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魏书生 魏书生教育思想

尊重为本 享受教育

魏书生教育理念报告

一、魏书生教育名言

1、魏书生的七个观念: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互助,少互斗;多吸收,少批判;多自信,少自卑;工作多研究,少重复;多开放,少封闭。

2、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3、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在挖掘自身潜能上。

4、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5、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6、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7、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

8、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若对着镜子哭————,它当然也对着你哭。

9、把学生培养成目光远大的人,是现代教育的任务之一。

10、教师劳动有三层收获: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的感情,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

11、做教师的要善于调整自己的需要。只有善于调整自己的需要,才能善于调整学生的需要。只有善于调整学生的需要,才算是抓到了教育的关键,抓到了根本。

12、教师应善于比,也应该教会学生善于比。机遇和差的比,干劲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

13、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

14、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便是摄像机的镜头……让自己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这常常决定自己的心灵世界是阴暗还是晴朗。

15、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若喊我恨你——人家的回音能是我爱你吗?

16、榜样、楷模是人生的一种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这种需要和追求,那么,他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作为本质意义上的人,也将是残缺的。

17、人在精神上不使自己倒下,那谁也没有办法使他倒下。人在心理上不紧张,谁也没有办法使他紧张。

18、要想工作轻松,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全心全意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19、人的能力、本事,谁也抢不去。青年人多干事,抢干事,就能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得到真本事。这能说多干事就吃亏吗?

二、魏书生教育理念

(一)、走近魏书生

1、看他的简历:

魏书生,1950年5月4日(今年是57周岁)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1968年在盘锦新建农场当知青,1971年到盘锦市盘山县电机厂任政工干事,(在工厂干到厂极后备干部,因为说孔子的“好话”和说文化革命的“坏话”受到冲击)。

1978年28岁的魏书生到盘锦市盘山县三中做语文教师,半年之后被提为教导主任。

1983年参加全国中语会,他的教学改革报告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影响全国,从此,一发而不可手,被人们誉为基础教育的“长青树”。素质教育最开始的典型湖南“汨罗”随屈原而去了。

靠什么当长青树?有人评价魏书生教育教学成功,源自“三化”:

①教学权威最大化。《焦点访谈》这个栏目的开头语叫“用事实说话”。实践证明魏书生教的就是好,管的就是行,已经形成权威了,学生们以成为魏书生的学生而感到荣耀。

就象解放战争时期,人们对林彪的军事才能的崇拜一样,当时第四野战军指战员认为“执行林总的命令就是胜利。”林总说三天内消灭敌人,敌人就活不了四天。这不是神话,威信是靠一个个胜仗打出来的。百战长胜,能没有威信吗?

②学生学习的高度自动化。当别人还拿“自主学习”当新词的时候,魏书生已经开始全面培养了,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威力无穷啊。魏书生学生学习有三高:高分高效高自觉。

③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不评价不行,总评价也不行。魏书生认为,大评价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什么是大评价,那就是中考、高考。

1986年3月,魏书生被任命为盘锦实验中学校长,1997年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是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曾任班主任,又兼语文课的在职市级教育局长。

魏书生真的神了,那么神人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说是天才。那么,什么是天才呢?一般都会用培根的名言来回答“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可是,2007年7月的《教育文摘周报》——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被误传了的名言”。培根原话是“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都重要。”

在某方面,有灵感没有努力不行,没灵感努力也白费。

过去我们经常说,是金子迟早会闪光。最近易中天又发表看法“怀才就象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

2、看他的荣誉:

魏书生其貌不扬,却光芒四射。他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上是官称。那么在民间,魏书生被誉为“穿西装的孔子”。

孔子是谁啊?孔子就是2000多年前,“野合”出生的那个“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古代先贤。“野合”是什么意思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非婚生。由于历代王朝都加封孔子,到了清朝,孔子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先王”,是中国2000多年来,历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称谓。宋代理学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生前几次登临泰山,留下了“登泰山而小鲁”的美妙传说。孔子因登泰山而被誉为“人中之泰山”;泰山也因孔子登临而得到“山中孔子”的美名。

3、看他的家庭生活:

魏书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富农”,富农也是农民,是比较富裕的农民。他父亲叫魏景林,读过“高小”,是农民,但是那种不安本分,有本事去城里攀“高枝”的农民。

母亲李忠敏内秀、贤惠、心灵手巧。在教过乡塾的父亲的教育下,琴棋书画,除了棋以外,样样出类拔萃。大有小家碧玉的功底。

魏书生最初按他农村老家的习俗,起名叫“魏贤生”,举家搬入沈阳后,他母亲就给他改名“书生”。由此,造就了魏书生“读书、教书、写书”的人生三重奏。魏书生不吸烟,不喝酒,不喝茶,不喝饮料,只喝白开水。不吃水果,很少吃肉。跟家人在一起在一起吃西瓜,他爱吃西瓜皮。他能做一手好饭菜,却爱吃最简单的汤面。他还有绝活——自己给自己理发。20多年自己给自己理发。连续33年没请过病假,他主张工作和休息必须分开。有人认为魏书生是“苦行僧”。他常常笑着回答:“采天地之灵气,食人间之精华”。

魏书生有一个孩子叫魏星,2005年盘锦高中毕业后以669分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盘锦市这几年高考升学率,重点率,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都在全省前列。06年盘锦全市考入清华、北大的19名。2002年河北衡水高中一所学校考入北大、清华的19名。2007年,盘锦北大、清华20。其中盘锦高中北大8个,清华1个,共9名。

4、看别人对他的评价:

