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秘史》刘长德版贺兰敏之 武则天秘史

  最近一直在看《武则天秘史》,边看边在百度搜寻演员介绍,关于刘长德在其中饰演的贺兰敏之,想必观众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任何一个人物的存在和出场,都必然是为主角服务的,何况,这是《武则天秘史》,而不是《贺兰敏之秘史》,所以,篇幅长短,戏份多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角色的设定中,他是否能够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人物的表演,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告诉观众他存在的必要性,以及他对情节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贺兰敏之是历史上存在的人物,但相关史料并不多,对其评价也大多负面,影视剧也很少涉及,对演员来说,好也不好。因为此前甚少有人演到这个角色,所以,不存在一定要和谁去比较,也就不会带来相关比较的压力,但也因为没有更多的演绎,那么,演员能不能如史也如实的去表现这个人物还是要把这个人物往夸张里或者戏说里演,这个度不太好把握。是演得太坏,还是演得情有可原,是演的让人恨还是让人怜,观众能不能接受,能不能认可,都是一个会让人忐忑的事情。

  看完了整部剧,回顾刘长德在其中的段落,觉得整体表现还是值得认可的。在我对周围同事和朋友的调查中,贺兰敏之并没有被淹没在众多的人物中,这已经足够了。一部电视剧,好或者坏,受欢迎还是受非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观众有没有跟着情节的发展而情绪起伏,有没有跟着人物的悲欢起落而欢喜或无奈。假如观众什么感觉都没有,戏播完了,谁也没记住,演的是什么也不知所云,那就惨了。

  长德在此剧中的表演篇幅只占一小部分,但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出场,是他的母亲去世,他与妹妹守灵,简单的几句对话已经勾勒出了这个人物的生活背景和性格,通过敏月的口中转述母亲对他的评价,说他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执绔子弟。尽管如此,他还是年轻气盛的,面对母亲的死,听着妹妹说要报仇的话,他虽然没有经过判断,也没思忖着如何报仇,仅仅是一股盛气就血往上涌,嚷嚷着要报仇,也反映出了这是一个很容易冲动,有勇无谋的男孩子。

  然后就是武则天要贺兰敏之进宫,宫墙下,敏之伴着外婆的轿子,就走路的那姿态,还真有一种“真名士自风流”的劲儿,已然初见敏之长安第一美男子的自负之态。我想,再不靠谱儿,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主儿,他好歹也是书香门第,是世家子弟,就算不博学,起码的风流之学还是有的。否则,长安美男子空有貌也混不到什么名声,哪怕是浪荡子的名声,那和街头混混无二致,没准儿还不如街头混混呢。也正因了这点儿小才,才能成功虏获了未来太子妃的青睐,以至于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大错。

  让我重复看了两遍的是敏月死时,敏之进敏月的房间痛哭那段。第一遍看的时候是跟着电视台看的,看着看着竟然笑了。许是因为觉得这么一个混世魔王怎么还会哭,岂不可笑?敏之之前那么坏,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可是,仔细看下去,我觉得我不该笑。敏之的哭是应该发自内心的。为什么呢?再不济,他和敏月是一奶同胞,手足再不情深,那也是斩不断的血缘。和一只猫猫狗狗相处久了也还会产生感情呢,何况那是一起长大的妹妹。父母已经去了,妹妹又走了,这世上最亲的人还剩下谁?唯有外婆了。他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妹妹,还是一个在遇事儿时可以商量可以相互依靠的伴儿,他的悲凉,他的无助在那时凸显无疑,必然是真的。电视上的表演稍纵即逝,没有回放,所以,为了更加确定我对敏之这个人物内心的揣摩,于是在网络上又重复看了这段。自敏之推开敏月房门的那一刻,敏之的眼睛里就流露出了悲伤,那种悲情,让人心里为之一动。这么看来,倒真觉得敏之是可怜的,是值得同情的。刘长德对这段的处理,可以很肯定的说:有戏!一个容易动感情的演员,生活中必定是一个很感性的,有慈悲心的人,会特别容易体会别人,理解别人,也就是说,很善良。在演绎某个角色的时候,只需要让自己进入到角色中去,跟着人物去诠释悲欢离合,就会显得很自然。

  武则天要处理敏之,流放他,他和外婆祖孙的对话让我看着也特别心酸,想到了自己的奶奶。孙子再坏,再怎么不是东西,那也是老人辛辛苦苦带大的,是心头肉,是老了的依赖,眼看着孙子也要离开自己,外婆的情真意切感染着敏之,那一瞬间,敏之的心也是柔软的,是没有仇恨的,眼泪里都是亲情的,如果说他有懂事的时候,我想,就是在那个时候,面对外婆声泪俱下的时候。

