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宣《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一把剖析人性的手术刀(赵贵胜)

马克宣《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一把剖析人性的手术刀(赵贵胜)

《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一把剖析人性的手术刀

——马克宣和他的现实题材动画

赵贵胜

刊发于《 凤凰动漫·漫动天下》2012年01期





马克宣: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导演、首席原画师,从事动画工作50年。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亚太动漫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会长。曾任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教授、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马克宣先后在动画片《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中担任动画设计;独立执导或联合导演了动画片《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和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并在法国昂西、日本广岛、保加利亚瓦尔纳、加拿大蒙特利尔等国际动画电影节上都曾获得重要奖项,在国内更是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电影政府奖。

作品背景:

“中国学派”动画作品大部分是由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传说、地方戏曲和古典小说改编而来的。如《神笔》《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鹬蚌相争》《夹子救鹿》《金猴降妖》……这些作品想象力丰富、语言奔放、手法夸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少部分作品立足于导演所生活的时代,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写照。这些作品以简洁的漫画式语言,诙谐有趣的故事带给观众哲理性的思考。《十二只蚊子五个人》正是这样一部“现代寓言”式的动画电影。它通过人们分摊蚊子叮咬这样一件荒诞的事件,折射当代社会人类的心理。影片具有悲天悯人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其巧妙的构思和所传达的深刻含义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赞赏,该片除了荣获1993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政府奖”),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教育片奖之外,还在第十九届安纳西(ANNECY)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教育片奖。《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是继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三十年后,中国动画片第二次荣登安纳西奖台,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一、现实的拷问

长期以来,国产动画片沉湎于美术风格的探求和美术形式的花样翻新,生产了一批民族风格浓厚的艺术精品。但很多作品由于背负了过于沉重的传统重担,作品和现实的关系被割裂,影片脱离了现代社会,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难于对现代人产生那种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十二只蚊子五个人》将目光瞄准现代人类,努力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中挖掘出反映时代潮流的新意,是“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中有关现实题材作品的经典之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全国各地悄然发生变化。上海,这个有着“小香港”之称的中国金融中心,无疑处于各种变革的风口浪尖。不知何时,大街小巷原有的“臂带红袖章、手执大喇叭”进行公共道德卫生宣传的人员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随地吐痰罚款XX元”、“乱扔垃圾罚款XX元”之类的警示牌。一天,公共场所两个人激烈的争吵引来很多人的围观,原来是管理员逮到了一个随地吐痰的行人,按规定,这位随地吐痰者必须接受五角钱的处罚。一阵激烈的争吵后,那位吐痰者无奈接受了处罚。但是,当他拿了一张一元的钞票给管理员后,管理员却没有五毛钱来找给他。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后解决的办法竟然是管理员让对方在地上再吐一口痰,原本应该为自己不道德行为羞愧的随地吐痰者这次吐的便理直气壮起来。

当大部分人仅仅把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时,马克宣却凭着一个艺术家的责任感,对“五角钱打败道德”的社会现象深感忧虑,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产生了质疑。也是基于导演这种深刻的历史责任感和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力量,马克宣丝毫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是用自己的作品去启迪观众。其实,在此之前他和阿达一起创作的《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两部短片已经用了“动画”这把手术刀来解剖现实社会。马克宣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以前我与已故的阿达都喜欢去探索一些人的心理状态,从平常生活中看到一些貌似正常,实际并不正常的事,一些似乎有道理,其实是毫无道理之事。改革开放以来这么多年,社会在发展、前进,但实际生活中并不尽然,往往有一种旧的习惯势力、旧的传统观念,甚至是一种惰性,成为前进的障碍。例如平均主义,好的大家都有份,摆摆平,坏的也要大家都有份。这种情况,几乎已成了某些人思维的定势、处世的准则,这显然带有荒谬性,不能不令人感到困惑。我就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用动画的载体,把这种现象变形处理,放大起来,形成艺术形象”。

二、人类心理的反思

导演有所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无疑令我们由衷钦佩,而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把思想转化成影像却需要技巧、才华和禀赋。《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充分展现了导演艺术创作中扎实的功底和深沉的睿智。

影片一开始将“蚊子”和“人”这对矛盾事物放置在一个空间内,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但出乎意料的是,故事并没有按常理出牌,这个五尺之躯的男人面对蚊子的入侵,竟然不去积极消灭弱小的蚊子,而是从外面找到了另一个人来共同分担被12只蚊子叮咬的痛苦。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新伙伴默认了对方的做法。接下来又有三个人被拽入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1、2、3或者4都能被12整除,因而大家倒也相安无事。但当第五个人出现打破了“和谐”的局面,12整除不了5,这让12只蚊子束手无策,嗡嗡嗡的在空中干着急。峰回路转的是,刚加入组织的第五位新人按日常习惯“啪”的一声打死了两只蚊子。12只蚊子一下变成了10只蚊子,又可以整除5了,于是大伙齐声称赞起这位新人来。兴奋之时第五位先生眼疾手快地又打死了两只蚊子,8只蚊子又没法分摊五个人了。本来应该高兴的人类,这次反而急了,一起把第五位先生扔出了团队。接下来,四位先生各自心安理得地以血肉之躯喂两只蚊子,生活又恢复了秩序。

