天子?曰:面面出天子。卢恐他姓得之,遂毒杨。杨觉,携其徒曾文辿亟去之,至一处间,问何地名,曾答:药口。曰: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小子志之。
说卢王于虔州磨车湾安水碓,十字路口开一井,则世世为天子矣。曾曰:何谓也?曰: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后卢果疽发背,痛不能忍,缢死。赣府志”。
但是这个故事的民间传说更为丰富:
“相传杨救贫在宴席上见卢光稠脸色变化,猜测将于己有碍,暗中将一皮口袋置于胸前,饮酒时将酒倾入袋子中。不料这酒毒性极大,很快蚀烂皮囊,将毒液渗至杨救贫胸前。尚未终席,杨救贫推辞不胜酒力退席,卢光稠心知肚明,着人送杨救贫回去休息。杨救贫回寓所取出皮袋,见有毒液渗出,急忙丢掉皮口袋出城,乘船夜返三僚治疗将息。
杨救贫师徒逆贡江而上,船行到于都县宽田乡与车溪乡之间的梅江寒信峡时,天色将晓,杨救贫感到胸闷气短,从舱里探身出来,问弟子说:“船到何地?”弟子答:“药口坝。”杨救贫闻言大惊,仰天叹曰:“药到口矣,乃天将亡吾,非术能救了。”遂吩咐停船登岸,到江边一棵大树下,盘腿坐化。这个地方后人称之为杨公坝。”
传说中的东西吸引人。不久前,我与台湾学者洪宪炯、赣州杨仙岭旅游开发公司的老总巫晓虹一起来到于都宽田寒信峡寻找杨公墓地。当地朋友特请《杨救贫传奇》作者管让祈为我们作解说。他说,杨公久住于都、兴国等地,遍游赣南的名山大川、踏勘、择定了难以数计的吉穴佳壤。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的管氏宗祠(继述堂)的祠址,相传就是他择址、定向的。
管老先生在解说中眼神常有种恍惚,好像在神游,有时他会停顿一会儿,喝口水。他指着管家祠堂的杨公祭台,我们祖先把外姓人杨公请进祠堂,这里面有一个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传说:
管氏建祠之前,曾派人往兴国三僚聘请杨公在起工那天择基定向。开工那一天,杨公穿着旧长杉,手里拿着雨伞,背上背包袱,风尘仆仆来到管屋建祠的芒筒坝,他看见许多村民正忙着平整地基,便坐在边上张望。管氏族人见他衣着平常,也就懒得理睬。杨公在芒筒坝四处走动,东张西望,最后累了,自己找了一张板凳坐下,休息了一会,见还是无人招呼自己,心中甚为不快,便起身走了。杨公离开后,有个泥水匠才说:“哎呀,刚才那个人好象是杨救贫。”大家便议论起来,恰好管家的头人来了,听说刚才杨救贫来过,立即派俩个人去追赶,要把杨公请回来点化祠堂风水。俩个人赶上杨公后,向杨公说明头人的要求,杨公不肯回去,无奈这俩个人拉拉扯扯,杨公脱身不得,只好说:“我刚才坐的地方,有一张椅子,你们的祠堂就照那张椅子的座向做吧。”这俩人回去复命后,头人就照椅子的座向建祠。祠内墙上现在还有一首这样的佚名诗:
板凳定向显灵通,人丁兴旺在族中。
管氏宗祠今犹在,芒筒坝人称杨公。
过了一年,杨公又路过芒筒坝,这时祠堂已经完工。管事人见了杨公,赶紧拦下来,请他看看有无风水上的破绽?杨公绕着祠堂转了一遍,看见大门前有个帮工在挖坑,就过去问他挖坑做什么?那工人说挖坑树“桅”杆石。原来他是挖坑安放“旗杆石”,错说成了“桅杆石”,杨公就问管事人说:“你们是要会动的桅干,还是不会动的桅干?”那管事人认为会动是活物,不会动是死物,便说要会动的。古代习俗,要出了大官,门前才树旗杆石,旗杆是不会动的。会动的是船上挂帆的桅杆。结果,管氏祠堂做好后,管氏很长时间尽出撑船的,出不了官员。事情很怪,后来杨公死在芒筒坝附近的药口,后人就将这一带改称为杨公坝了。现管家祠堂存有几幅楹联:
名扬百千万年仙踪永驻
文钳三十八代德泽长存
灵应九州
图书有象悟通消息达天机
造化无形参透盈虚成大道
万国朝元
自古天下重名此仙有几
能使山川生色惟公独尊
民间还有一个版本:唐天佑三年(公元907年),相传杨救贫为卢光稠勘踏祖坟吉穴,酒后失言,遭到猜忌,用阴阳壶盛青酒,使他慢性中毒,在乘舟东上返回于都的途中,毒性发作,死在舟中,时船已到于都宽田的药口(亦名乐口)。《于都县志》(清同治版)载:“卒于赣,葬于中乐口”(于中乐口的于,繁体为“雩”,有古籍误“雩”为“云”,便成“云中乐口”,即今山西大同)。距杨公村管氏宗祠仅二华里许。为纪念杨救贫芒先生,芒筒坝改名为杨公坝。明万历七年县令叶梦熊在此竖碑纪念曰“唐国师杨公之位。”清代段道轩、吴肇龙立碑曰“皇封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之神位。”至今古碑犹存。
时逾千年,梅江改道,杨救贫墓早已游入河底的不可知处迹不可寻。明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太守叶梦熊曾在梅江西岸,江水从河头村急转直泻寒信峡的山嘴处,正对着杨救贫墓址,立了一块红石日照碑,以资纪念。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这块碑上镌刻的“唐国师杨公”字样,仍清晰可辨(此碑现为于都县博物馆收藏,而在原处由于都县人民政府另立了一块石碑)。
