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事房靠画像让皇帝选择宠幸对象,有时是真的,有时是瞎扯。这是因为历代的宫女,在人数与配发制度都很不相同。就象当下的电视连续剧和通俗文学,有时对皇宫的礼仪蒙对了,有时也是胡说八道。
敬事房设置之前的中国后宫,相应的机构是女官制度。新任女官一般都是年迈,被闲置的姘妃,对皇帝床上的勾当一般都不会陌生。虽然女官经过严格挑选,都是在姘妃里选择最懂礼仪,没有傲气,也不是长舌妇的角色,但一般来说,皇帝对新上任的女官,究竟还是有些心理畏惧。这个情况就像中国刚刚引进电视那阵,大小干部一见摄象机镜头和射出的灯光,就条件反射地整理着装,还把脖子上让人很不舒服,一般都是敞开的风纪扣立即扣好。
八国联军围攻紫禁城那会,皇宫上下乱成一团,又仓皇出走。客观评价,逃跑或撤退基本上是有序的,但是出了京郊,才发现敬事房的大太监走丢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大太监掌握有皇帝多年来的性爱日记,出逃的时候,就装在黄铜镶边的大木柜里,由皇家马车第九号负责运输。这个国宝如果落入外国人或义和团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穿兰色长衫,梳黑发长辫子的太监们乱成一团,这时又有小太监叫嚷,去年新招聘的五个贵人也不见了。
百度百科--敬事房,清官署名。康熙十六年(1677)置。属内务府管辖。掌奉行谕旨及内务府文书,管理宫内事务及礼节,收核外库钱粮,甄别调补宦官,并巡查各门启闭、火烛关防。有总管、副总管,皆由宦官充任。雍正元年(1723),定总管秩四品,副总管六品。
清代紫禁城里有个机构,叫做敬事房。敬事房隶属内务府,其最重要的职责乃是管房事,所谓“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如果认真研究就知道,国内外有许多关于这个的研究:
1、明朝没有敬事房这个东西,也绝对没有人在门外叫唤。此外也不会进行节育措施。
2、明朝点牌子在晚饭前,侍寝的后妃会与皇帝共进晚餐,然后进行数小时的聊天玩耍再上床。而清朝是饭后点牌子,睡前才把后妃背过来上床,完事以后就赶回去。
3、明朝每十几二十几年才选秀一次,每次也才百十人,最多不过300人,上床对象长期固定。
4、清朝每3年就选秀一次,每次数百乃至上千人,实际上皇帝等同于天天搞一夜情。
皇帝与后、妃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帝、后每行房一次,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皇帝与妃嫔行房,程序则复杂一点。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注:据考证,此牌正式的名字叫赍牌,因为常常在晚膳后呈进,亦称为膳牌)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妃子的姓名。这天,皇帝若没有性欲,便说声“去”;有点意思,则拈出一块牌子,翻过来,背面朝上,再放进盘里。总管记住这个牌子,出来后将牌子交给手下——专负责背妃子进寝宫并一直送到龙床上的太监。(注:此太监还专门有名词称为驮妃太监)届时,皇帝睡觉了,则先上床,将被子盖到踝关节处,脚露在外面;那太监先已在妃子房中将其脱个精光,随即裹上大披风,一直背到寝宫,再扯去披风,将妃子放在床上。妃子则从暴露在外的“龙爪”这头匍匐钻进大被,然后“与帝交焉”。此时,太监退出房外,和总管守候窗外,敬候事毕。为防止皇帝中马上风而 死,时间稍长,总管就得在外高唱:“是时候了。”若皇帝兴致高,装聋作哑,则再喊一次。“如是者三”,皇帝就不能再拖延,而得“止乎礼”,招呼太监进房。太监进去后,妃子必须面对皇帝,倒着爬出被子。君臣朝堂相见,臣子退下,是不能转背而行、拿脊梁骨对着皇帝的,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这叫“却行”。“臣妾”更不能拿光脊梁对着皇帝,所以只能这样倒爬下床。太监再次用披风裹着她,背到门外。总管随后进来,问:“留不留?”皇帝说留,就拿出小本本,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若说不留,总管就出来,找准妃子腰股之间某处穴位,微微揉之,“则龙精尽流出矣”,实施人工避孕。避孕倘不成功,就得补做人流手术,因为本子上没有记录的房事,做了也是白做。
这个不太合乎“人道”的存档制度,是顺治皇帝从明朝学来,用以限制“子孙淫豫之行”的。皇帝们肯定都不满意这个“祖制”,但又不能随意更动,于是设法规避。圆明园等行宫不必奉行存档制,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年轻的咸丰都住在圆明园。
[不过据说太监们也看人下菜碟,比如康熙,就算时间到了,也没人敢在他窗子外面喊一嗓子。但像同治皇帝就比较可怜了,他得乖乖的守“祖宗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