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随笔三――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想到今天的教育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张静学号201122080036
《论语》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这名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而口头上不能清楚表达的程度不去启发他。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给他反复举例了。这是两千多前的孔子总结出的教学方法,而对于现代的教学仍然是适用的。
我们都知道,当今的教育颇受指责,尤其是学校教育,而语文教育又是首当其冲,成为了众夭之的,这一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语文课程改革如今方兴未艾,其重点在课堂改革,而这又集中指向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所谓教学方法,笼统地说就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它是一个怎样教的问题。
众所周知,方法与内容是统一的,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一定的内容。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授识字写字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与阅读课惯用的方法绝不相同,而再细分到不同字体结构,不同体裁、乃至每一篇文章,它们的教授方法都不尽相同,即使同样的文章在不同的教师的课堂上,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会大相径庭。正所谓语文教学有法可循,但又教无定法。但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方法论面前,究竟有没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呢?
老师常教导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不要首先从它的外围寻找出路,而不访回到问题的原点去思考,也许看问题的角度转换了,会让你的视野、思维更高远,对你也会有更深刻的启发。在这里,我们也不访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探讨这个问题,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的最终目的存在于德行之中,价值体现在育人过程中。教育性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旨在扩展经验与交往、发展思维、增长能力的教学过程中保持学习者的可塑性、意愿和开放性的艺术,它重视的是学生的个性与发展,强调的是对主体的长时间关注。
谈到这里,从本质层面上就不难看出,语文是最能体现教育本质的一门课程,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语文总是走在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并不代表教育的观念不超前;语文的教育本质是生成性的,是使青少年在自然生长过程中逐渐增长,自由、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民族语言的能力,而社会上普遍的是要看到时效性的教学效率,这样一来就与社会期待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的活动,而今天的课改关注的是“教”改,回到问题原头联系到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再回溯到中国古代的教育。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其说是教学方法,不如说是教学原则。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许这在教育不发达的古代是无意识的,但对人的思维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却忽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启发式课堂。
教育不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室中心,而是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课堂不只是知识简单机械地传授,更重要的是原有知识获得与新知识生成的过程。优秀的教师承担的不只是“教”,还包括学生“学”的责任,不仅研究教法,还钻研学法,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这对他们今后的的发展是有巨大作用的。也许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在短时间内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但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有弊无利。课堂上教师要着眼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否则学生只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后更加缺乏灵活运用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不仅仅贯穿了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且作为普适性的教育原则在今天的语文、心理、生物等各门课程教学中,仍然发挥着灵魂与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