不论版本内容有何差异,但是杨公仙逝后,徒弟即将他安葬在药口河边,却是不可置疑的事实。人们对为民办实事的先人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的。杨仙岭与杨公坝以及三僚杨公祠堂,成了杨公徒弟们每年扫墓祭奠之处。漫长岁月中,杨仙岭修炼故址几经毁损,又几经修复。到清同治壬成年(1862年),杨仙岭鸡公石下仍有无人看守的杨仙坛一间。后经历战乱炼坛遭到破坏,群众自动集资重修,建新万寿宫,扩展建筑面积,招聘一名斋公看护。文革中人去庙倾,林毁山空。至此,只余下天造奇岩、粼粼石峰。
只有于都那座名为“继述堂”的管氏宗祠,现在依然屹立在梅江东岸的芒筒坝(杨公坝)上,所在的村子至今仍称杨公村。我与台湾学者洪先生虔诚打开罗盘测定杨公当年选址的方位:
管家祠堂后有靠山,房前梅江乾水(临官)上堂,水口丙午,水流水局胎位,四周峰峦秀丽(丙、丁、坤、酉),郁郁葱葱。在与当地村支书管世斌聊天时,了解到杨公村不是杨姓人在此居住,而是管家人氏多,此地虽没有出大官,但是却出了个生意人,他说此人的姓名叫管飞,我笑着说,此人我早相识。因为他是1990年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生,戴一幅眼镜,文质彬彬,人长得帅气,当年我在赣州市中医院医务科任职,负责安排管理实习生,管飞在我院实习过,与其交谈觉得他有个人主见,激情飞扬,我当时就认定他不是学医的料子,从他的锐气和胆识来看,此人适合从政或做生意。岁月易逝,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断续从别人口中了解到他从开书店、办粉干厂、卖花卉,到把家俱生产做到北京城,成为赣南在京城生意场上的佼佼者。管飞为家乡亲人做了一幢别墅,气派宏大,用材精致。
也许笔者行文至此,让你读后对杨救贫这位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古人有个清晰的了解,当人们听之津津乐道后,势必会对杨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质产生更深切的敬仰。如今,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杨公,近来海内外不少风水研习者纷涌来到赣州学习正宗杨公风水或一睹当年杨公生活以及亲自堪测的风水建筑的遗址,都有种充实感。杨公风水学术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学杨公风水者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为弘扬杨公风水而同心同德,以自己所学为促进人类和谐社会做点实事。
唐国师杨筠松碑记考略
·姚连红·时间:2012-08-0721:19:28
江西省于都县博物馆最近在清理馆藏文物时,发现两通有关唐代国师杨筠松的碑记。一通系明代万历七年所立;一通系清代嘉庆十八年的“神主碑”。杨筠松,又名杨救贫,为赣派风水理论的开山祖,其术数文化传播极为广泛,而且辐射到海外,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对杨筠松生、卒、葬的地址,专家著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因此,笔者拟就两通关于杨氏的碑记作点考证,望能对研究古代堪舆学,尤其是对考辨杨筠松卒葬地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
一、碑记发现经过及碑文内容
1982年1月于都县车溪乡黄沙村雷公坑村民小组出土一通唐代国师杨筠松的“神主碑”。碑为青石质,圆首,上窄下宽,龟形,碑底有一与碑座相衔接的梯形榫;通高156、宽79、厚4厘米;碑文楷体,竖书,阴刻。由于碑面已经风化,故文字多有脱漏,无法通读。据残存的文字得知立碑的大意是:清代嘉庆十八年,段道轩、吴肇龙两位风水师前来祭奠祖师杨筠松,并祈求祖师护佑操业遂心如意。现将碑文实录如下:
中间大字双线阴刻一行:“圣旨敕口口口口口口口仙师金紫光禄大夫神主位”,字高6~7,菇6—7厘米。
左侧阴刻小字两行:“……杨筠松仙师乃得如愿故弟子段吴二姓愿弟子沐恩不忘全赖仙师护佑技艺逐心虚”,字高2~3厘米,宽2.3厘米。
右侧阴刻小字三行:“当日立碑有主师段子乾在此安向,嘉庆十八年癸酉四月口日立碑,弟子段道轩字德胜住本邑崇贤里车溪移居下黄田下右坞居住,弟子吴肇龙字海成居兴邑移居永丰明德乡I8t十四都银田居住”,字高2~3厘米,宽2~3厘米。
最后是双线阴刻大字两个:“敬奉”,字高6~7厘米,宽6.7厘米。
该碑文虽系楷书,但书写拙劣,刻工粗放,章法不规范,均未注明撰文j刻工姓氏。据于都县博物馆调查所获口碑资料,该碑原立车溪乡黄沙村河边老鼠搬仓,对面为宽田杨公坝(即杨筠松墓地);原有三通杨氏碑刻,两小一大,两通小碑系红麻石质;长方形,立于杨氏神主碑两侧,惜l966年该村建水库时,已将这通长方形红麻石搬去做水库涵洞的盖板,其碑文内容系记述杨氏的生、卒年月及其在风水学方面贡献,但其确切内容尚待今后出土实物佐证。
1992年9月5日,于都县车溪乡河边村水库又出土一通明万历七年的“唐国师杨公……”碑。据当地目击者反映:该碑原立于该村河边的沙滩上,碑为红麻石质,圆首,残高105厘米、宽76厘米、厚l3厘米,碑身下半部残缺。碑文楷书,竖写,阴刻。
