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戏曲的一点资料 中国戏曲的资料

关于中国戏曲

一、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
戏曲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尽管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但是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京剧《三岔口》,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靠演员的精湛技艺,就表现出了摸黑打斗的真实情景。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几个主要戏曲剧种简介
1昆剧中国戏曲之母
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明、清之际,它成为全国最大剧种,主宰剧坛二百余年。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因此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2京剧东方“歌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 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京剧被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3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
三、京剧旦角流派
1梅派:由梅兰芳创立。梅兰芳毕生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用自己的表演创造出大量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
2程派:由程砚秋创立。主要以深邃曲折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的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的女性。
3荀派:由荀慧生创立。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4尚派:由尚小云创立。以刚健婀娜为特有风格,唱、念、做、打均不尚纤巧,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
四、京剧脸谱
关于中国戏曲的一点资料 中国戏曲的资料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五、精彩唱段
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2京剧《玉堂春》选段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3豫剧《花木兰》选段
刘大哥讲(啊)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6041.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中国引进韩综的看法 韩综有关中国的

写这篇长微博的时候就想起大概一年多前,你在跟我们上第一次课的时候,你问我们以后想拍什么样的片子,我当时说的是有现场感,有综艺感的节目,你问是不是像RM,强心脏那样的,我顿时有种找到知音老师的感觉,我还记得你的回答是“由于中国的体制问

李泽厚、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下

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下)李泽厚 刘悦笛(《文史哲》2014年第3期)李泽厚、刘悦笛2014年1月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斋李泽厚、刘悦笛2014年1月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斋十四、“普遍立法”行为及其问题刘:“普遍立法”的四个例子,很有趣!您说,如人自杀

声明:《关于中国戏曲的一点资料 中国戏曲的资料》为网友遇见未来不躲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