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与决斗文化

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与决斗文化

普希金之死

■吴树民

  1837年1月27日清晨,一位头发卷曲、相貌英俊的青年,在一家甜食店里喝完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杯咖啡,然后在朋友丹扎斯的陪同下,走出店门,乘上雪橇来到圣彼得堡近郊黑河边一块林间空地上。这一天,满天阴霾,寒风凛冽,厚厚的积雪铺盖大地。他要和另一个年岁相仿的流氓无赖,以中世纪式决斗的方式,来了结他们之间的恩怨……

  他就是以杰出的作品赢得了“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称誉的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地主家庭,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是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创始人,是历史纪实文学的创始人,是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擅长各种文体,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各个文学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的童年时代,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贵族教育,他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12岁就真正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记忆》,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毕业后,普希金到位于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职。由于他深深地被十二月党人的崇高理想追求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连续写作了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著名诗篇《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反对沙皇专制、讴歌自由解放的诗歌,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

  1824-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变相幽禁。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并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新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笼络人心,赦免了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但仍把他放在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表面上,他的作品免受一般的新闻检查。也正是在这几年,他对力主改革的彼得大帝产生了兴趣。彼得大帝成为普希金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波尔塔瓦》的主人公。他一度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他满怀悲愤创作了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出自己对十二月党人理想的信赖和革命的赞美。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3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1831年2月,普希金与莫斯科第一美女娜塔丽亚·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结婚,同年5月迁居彼得堡。先后创作以彼得大帝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以及反映布加乔夫起义的小说《上尉的女儿》。

  如果说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是普希金师承俄罗斯最优秀诗人的求学生涯的结晶,那么他的第一部“南方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则将他推上了俄罗斯文学的巅峰,使他当之无愧地摘取了俄罗斯诗人的桂冠。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为俄罗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文学的喉舌。

  普希金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俄国统治者沙皇的不满和仇恨。

  臭名昭著的尼古拉一世沙皇,非常喜欢普希金漂亮的老婆,然而,他又不想引起轰动全国的丑闻,在政治和情色的双重嫉妒和扭曲下,他选择了一个能达到自己卑鄙目的的近卫军士兵乔治·丹特士。丹特士体魄健壮,风流潇洒,是公认的好色之徒。普希金夫妇在宫廷的一次聚会上偶然间与其相遇。随后,在沙皇的支持下,丹特士开始疯狂地追求娜塔丽娅,一时间,娜塔丽娅与丹特士之间的流言,在当时俄国上流社会闹得沸沸扬扬。

  1836年11月,普希金和他的朋友们同时收到一封用法文书写的匿名信——这封被命名为“绿帽子”的尖刻刻薄的羞辱匿名信,深深地激怒了普希金。

  为了自己的妻子,也为了自己的荣誉,普希金最终选择了以决斗的方式来了结同丹特士之间的恩怨。

  1837年1月27日这天,普希金在友人丹扎斯的公证下,用中世纪的传统方式,与丹特士进行决斗。丹特士获得了首先开枪的权利。在死一般的寂静中,俩人踏着嘎嘎的积雪,朝各自的障碍物后面走去。两个障碍物之间只有9步,丹特士还没走到障碍物就回首朝普希金开枪。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普希金中弹倒地,腹部遭受重创。普希金回射,只射中了丹特士的右手。由于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普希金于两天后的1837年1月29日,含冤死去年仅38岁。

  光耀世界文坛的“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就这样陨落了!

  假若普希金决斗未死,沙皇也将会下令将普希金处死!当诗人普希金还未闭上他深邃双眼的时候,沙皇就命令“军事法庭要一视同仁地审理”涉案的丹特士和普希金了!

  俄罗斯人几乎一致认为:尼古拉一世间接杀死了普希金。

  作为十二月党人朋友的普希金,曾写过《自由颂》,诗中“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这样明目张胆诅咒沙皇的诗句,早已让沙皇尼古拉一世忍无可忍。

  俄罗斯政治家、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只有从普希金起,才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命脉。”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 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世人。天才的杰作,激发出多少俄罗斯剧作家和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以普希金诗篇创作的歌剧、歌曲、芭蕾舞等作品,成了脍炙人口的不朽的经典艺术。

  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许多地方,都有普希金的青铜雕像。

  在普希金决斗的纪念地灰红色的花岗石碑的背面,刻着莱蒙托夫在普希金逝世那天满怀悲愤所写的那首举世皆知的《诗人之死》开头的几句:

  诗人死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是为流言中伤,

  胸膛里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6278.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真实的秦桧及岳飞之死 岳飞后代与秦桧后代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江宁人(今江苏南京),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多次任相。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

鼬鼠之死 鼬鼠之歌

鼬鼠之死有一只勤劳的鼬鼠,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寻找、储存食物,建的二十多个“粮仓”都装满了,十只鼬鼠一生都吃不完。直到有一天,鼬鼠老了,跑不动了,它躲在自己的粮仓里,准备安度晚年。没想到,后来它饿死了。原来,鼬鼠的牙齿长得非常快,必须

张成泽之死震撼中国 金正恩处死张成泽现场

朝鲜金正恩政权以极其快速、残忍的方式处决了朝鲜曾经的二号实权人物张成泽,震动世界。张成泽之死震撼中国,给中国出了难题,也让中国大陆民众反思中共独裁政权;中朝的商业合同或也泡汤。这次朝鲜共产党政权以极迅速、极残忍、极荒谬的

陈独秀之死 小说连载21 陈独秀之死

【陈独秀之死】(小说连载 21)【二十一章】  陈独秀和毛泽东都接受过很深的儒家文化熏陶,在性格爱好、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使他们具备了伟人的气质和素质,从而在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成为众望所归的

转载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之一贞之死 恰同学少年的观后感

原文地址:《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之一贞之死作者:小竹泉一贞,一名女学生,茶店老板的女儿,虽然不如陶斯咏那般大富大贵,然而也不至于落的割腕自杀的悲惨下场,这其中缘由究竟是为何?一贞在一个雨天,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撞上了一个不经意的人——刘

声明:《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与决斗文化》为网友歌声回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