中间阴刻大字一行:“唐国师杨公“……”,字高11~13厘米、宽11~13厘米;
左侧阴刻小字一行:“大明万历七年己卯”,字高7-8厘米,宽6.8厘米;
右侧阴刻小字三行:“中宪大夫知赣州府……何天口唐邦佐张道明梁口口知于都县事……”。
明碑与清碑的艺术风格形成鲜明对照,明碑碑文笔力沉雄刚健,气势飘逸洒脱,刻工亦精,且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清碑均为楷书,虽然运笔粗放,刻工拙劣,但情真意切,自称杨氏弟子,仰慕之情显而易见,体现了杨氏赣派风水理论在民间有深远影响。
二、碑记相关问题的考略
如上所述的关于杨氏的两通明清碑,尽管残缺不全,但其涉及的相关问题,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材料新鲜。兹将其相关问题略作考证。
——碑文的立者及其主要撰文者:
明碑由于下部残缺,看不清立者的姓名,但据该碑左侧“中宪大夫。知赣州府……”、“知于都县事……”等字句,查考《赣州府志》、《于都县志》得知,碑系赣州知府叶梦熊、于都知县陈仰民所立。叶梦熊,字男兆,广东归善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由福清令人户部郎中,改御史,论边事,谪邻阳丞,累升南京户部朗中,知赣州……后以平嗦,累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②。陈仰民,福建安溪监生,明万历七年(1579年)知于都县事③。
撰文者唐邦佐,浙江兰溪人,字惟良,号中廓,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初任臬县县令,以治行而升刑部主事,万历七年(1579年)任赣州通判。性明敏开豁,自以怀才不些,以诗文自娱,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兴国龙华寺均留有其题咏镌石。其书法笔力刚健,融诸家之长,不论是运笔、结体,还是章法等都有独到之外。此君虽才华横溢,但目空一切,他在镌刻自己作品时,常将别人的题刻凿去,以致受到后人指责④。
“何天口”系何天德,宣化举人,万历五年至九年(1577—1581)年赣州同知。
张道明浙江余姚人,进士,万历七年至九年(1577~1581年)赣州府通判。
“梁口口”系粱桂臣,顺德举人,万历初赣州府推官。
清碑的立者和撰文者自称为唐仙师杨筠松弟子,均系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风水先生。
——杨筠松其人、其徒。
据史学家考证,杨筠松其人史书没有记载,只是到了宋代陈振孙所著《直斋录解题》记载了他的姓名。《宋史艺文志》称其为杨救贫,不曾记载其事迹。《江西通志》载:“杨筠松,窦州人”。窦州,唐置南扶州,改为窦州,取罗窦洞为名,又改日怀德郡,寻复窦州。宋废,故治在今广东信宜县南二里教场左⑤。
又据《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提要》称:杨筠松,名益,赣州人,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三月初八日戌时。平素自奉节俭,怜贫恤苦,不遗余力,世称“救贫先生”。
方术家则传说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唐僖宗国师,掌管地理风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金紫光禄大夫,魏晋以来即有此称谓,谓光禄大夫加金印紫绶带,唐宋均以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文阶官。金升为正三品,元升为从一品,明清废之⑥。
《赣州府志》云:窦州杨筠松,僖宗朝(874~888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人昆仑。过虔州(赣州古称),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⑦。
曾文辿即杨筠松高足,作《阴阳问答》、《寻龙记》,唐代大堪舆家,他与杨创立了赣派形法风水理论。其籍贯有二说:一说宁都人⑧;一说于都人,于都旧志云:“按邑曾氏之居小渊(于都曲洋)者,皆其子孙也,其祠地即故居。宁都县志竞载为其邑人,非也”⑨。
刘江东,上牢人(今于都葛坳),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江东与同邑曾文辿师之,得其术。江东不著文字,仅留口决,执简扼要,子孙传之⑩。
——杨筠松具墓
《赣州府志》云:“……杨筠松……卒于虔,葬于都药口”⑾。《中国风水》一书云:“……卒于赣,葬于云中乐口(今山西大同一带)”⑿。