  敏之被押送的两个小吏意外出手,也是他想象不到的。他以为他有外婆送的银子傍身,他以为即便他镣铐加身也还是皇亲国戚,他以为他还没到命该绝的时候,所以,到死他都不能瞑目,这样的意外,怎么会发生?他挣扎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是一点儿不假,看看敏之那双眼睛吧,心灵在挣扎,全表现在眼睛里了。看完这个镜头,我很久很久都没能睡好,怎么都觉得贺兰敏之那双眼睛在瞪着我,问我:为什么我会被暗杀?!

  贺兰敏之侮辱太平公主身边的宫女,然后被公主追着在园子里跑,我常常想,怎么电视剧都这么弱智的表现呀?不是会武功吗?不是应该比小孩子跑的快嘛?为什么还要被追得踉踉跄跄,好像要被追上的样子?后来才明白,实际上,贺兰敏之首先是做贼心虚,一定要通过这样的表现来告诉观众,他是错的,他是紧张的,他这样的行为是逃不过正义的。其次,太平算是他的表妹,对表妹,这个表哥的心里多少还是存在着一种亲情下的忍让,所以,他不会对表妹以武功的底子来展现逃跑的。这样一想,便觉得释然了。

  贺兰敏之是绝对的坏人吗?这部剧里的表现够坏吗?我倒不这么认为。任何一个人物的坏,都不是天生的,我给的同情分居多,大概是因为我看每个人物会去分析他的性格,他存在的必要性,以及他结局的必然性。但不管怎么说,让人恨得牙痒痒也好,让人觉得可怜或者可悲也好,能给观众带去对那个人物的感受,就说明演得是值得肯定的。就怕观众看了没感觉,那才是失败。贺兰敏之在《武则天秘史》里演的还不够坏。真正的坏人是绝对冷血的,没有情感观念的,也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敏之的吃喝玩乐是和从小的教育有关,也和男人的某些特性有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如果他真的坏,可以不顾念母亲和妹妹的死,继续当他的周国公或者武敏之就好了。

  没有演员的演出是绝对完美的,任何一个演员都不是天生的,是在逐渐的打磨中让演技日臻完美,接近一个饱满的————状态。这个演员的态度有关。好演员,是要研读剧本,分析人物,用自己所学去雕刻角色。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只从我的角度去欣赏剧情,跟着情节发展来看人物的发展,所以,那些我觉得不够好的地方,演员也一定会在所有演出结束的时候看自己的作品来看到,并且在日后的表演中规避那些不好的。我说了,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拍完了就是拍完了,不可能在播放中再去有什么改动了,唯一可以说的话就是:随着演出的不断继续,刘长德也会在后面的作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表演,给观众呈现出更多精彩的作品,我,拭目以待。

  贺兰敏之在电视剧《日月凌空》里也出现过,由焦恩俊扮演。两下比较,焦版敏之呈现两极化,既敢于和武三思作对,但在被下药奸辱未来太子妃后却变得唯唯诺诺,最后自尽狱中。给人的感觉,人物有点假,未能从一而终;而长德版风流倜傥的形象让人不易遗忘。其实,两版敏之都是斗争的牺牲品,焦版主动一些,也被陷害,长德版遭人挑拨,是被牵连的。说白了,两者都有可爱可惜之处。在我看来,长德版还有令人可恨之处,即是非不分,为报仇而轻举妄动,以致酿成大祸。说可恨,他敢做敢当,却又可爱;最终命丧流徙途中且是小卒之手,未免可惜;亲人逐渐离他而去,家门断了香火,也算可怜。要将这些都演绎出来不是容易的事,长德不仅做到了,也着实叫人眼前一亮。居然还有这样的人,连未来皇后都敢碰,还不带认错且数次犯案的。他所展现的是至真至诚的人性,不加掩饰,看似荒唐却合情理。敏之死前寥寥数语,告诉我们他并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何而死,有武功也由于枷锁而无用武之地,或许也说明“水至清,人至真,皆不能活”吧。

《武则天秘史》刘长德版贺兰敏之 武则天秘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5189.html

更多阅读

“我言秋日胜春朝”——读刘禹锡《秋词二首》 刘禹锡秋词二首

秋词二首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

声明:《《武则天秘史》刘长德版贺兰敏之 武则天秘史》为网友我是小砍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