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熊继柏 疑难病症思辨录

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读书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www.blogbus.com/johnson-tcm-logs/196450456.html

第一次知道熊老是从他在经方班上的视频,其对疑难杂症的治疗让我印象深刻。《从经典到临床》买的挺凑巧,买之前顾兄跟我提及熊老;买之后过兄在病案讨论中提到“中医该按病机来辩证。原来我们看病是按病机来,但用的是时方,无大效;经方回归时方理论,经方与时方结合才是中医发展之道。体质和六经辩证是成长的过渡”。过兄的话虽然不一定全对,但是,应该是他自己深思的结果,从他分享的五个医案来看,虽然没有到他师祖朱莘农先生对于外感病一帖取效的,却也相去未远也。在其经方故事10篇里,他提到了“我跟黄师冯老欧阳卫权熊继柏等差得太远,还需努力。但我一直想和他们合个影,从内心感谢他们对我巨大的影响”以及“中医的核心在六经,做人可以张扬,做学问不能少一条经,不能偏一条经,否者就是神经病。胡希恕的【寥寥几味,看似无奇,但效果非凡】,才是我们追求的。”这些都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其中胡老所言,没有相当的功力,是绝对达不到的!我现在仍然记得刘老区区四味药治疗血吸虫病后期肝硬化腹水的医案,也为顾兄一味白扁豆、二味退烧饮的疗效叹服。这些没有从内经到经方到时方的发展,绝无可能,而这其中的那条线是什么呢?

如果从八纲、十法去解读经方,未尝不可,但是,相对而言,经方方剂还是偏温,刘老的业师柳先生所言颇为中肯:“散温(麻桂)、造温(姜附)、清温(白虎)、泻温(承气)、保胃气、存津液”。张步桃先生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仲景方在阴虚中应用的演讲,但是,相较而言,后世时方在这方面的用法更加精细。岳老早就提到过“专学经方,容易涉于粗疏,专学时方,容易流于轻淡;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必须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能务实。”希望一招包打天下不成,难道开汤方的中医的药箱里不应该也有膏丸丹散?!其实经方的加减极严,后世时方用药更加丰富,但是,也不可随意加减,不从病机、本草细微处鉴别,出手即错!黄师昨天的帖子里提到"最近,论坛上有网友提出,对方证的把握不可执着,不能著象;学经方要神似,不要形似。我想,倘若真能破译数千年中医使用药物的密码——药证,则经方的使用范围必将大大拓宽,经方的加减不至于随意,经方————的应用自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正说明此意。不过,这条路绝不易行。从病因上看,体表的麻痒症,可能是风、寒、湿,单独亦或夹杂,姚老说:寒湿皆可致麻,除了湿可能会有肿胀外,湿性重浊,不像寒那样得温则缓;风湿皆可致痒,除了湿可能有渗出外,风邪致痒,挠可得缓,而湿则相对不易缓解。(大意如此)想要精简用药,不分析清楚,能行吗?!

翻看书中内经部分的疑难病医案,我自己心中也在暗暗揣度,将自己的分析与熊老的作一比较,已经看过的10个病例中,对于“小儿夜游”、“黑汗”、“痿废并咳嗽咯血”、“四肢灼热麻木”等,都不容易从方证的角度找到合适的方剂,当然,这跟我对于方证的掌握不够纯熟有相当大关系;但是,我同时也试图从脏腑辩证的角度来解读,基本上可以从病机上与熊老取得一致,至于方剂,对于时方的不熟悉,也造成了我更是不了解其中的一些方剂,下面要提到的补肝汤是其中之一。

下文是网络上查询到的熊老使用补肝汤的经验,应该不是熊老本人的文笔,解读上相较书中有一定的差距。其中补肝一法,需注意补泻与生理逆从的关系,“肝无补法”与“肾无泻法”,都乃言常,而非言恒。

********************************************

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此方有别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千金翼方》中提到的补肝汤。《金鉴》有歌诀云:“补肝汤治肝虚损,筋缓不能自收持,目暗盳盳无所见,四物酸枣草瓜宜。”组方为四物汤加甘草、木瓜、枣仁、麦冬。四物汤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补肝血滋肝阴。熊继柏教授曾运用此方治疗许多疑难病症,取效明显。现举三则验案如下。