于都县旧志云:“唐都监杨筠松墓,县东北八十里,地名跃口,今称杨公坝。明太守叶公梦熊竖碑表之”⒀。于都旧志又云:“杨筠松卒于药口,其徒曾文辿即于坝上择地葬之,因名杨公坝”⒁。据《于都县地名志》载:杨公坝原名芒筒,为缅怀杨氏怜贫恤苦、乐善好施的美德,后人将其改为“杨公坝”,今属于都县宽田乡,亦即于都车溪黄沙村出土杨筠松明清碑纪处的河对面。
有研究者认为: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其徒子徒孙要把杨氏遗体运往迢迢数千里处的山谣大同安葬,谈何容易?实属不足为信。假定其徒子、徒孙有此能量,也令人困惑费解,杨氏既是窦州人氏,病卒后,其徒子徒孙为何不将其遗体运往窦州,而要运往山西,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葬于云中乐口”的“于”,繁体字为“雩”,而误“雩”为“云”,以致成了“云中乐口”。当然只好将杨氏的墓地写到山西大同一带去了。而“乐口”与“药口”、“跃口”等词语在赣南方言中同音,在文字纪述上同一地名,便出现了“乐口、药口、跃口”三种不同的名称。
三、结束语
——碑记提供了杨氏卒于虔,葬于都县的物证
综上所述,杨氏究竟是何许人也?
有关专家、学者的著述的方志所载,众说纷纭:有祖藉窦州,寓居江西,葬于山西说;有祖藉赣州,卜葬于都说。笔者以为祖藉暂且存疑,杨氏卒于赣,卜葬于都说应是可信的。其一,有清同治十二年《赣州府志》和清同治十八年《于都县志》记载为据,两书记述一致;其二,于都县境内今仍有以杨氏命名的“杨公坝”、“杨公村”等地名;其三,有于都县博物馆珍藏的两通杨筠松碑记相佐证,其安葬地已成为赣南人文景观之一,成为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胜地之一。
——碑记反映杨氏在江西尤其是赣南于都等地的广泛影响。
提起杨救贫,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无论你走到何处,也不论是山野平原,人们都可以讲述一大串关于杨救贫的故事。有为平民察龙脉、觅灵气,堪舆风水的传说;有乐善好施,救危济困的感人故事;有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的高风亮节,娓娓动听,亲切感人。世传,于都县宽田乡寨面村芒筒坝“管氏宗祠”,就是杨救贫勘舆的阳宅宝地。管氏从此兴旺发达,人杰地灵。后人为缅怀其功将芒筒坝改为“杨公坝”、“杨公村”,甚至简称为“杨公”。当然传说不等于历史,但它反映了“民之所好”的民俗民风,充分证明杨筠松在民间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杨氏卒于赣、卜葬于都提供了口碑资料。
——“碑记”展现明清之际参禅讲道的社会历史画面。
“万历而后,禅风浸盛,士大夫无不淡禅,僧亦无不与士大夫的结纳”⒃。他们自称“山人”、“名人”,以显示其脱俗超凡。到了清初,不少人干脆遁人空门,削发为僧,以示彻底摆脱社会习俗、礼教的束缚。与此同时,有些不能完全放弃仕途经济的为官之人,也退而求次,做点逸举。“凡有余力,无不以学画水、花卉为雅事。仅(明画录)所载的山水画家即有四百多人”⒄。在此种社会风气下,崇尚因地制宜,因形选择,“顺适其情,不违其列,俾前后、左右,合乎天然。⒅”因之,比较具有艺术性格的赣派风水理论,自然为士大夫所偏爱,作为赣派风水理论的开山祖杨筠松电就顺乎自然成为他们怀念和崇拜的偶像,修墓、立碑,表之、仰之、敬之不足为奇。
——碑记显示杨氏的形法风水理论对当今的借鉴意义及作用。
如果说堪舆学亦即风水学理论之树萌芽于史前,破土于秦汉,生长于魏晋南北朝,那么其开花结果则是在隋唐。然而隋朝命短,其真正成熟期当以唐代为主。
而唐代大师级的勘舆家当属杨筠松及其高足曾文辿。当唐末风水理论处于危机时,杨氏创立了“形法风水”理论,成为赣派风水理论的开山祖。赣派风水理论的精华,如用现代语言概括,可称之为“人地谐和论”、“环境保护论”、“术艺合一论”、“形势兼舒论”,其科学成份拟可以借用到当今建宅、筑路,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也可供城市规划参考。
于都县博物馆珍藏的两通杨氏碑记显示,“民之所好”的风水理论,似不宜用笼统的“江湖骗术”、“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等予以否定,似可从学术(哲、数、科、艺)的观点多方面进行剖析,破除其虚妄,找出其可信性、可行性,有堵有截,有疏有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观今鉴古,古为今用。
注释:
①金代文阶官之制,正五品日中宪大夫,元升为正四品,明正四品升授之阶,清则正四品概为中宪大夫。
《历代职官表》18页。
②清同治十二年(赣州府志卷四十二?官师恚?府名宦)1340~1341页,l986年赣州地区编篡委员会办公室重版。
③清同治十八年(于都县志)卷f:。明知县243页。
④转引自韩振飞主编:《江南石窟通天岩》44~49页。江西美术出版社1993年10月第l版。
⑤《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367页。
⑥《历代职官表》18页。
⑦同②<人物志?寓贤)1700页。