那么,魏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有人这样概括:魏书生有哲学家的头脑;有改革家的胆量;有科学家的严谨;有释家的胸怀;有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有演说家的口才。在魏书生的身上,外在行为象儒家,内心世界象道家。魏书生少年习武。有人说魏书生管理学校,管理班级靠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就是民主和科学,一小点就是气功。可能由于法轮功的原因吧,魏书生后来把气功叫“注意力体操”。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学生每分钟都调整到“松、静、匀、乐”的境界。 “松”是身心放松;“静”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匀”是呼吸调匀,公平做事;“乐”是乐观向上,永不停歇。他认为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的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

是啊,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管外界如何变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净的天地。清净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心里自然清净无忧。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拥有;舍去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喜悦能让人心灵明亮,烦恼能让人心情阴暗。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但会重重的压在别人的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语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手的也是我们自己。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走好路,行好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长期身处逆境之中。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见闪光的星辰,逆境可使我们意志更坚定,思想更成熟。

松静匀乐”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做人的一种心态。面对生活,平淡是真,平淡是金。荡气回肠的乐章,始于无闻,终于无闻;湍急飞泻的瀑布,始于宁静,终于宁静;声势显赫的权势,始于落寞,终于落寞;形形色色的人生,始于平淡,终于平淡。平淡之人远离欲望,放平心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享其乐。平淡之人最幸福,松静匀乐,快乐生活

说到底是态度的问题,端正心态即能达到。情绪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对成年人的工作效率有重要关系,所以有人讲“管理管理,一要管,二要理。理什么?一要理顺关系,知道谁领导谁?谁被谁领导;二要理顺情绪。”

用魏书生的话说就是“上班松静匀乐,办事松静匀乐,谈话松静匀乐,买菜松静匀乐,谈价松静匀乐,到家摘菜松静匀乐,吃饭松静匀乐。”有人说,当两个人谈话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应该赶紧挺下来,因为生气的时候说的都是“气话”,气话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请大家记住“松、静、匀、乐”。

(二)、民主与科学——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

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

1、民主与科学管理思想的内含

(1)、民主管理的思想

①当校长的,树立给大家服务的思想。

邓小平讲,管理就是服务。

魏书生认为,只有有权人给权利小或没有权利的人服务,才是真民主,否则,你的民主就不纯。

服务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高高兴兴做自己能做的事,尽自己能做尽的责任。他强调“把自己说了算的事情做好,不要总去议论那些自己说了不算的”。

②民主就是建立互助的校长 和老师的关系。

如何建立一种人与人互助的关系(人字的结构,有长有短;相互支撑)。魏书生提倡,领导走到哪里都是想给别人帮点什么忙,不算计人。

③发展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的人性和个性。 

魏书生认为,教育这个行当,应该发展每个人的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发展每一个人时不伤害他人的个性。这件事就永远不会落后,既然不落后,就扎扎实实坚持住。

魏书生认为,民主教育首先是“人性化”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就是把人内心深处那些符合人性的、真善美的、积极、昂扬、乐观、向上、自信、勤劳、勇敢这些种子萌发、长大、舒展,越长越高,越长越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字。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应该如此。

④学校管理、决策过程要多商量。

魏书生认为,校长是为别人服务的,是给老师,给学生当助手的,这就决定了他的决策过程要建立在协商基础上。魏书生总是说自己是半路出家,不会教书,但他却是一个教书挺省事,管理挺省劲,事业挺成功的人。重要的“法宝”—“商量”以视为一种方法,但它的实质确是民主的最好体现。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民主的话,可不可以这样说:在一定范围内(当校长就是本校,当班主任就是本班),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办法就是通过协商和讨论的办法,把大家说了算的事情,通过一定程序,用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证大家说了算的事真正让大家说了算。内容体现民主,形式表现为法制。

2、科学管理的思想

科学就是按规律办事。
感悟魏书生 魏书生教育思想
  科学化,魏书生强调三段。第一段,叫做建立计划系统。第二段,建立监督、检查系统。最后一段叫总结反馈系统。
①建立计划系统

计划强调,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计划是让人明白,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如果一个时间别给5、6个任务,那样做不好。

我们到盘锦,真的感受到魏书生整个体系做事的细腻,规范,到位。开会前发座位表,上车前发车位表,就此前发餐位表。

②、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说了算,定了干。管理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的艺术。校长可以不干,不可以不想。校长的脑袋不能长在别人身上,让别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5178.html

更多阅读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华民族文化大成者。----诸葛长青翻开中华历史,品味历史文化,我们总是深深感动。走进曲阜,走进儒家思想,我们感叹孔子等先辈的无私奉献。诸葛长青认为,作为中国人,作为教育者

程颢的教育思想803 游月陂 程颢

第803篇: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研究·程颢的教育思想逍遥行者2011年4月15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是主流,也就是儒家思想。所谓儒家思想,即是指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延续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

浅谈张雪门关于见习实习的教育思想文章摘要: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学前教育这片神圣的事业上,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对于教育目的的划分与思考、幼儿园行为课程的研究,而最有影响意义的思想莫过于对于幼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第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采编:张晶 出处: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所 发布日期:2011-10-25 阅读次数 345第三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行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的,仅能够放置

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探索和理解 理论探索杂志

本帖最后由 三阳开泰 于 2015-3-18 07:54 编辑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探索和理解教 育 教 学 新 理 念 的 阐 释http://www.360doc.com/article/4091167_62986403.html一、教育教学新理念产生的理论支柱“理念”的涵义:理,指理性、理论

声明:《感悟魏书生 魏书生教育思想》为网友唯有靠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