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请说明是否推荐答辩): |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对中国来说,媒介素养教育之概念及其一整套理论体系、实践方法等都属于“舶来品”,而且,“舶来”的时间尚不过10年左右----如果以卜卫1997年发表第一篇系统介绍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之时间算起的话。然而,“舶来”并不意味着此前的我国就一点也没有开始这方面的探索,“舶来”也不意味着我国相应领域就丝毫没有于此有关的任何萌芽,情况恰恰相反。xxx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大陆早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从1815到1949》正是试图研究近代报纸产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社会母体内萌芽与非自觉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情况的一篇论文。该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比分析法,对我国大陆自1815年至1949年期间非自觉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萌芽与发展的情况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实践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论文的选题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无论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操作与实践,还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建构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是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中国化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论文结构合理、均衡,前有“引言”梳理现有研究现状、介绍选题意义、明确研究方法,后有单列的总体评价阐明1815-1949期间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意义与局限性,主体部分四大块分别探析近代中文报刊产生时期萌芽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维新运动至清末时 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因子、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49年前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非自觉状态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等,四大块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整个论文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另外,该论文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同时,语言表述也较为流畅、清晰。总之,该论文是一篇具有相当质量和创新价值与意义的研究成果。作为指导老师,本人同意推荐xxx同学的该篇论文提交答辩。
导师签名: 樊
2007 年 4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