⑧高友谦:《中国风水》197页,中国华侨出版公司l992年9月第一版
⑨同④《卷十二.方技堪舆)539页。
⑩同⑨
⑾同⑦
⑿同⑧
⒀同③卷十二《祥异?茔墓》545—546页。⒁同③卷六.铁事845页。
⒂《于都县文史资料》第五辑54页,李炅《关于杨救贫》。
⒃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
⒄王伯敏:《中国绘画史》第478页。
⒅《雪心赋正》卷一。
杨筠松其人其事
关于杨筠松其人其事,《唐书》无传,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口耳相传和方志的零星记载。如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二十六“方伎志”云:“杨益,字筠松,窦州人,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益窃秘方中禁术,与仆都监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爱其山水,遂家焉。以其术授曾文辿,刘广东(应为刘江东——笔者)诸徒,世称救贫仙人。卒葬雩都寒信峡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著有《青襄》、《疑龙撼龙》、《穴法》、《倒杖》诸书传世。”
类似的记载还见于《江西通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籍中。
由上述资料可知,杨筠松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便在这里居住下来,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使风水术在赣南播延开来。
唐时,虔州(今赣州)领赣县、虔化、雩都、南康、大庾、信丰、安远等七县,杨筠松操风水术足迹遍及各县。今天赣州市沙河乡的杨仙岭,于都县宽田乡的杨公坝,兴国县梅窖乡的三寮,瑞金县叶坪乡的观音岭,寻乌县南桥乡的青龙洞等等,都留下了关于杨救贫的遗迹和传说故事。这些传说,妇孺皆知,有口皆碑,令人津津乐道。一般人不知道杨筠松这个名字,杨救贫却名闻遐迩,几乎无人不晓。
杨筠松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其理论的特点是主形势,定向位,强调龙、穴、砂、水的配合。实质上就是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场、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于山灵水秀之处。
相传杨筠松阐发形法理论的著作有《正龙子经》、《疑龙经》、《撼龙经》、《黑囊经》、《青囊奥语》、《葬法十二杖》等。
但据专家学者们考证,“杨筠松本人创作的风水著作并不很多,《宋史·艺文志》载有杨救贫《正龙子经》一卷,现似乎已失传。
后世托名杨筠松所作的风水著作甚多,都不可信。因为据《江西通志》引《安志》云,江西派初起时,杨曾等人并不著文字,只稍有口诀而已。所以,杨筠松的主要活动是传业授徒。”他的主要弟子有曾文辿,刘江东,二人均为今于都人,方志中有记载:“曾文辿,居会同里同口。师事杨筠松,熟究天文、谶纬、黄庭、内经诸书,尤精地理。梁贞明间,游袁州万载,爱其县北西山之胜,谓其徒曰:死葬我于此,卒如其言。……著有《寻龙记》上下篇行世。”“刘江东,上牢人。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来虔州,江东与同邑曾文辿师事之,得其术。”
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士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历代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
杨救贫传奇
凌云居士
跋山涉水觅佳穴
大凡风水先生察龙觅穴,都是应东家之请,或为了扬名,或为了图利。有的偶尔留心风水,对其好坏评品一番,也只一时之事,职业使然。
杨救贫则不同。他一经发现好的山龙脉象,往往要查个水落石出。否则,就惦挂心中,食不甘味。似乎前生与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次,他在外地为人堪舆风水,途中偶见一支龙脉真形微露、蜿蜓而去。待帮东家做的风水一完事便沿著那支龙脉追寻下去。尽管爬山涉水,脚下无路,饥渴劳累,他都全然不顾。
这是一支远处发脉而来的行龙。它一路时隐时现。好在杨救贫精於此道,眼看龙脉断了,经仔细察看一番,又能分辨出来,一次次断续,终难逃过他的双目“仙珠”。
追呀!辨呀!自己也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路,越过几重山,涉过几条小河,不知道还要追寻多远。但他不灰心,决意一查到底。
这天,红日偏西,已过晌午,他不觉肚饥口渴,只是心想:龙啊!你究竟腾到那裹去的,总不会飞上天去吧!