乍看之下,导演好像意在此片中在批判“平均主义”思想。可是“蚊子”是吸血动物,是人类的敌人,并不是佳肴美酒,为什么要平均分配呢?很显然,导演有着更深层的用意。

让我们回头再思考一下,如果说第一位先生一开始就去拍蚊子,那就不会惹来后面这一连串的麻烦。如果最后一位新人没有被踢出局,而是继续多拍几下,那么显然蚊子也将不复存在。按常理,这应该是人类做出的理智行为,但是影片中呈现给我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结果。回看短片中的人物表情,他们被咬之后的纠结、拉人进来共同分担痛苦之后的满足,令观影者印象深刻,他们不在乎被咬,在乎的是别人是否跟自己一样被咬。就像现实生活中某些时候的某些人,自己受到损失时,不是积极去应对、补救,而是希望别人也受到损失。“我不好,你们也不能好”正是这类人心理的真实写照。很显然,导演如此用心良苦地用这样一个动画电影来表现人类一些扭曲的心理,可谓一针见血。

三、漫画式的表达手法

虽然《十二只蚊子五个人》内涵深刻,但其表现形式却一点也不刻板沉闷,没有摆出一脸批判的严肃架势,而是借助“漫画式”的手法,通过机智的构思和诙谐的笔调来表现主题思想,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笔调中反思。

“漫”意味着自由,不受约束。怎么画都可以,怎么想都可以。现实世界充实了常规性,而漫画中的世界是荒诞、幽默的,能将人们从沉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好的漫画,作者的立意应该是含蓄的、富有人情味的、能发人深省的。

导演之所以选择漫画这种表达方式,首先源于他对动画艺术的深刻理解。马克宣先生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加动画一步步做到导演的位置,他熟悉动画的每个流程,并接触过多个动画片种,因此在多年的实践和前辈们的影响下,他的动画创作理念逐渐成熟。当他导演《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时,驾轻就熟地选择了一种和内容相契合的漫画方式来表达这个具有人类普遍性的主题。导演的这种选择,也和他自己具有深厚的漫画素养也密不可分。业余时间,他积极创作漫画,与众不同的是,他所创作的动画不会去贴一些空洞的政治标签,而注重表达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感受。在他的笔下,原本看似平常的事情人和事被处理得极具典型性和幽默感。他曾给我国著名动画艺术家特伟画过一幅漫画,漫画中的特伟悠然吹着毛笔骑着牛。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笛子置换成一只毛笔,把漫画和特伟创作的水墨动画《牧笛》联系起来,让人忍噤不禁。在影片《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中同样也采用了漫画这种诙谐写意的手法。导演没有直接将人类心理的缺陷严加批判,而是通过人们分摊蚊子叮咬这种荒诞行为去引发人们的思考,含蓄而富有人情味。会算数,又具有极强团队合作精神的蚊子,也是漫画中惯用的拟人手法。而人物和其后面强烈的阴影更是漫画中常见的隐喻方法。影片除了在创作中采用漫画思维外,还极大地发挥自身动画特点,增加了表演的夸张性。这些有趣的表演极大的增添了影片的幽默感,让观众观之有味。

导演马克宣是一个有独特个性和艺术才能的动画艺术家,无论是他独立导演的《十二只蚊子五个人》还是和同事阿达合作导演的《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都从不同侧面对人的心理进行了哲理性的探索。这种社会意识上的追根寻源、文化上的反思,为陷入“民族化”窠臼、日益苍白的中国动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中国动画凤凰涅槃般重获新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6621.html

更多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谈宜发《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第五组课文的第三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

转载 最爱《十二国记》——不谈爱情也动人转载 不谈爱情歌词

原文地址:最爱《十二国记》——不谈爱情也动人(转载)作者:尼采的后裔如果一部影视作品,或者说一部通俗小说,不管是什么题材,不管是什么内容,总之就是不谈爱情,这样的作品,你会有兴趣看吗?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没兴趣的,不管怎么说,看电视看通俗小说,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歌词选录 十二木卡姆视频

以前听着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觉得歌词很美,今天才知道她的内质是诗歌,形式是音乐,《十二木卡姆》实际上是古典诗歌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古典诗歌的宝库。歌词包括察合台时期鲁菲提、纳瓦依、麦西热普等著名诗人的诗歌。达斯坦部分的唱词则

声明:《马克宣《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一把剖析人性的手术刀(赵贵胜)》为网友挽歌渡临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