1 一身及阴部麻木案
  患者,女,28岁。2006年5月就诊。患者一身麻木,特别是阴部麻木,并时作痉挛,且四肢有时疼痛。熊教授以补肝汤治之,半月而愈。两年后复发,于2008年4月13日就诊。症状与两年前相同,患者唇色淡白,面色少华,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熊教授再用补肝汤合天麻虫藤饮治疗。处方如下:当归10g,生地10 g,川芎10 g,白芍20 g,枣仁20 g,木瓜20 g,甘草6 g,麦冬15 g,野天麻20 g,全蝎6g,蜈蚣1条,僵蚕20 g,地龙10 g,鸡血藤15 g,钩藤15 g,海风藤10g。进十五剂,诸症悉平。按:麻木是气血不运或风邪痹阻,以致经脉闭塞而成。本案患者的特点是阴部麻木痉挛。阴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因此熊教授用补肝汤滋阴养肝补血,天麻虫藤饮祛风通络除痹,这样抓住了病变的关键,自然药到病除。


2 指甲沟肌肉萎缩案
  患者,女,64岁,于2008年4月6日就诊。患者双手指甲沟明显萎缩,年余不愈。询其时发心悸,口干,双目不舒。并见双腿酸痛,头部巅顶时痛,面色少华,情绪急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熊教授用补肝汤加天麻、川牛膝治疗。处方如下:当归10 g,生地10 g,川芎10 g,白芍20g,枣仁30 g,木瓜30 g,甘草6 g,麦冬20 g,野天麻30 g,川牛膝20g。进十剂,巅顶痛已止,心悸显减。再进十五剂,诸症悉平。再进十五剂,双手指甲沟萎缩明显改善。按:患者指甲沟萎缩,心悸,双目不舒等均为肝血不足之证。“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而巅顶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不荣则痛”,腿痛亦然。熊教授用补肝汤滋阴养肝补血,野天麻平肝熄风,川牛膝强肾壮骨治腿病,自然疗效卓显。


3 双下肢痉挛案
  患者,女,50岁,2008年4月20日就诊。患者双下肢阵发痉挛,病两年不愈,甚以为苦。兼下肢麻木,关节不利,面色淡白,舌红苔薄黄,脉细。熊教授用补肝汤加三虫饮治疗。处方如下:当归10g,生地10 g,川芎10 g,白芍20 g,枣仁20 g,木瓜20 g,甘草6 g,麦冬15 g,野天麻20 g,全蝎6g,僵蚕20 g,地龙10g。进十五剂痉挛止,肢麻改善,再进十五剂,诸症悉平。按:患者双下肢时发痉挛是肝之病,“肝主筋”,肝血虚不能养筋,血虚生风而痉挛麻木,用补肝汤滋阴养肝补血,三虫饮舒筋活络祛风,药到病除。

以上三个病案虽然病症不同,分别为“阴部麻木病”,“指甲沟萎缩兼头痛病”,“下肢痉挛病”,但却为同一个“肝血虚”证。通用补肝汤养血补肝,此为“异病同治”。正因为抓住了“肝血虚”这一关键,才取捷效。熊教授特别强调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并且不断强调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我们只有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临证,务实刻苦,才能厚积薄发,在临床上提高疗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6148.html

更多阅读

补肝的食物有哪些 吃什么食物补肝

补肝的食物有哪些——简介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现在正处于冬季,而冬季是养肝护肝的好季节,合理的饮食加上适当的运动对保肝护肝起到积极作用,冬季如何保肝

转载 补晓岚治疗胃病经验 治疗胃病最好的药

原文地址:补晓岚治疗胃病经验作者:补晓岚老中医治疗胃病,辨证分三类证候处理:一、胃寒痛(1)毕澄茄散《扁鹊心书》中治胃寒有积滞。药物:毕澄茄24g良姜24g肉桂6g厚朴15g陈皮15g丁香9g桔梗9g三棱6g香附15g甘草9g。加减:属阴黄者加茵陈60;便秘加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治什么病

龙胆泻肝汤 方剂来源 清.《医方集解}(称源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丸,名龙胆泻肝丸。 组成与用法 龙胆草9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柴胡4.5克当归9克 生地黄9克 泽泻9克 车前子(包)9克 木通9克 甘草4.5克 水煎服。丸剂,每服6—9克,日服2次,温

声明:《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熊继柏 疑难病症思辨录》为网友你知道我长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