又走了不少路程,他来到了一条大河边上,茫茫江水阻断了去路,行龙亦隐伏不见了。无船可渡,不得不伫立河边,朝对岸观望。此时,肚饥、口渴、疲乏一齐袭来,只好找块乾净地方坐下休息。
杨救贫坐在河边一个草墩上,时而看看河对面的地形,时而观察附近的地形。细看之下,见侧边不远的地方有座石岭颇似伏在那裹的一条牛。不过,说它似牛吗?首尾又不分明;说它不像吗?身子很像牛。从河对岸的山、地形察龙脉,行龙并未过江而去。
就在杨救贫细细观察,认真分辨,未得其解之际,忽见三个青年从河裹爬上岸来。他们是玩水的。其中,一个姓朱,两个姓杨。三人上得岸来,穿好衣服,救贫走上前去问清那座石山情况:
“几位後生!请问那座山向著大河的一面是个什麽样子?”
“你问那座山做什麽?”几位青年见他是外地人问起那山的形状,都觉得奇怪。
“随便问问。因为朝大河的那一面我看不到,你们在河裹玩水就看得清楚。请告诉我,它像个什麽样子”杨救贫并不说明有何意图。
几个青年不便追问,一个一句地说起那座山向河一面的的形状来:
“那是一条石垠,中有一石岩(洞),石垠像个牛头,石岩就像张开的牛嘴”。
“那像牛头的石跟,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尖峰,倒像两支牛角”。
“像牛头的前面有一大块倒悬的石壁,好像牛躲在棚子裹似的”。
“噢!”杨救贫听三个青年说完,点点头。胸有成竹地断定龙脉落在这裹。肯定地说道:这是一个牛形,在那裹可以葬穴好风水。
几个青年对杨救贫说的“牛形”、“可以葬穴好风水”不太在意,你看看我,我看看他,说声“走吧!”便转身回家。
一个姓杨的青年走出几步,回过头对杨救贫说:那位先生,天气这麽热,回屋裹喝碗泡茶吧!
杨救贫听青年一喊,看看天上,见骄阳似火,正想找个人家落脚,以便讨口水喝,买餐饭吃,说声“好哇",便赶上青年,跟著他们回家。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村裹十多户人家,有的姓朱,有的姓杨。一色的土砖瓦房,有的灰片剥落,有的搭个架子用竹子围住,竹篱上缠著藤萝。屋檐下晾著一篙篙包粟,门前池塘鹅鸭成群,屋後树木荫荫,看得出,这些都是作田人家。
杨救贫来到姓杨青年的家裹。他的父亲见儿子带来个陌生人,让坐待茶。当问过姓名,得知杨救贫尚未吃午饭时,又叫家人炒菜热饭,以“本家”相称,招待得颇为热情。
到了晚上,“本家”端著凳子领杨救贫到门前的坪上乘凉,另一个姓杨和姓朱的青年,他们父子也拖了椅子坐拢一起闭聊。
姓杨的问:“本家先生!你过去做什麽事,是教书还是做生意的吧?’
“不是。小弟年轻时就喜爱风水,後来略有所悟,就一直帮人看风水了”,救贫答。
“本家”又问:“听说你看出河边那座石山是个牛形,说地方蛮好,可以葬穴风水,是不是?”
救贫道:“依我看,是个牛形,如果在'牛嘴’裹葬坟墓,是个佳穴,可望福泽子孙”。
坐在一旁的朱姓青年听人聊天往往喜欢打岔,过去就有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岔头”。他听到杨救贫说到“牛嘴”,噗哧一笑,说:“牛嘴?一条石缝也说牛嘴!”
姓杨的瞪他一眼,道:“大人谈正事,後生人不要打岔”。说完,又转向救贫:“本家!你说那地方很好,它好在哪裹呢?”
救贫解释:“好就好在发脉较远,龙势较旺。我就是沿著那条龙脉寻到这裹来的。它在河边明显的现了形,穴位天然……”
姓杨的听了救贫的话,顿起在那裹做风水的念头,说:
“可惜没备好石灰砖石,如果有现成的,我想请本家帮我做穴风水”。
救贫听他想做风水,就说:在那裹做风水,没有石灰、砖、石也可以。即使有也不便用的,因为从水裹运去有困难,更何况牛形的嘴裹葬墓若用石灰有些忌。★★★★★
那姓朱的青年听到这裹忍不住笑,又岔起话来:牛形嘴裹葬墓用石灰葬墓有忌,什麽叫鲤鱼形、河船(蚯蚓)形的做风水都用了石灰,怎麽没听说有忌呢?
“你懂什麽!叫你不要打岔你又打岔,走开,早点去睡”。姓朱青年的父亲认为儿子不礼貌,训斥他几句後,又对杨救贫说:“犬子无知,不懂礼貌,请杨先生不要见怪”。
“不要紧,不要紧的”。杨救贫不但不见怪,反而说“他问得有道理”,并解释道:“很多忌用石灰的坟墓,就比如鲤鱼形、蚯蚓形吧!如果用了石茨,哪是'喝’形不一定喝对了,形状有些像,有的也并非真形,加之真形并未点中真穴,自然就无所谓忌与不忌了。”
说到这裹,救贫停住,见他们没有岔话便接著道:“风水这一门,信的人也像地理先生一样,什麽都要讲究。很多人自己踩好山头,然後带地理先生去看。到了做风水的时候则说话都很谨慎,怕说了不吉利的话会应报。其实,说好说坏都不要紧。风水的好坏要因形选择,多方结合,不能一概而论。上上的风水少之又少。不然,风水荫泽,就不知有几多人称帝、几多人为王了。”★★★★★
“先生说的是。可是,不用石灰泥怎能砌成筋井、砌起墓头呢?”姓杨的问。
救贫道:“在那裹,上面是陡壁,下面是深潭,是个难得有人去的地方,长年又淋不到雨。因此,可以不砌筋井、墓头。只要把骸骨包好放在那裹就可以了。”
夜深了,天气渐渐凉下来,大家也有了睡意。另一个姓杨的和姓朱的听说那裹确是个很好的地方,也有些心动。想和那跟救贫称“本家”的一起在那裹葬墓,问救贫可不可以。杨救贫表示可以。谈过一些迁筋等事,三家一起葬墓就定下了。
次日,三家人请杨救贫去察看老墓,把认为不太好的各挖掉一穴,把掘起的筋骨包好抱回,放在众厅门前。
按旧习,筋骨是用棕包裹。两个姓杨的筋骨是用棕片包的。那姓朱的青年一时没找到棕,便摘了一把青菜叶包筋,父亲说他马虎,但一时找不到棕,筋又已包好,也就算了。
筋骨已移好,他们请救贫择个吉日吉时安葬,救贫道:
“风水以龙脉形势为重,时辰、方位次之。此龙穴坐向天造地设,今天申时,年月日时皆利,正好安葬。”。★★★★★
午饭後,杨救贫跟著三名会泅水的青年来到河边。他在岸上叮嘱几句要紧的话,三名青年便各自用绳子套好筋包,挂在肩上,一齐下水向牛形择好的墓地泅去。
首先是两名姓杨的青年爬上了牛头,他们把筋包安放在“牛嘴”裹。可是,一次次放都放不稳当,盖因牛头浸在水裹,“牛嘴”向下倾斜故也。
牛嘴裹放不稳筋包,两个姓杨的青年看看两支尖尖的牛角,便爬上牛头,把筋包用绳子分别挂在了左右两支角上。
姓朱的青年最後把筋包放在牛嘴裹。两个姓杨的站在牛角边,对姓朱的青年说:那裹放不稳,会滑落河裹,把筋包拿上来,我帮你挂到角上吧!姓朱的青年抬头看看他们,说:不怕,你们包筋用的是棕片,滑渭溜放不稳;我用的是菜叶,一放就稳。姓杨的青年说:现在看,像是放稳了,以後会滑落河裹的!姓朱的青年则说:以後?以後滑落河裹也不要紧,那就……就水葬。两个姓杨的青年见姓朱的不肯把筋包挂在角上,从上面慢慢爬了下来,边下边说:“让你去水葬。”
就在他们刚要离开的时候,三人回头一望,牛嘴在不知不觉中合拢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常惊奇。
三个青年泅水回到岸上,把刚才的经过情形告诉杨救贫。杨救贫知道只姓朱的一付筋骨放到了牛嘴裹,心想:天意!昂或牛不吃棕片喜吃菜乎?
杨救贫觉得这次寻龙没有白费神,对找到难得的佳穴极为高兴。对几个青年说:“你们葬了好风水,日後定见好处。”
“什麽好处!”两个姓杨的青年为没有把筋包放在牛嘴裹後悔,心裹很不是滋味。
杨救贫道:那是个“仙牛汶潭”形。葬了真穴,日後可望出大官,既贵且富也。
“你说可出什麽大官呢?”姓杨的问。
“左角出宰相,右角出丞相”救贫答。
姓朱的青年见救贫只说左右两角都出丞相,接著问:“中间呢?”
“中间?”杨救贫看了朱姓青年一眼,有意要戏弄一下这个“岔头”,笑著说:“中间出癞痢和尚。”
杨救贫说的本是一句玩笑话。姓朱的青年却把它看作是风水告竣的赞词,是不吉利的话。因此,认真起来,挨近杨救贫说:“你说是好风水,怎麽又说出癞痢禾尚?要哇过,要哇过!请你先生哇好话。”
杨救贫知道只有姓朱所葬的才是真穴,见他嚷著畦好话,便改口道:“左角出宰相,右角出丞相,中间生龙口,久後出皇上。”
姓朱的青年高兴了。杨救贫一说完,便立即道:“全靠先生金口。”
因为杨救贫说了那座石岭是“仙牛汶潭”形,据说後来那一块地方都叫“仙牛汶潭”了。对於杨救贫最後说的那四句话,也有说是“朱家天子杨家将,改朝不换将”的。
历史上,宋代的杨家将威名传天下。後梁,朱晃(公元907)做了皇帝。到明代,有十七个皇帝都姓朱。开国皇帝朱元璋据说还是个癞痢头。他们与这个故事是否有关谁也不知道。
注:“本家”,对外来同姓人的亲切称呼,也叫“老华哥”。
“哇好话”,客家方言,说好话的意思。
“入地眼”学术和杨救贫、赖布衣的关系
博约(易名)冀南人
1、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戌时,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祖籍广东信宜,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寓居江西于都、兴国等地,自称救贫先生,是我国唐代相地的形势派大师。
《辞海》中收有杨筠松条曰:杨筠松窦州(今广东信宜县)人,精堪舆术。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犯阙,断发入昆仑山,后以地理术行世,时称“救贫先生”。《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杨筠松乃断发经仑,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称救贫先生是也。卒于虔,葬于药口。
《地理正宗》--清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均有关于杨筠松的记载。杨筠松后来定居沙河镇境内杨仙岭。他在杨仙岭设坛修研学术,传授高徒,研制杨盘,与赣州融为一体,故《四库全书》载曰,杨筠松赣州人,不无道理。
据《宁都直隶州志·方伎志》载:“杨益,字筠松,窦州人,官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益窃秘书中禁术,与仆都监自长安奔虔化怀德乡(今宁都黄陂)。爱其山水,遂居焉。以其术授曾文辿、刘江东,世称救贫仙人。卒葬雩都(今于都)寒信峡药口坝,今呼为杨公坝。著有《青囊经》、《疑龙》、《撼龙》、《穴法》、《倒杖》诸书传世。
杨益在朝中任职期间,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甚善,便给他提供了进库阅读甚至借出库内藏书的方便,从而使他获得潜心披阅中国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机》等一大批珍贵古籍的机会,使他的勘舆理论大有长进。
2、赖布衣,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父亲赖澄山,是杨救贫先生的三大弟子刘公的得意门生,是江西有名的地理师。
赖布衣生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6年间),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后受奸臣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赖布衣的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凭着精湛的堪舆理论于与技术,一路怜贫救苦,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风水大师”的名声不胫而走。香港、广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又有传说孙中山先生的祖坟也是赖布衣堪定的。后来赖布衣看破红尘,遁隐山林,长与青山白云为伴,不见其踪。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一。赖布衣故乡的“布衣祠”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前来瞻仰的香港同胞络绎不绝。传世有《催官篇》等。
3、静道和尚,唐末宋初人,生卒年不详.《入地眼》一书主要是法师晚年讲学的记录。书中记载他于宋太宗淳化元年(淳化990年—994年)庚寅岁五月,在丰城与人看地。宋太宗至道(995年—997年)元年乙未岁,法师到丰城圣母庵主持过三个月。《入地眼》一书中记载了法师地理术的师承,其中“水法”、“向法”开篇都提及“衲得邱廷翰仙师门人青衣子日夜讲究,亲相授受”,“他果像老衲能见地下七尺之土吗?”因长老有法眼,能见地下七尺之土,其后徒记录其讲稿,随成《入地眼》。★★★★★
《入地眼》一书还记载了风水一术,是唐邱廷翰得白鹤仙师传授,因唐玄宗时,邱公不识天时,误葬禁穴,获罪于帝尽焚其书而被囚之,黄巢犯境,天子迁都,杨益在京救出邱公,邱公感恩,将所记之书尽皆录出授之于杨益。
黄巢犯乱更甚,杨益遁遐方,曾求己回江右。杨益传徒曾文辿、刘江东,刘传赖布衣。★★★★★
如此算来,“杨救贫、曾文辿、刘江东、赖布衣”一脉,多是受邱廷翰公学术影响;而静道和尚的“入地眼”一术,师承于邱公之门人青衣子。★★★★★
那么,《入地眼》之术有杨、赖学派没有的东西也很正常,毕竟杨益和青衣子不同,杨益是得邱之书,青衣子和跟着邱公日夜跑山的。那么《入地眼》一书说陈和之《拨砂》,文俊之《催官》是为经典,世人需尊崇之,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家毕竟都是邱公的学术流派。★★★★★
QQ:472286066 www.gxygf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