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一边》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打开一扇窗,擦亮一双眼

——《在山的那一边》课堂实录

一、仿写小诗,导入新课

师:课前热身,现在开始,自由朗读并背诵冰心的小诗。

《繁星》——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

师: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生:我觉得说的是人在热闹中不能冷静地思考,而在寂静中才看得见自己的内心。

师:理解基本正确。我们再看看,这首诗最鲜明的写作手法是——

生:对比!

师:我们也试着用这种手法来现场创作一首小诗。

学生现场创作。

生:学习的灯,在骄傲中熄灭,在谦虚中光明。

师:才思敏捷!下一位。

生:高尚的灯,在收获中熄灭,在付出中光明。

师:这首诗如果改动一个词语,将能够媲美冰心的原作哦。

生:老师,我知道,把“收获”改成“索取”。

师:这么好的诗句,我们一定要齐读一遍。

生:高尚的灯,在索取中熄灭,在付出中光明。

生:我们的世界,在恶人眼里是地狱,在善人眼里是天堂。

师:在别人都套用例句的情况下,你能够独辟蹊径,这是难能可贵的。好的,孩子们,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

生:在山的那一边!

师:回答正确。首先,请确定你的桌子上只有语文书和笔,把所有资料书都收进抽屉。诗歌不是用来分析的,而是用来感受的,我们丢开资料书,以我们自己最初最真最宝贵的感受进入诗歌的意境。

二、读懂诗歌,读出情味

师:接下来,以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诗歌,然后用“我从中读出了”的句式说话,希望大家都能读出自己最独特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写写画画,准备交流。

师:交流开始。你们不仅要用语言表述这种感受,而且要用语气表达这种感受。

生:我从“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里读出了“我”对山那边的无比向往。

师:最能体现这种向往的是哪些词语?

生:常和痴想。

师:痴想就是痴痴地想,痴迷地想。

生:我从“哦,山那边是海吗”读出了“我”对妈妈说的话惊奇之情和半信半疑的心情。

师:你能读出这种半信半疑吗?

生读,感情不够不妥帖。

师范读。

生:“隐秘的想望”这里体现出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是不为人知的,它是一种只属于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师:所以,这种秘密不为人知也不愿与人分享。你们有过这种秘密吗?

生:有。

师:你愿意说出来吗?

生:不愿意。

师:那就不说,秘密是心灵成长的良药,每个人都有保有秘密的权利,也有这个必要。

生:老师,我愿意说。幼儿园的时候,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子,但是那个女孩子是我朋友的,所以我就没有办法......

其他同学大笑。

师:你多大年纪呀,就饱受三角恋的折磨了。不过,现在想来,不过是笑谈而已,就像多年以后,我们想起现在轻易地对某个女孩子说“我爱你”的情景,也会这样一笑而过的。

生:我从“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读出了“我”的失望,因为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不是海。

师:同学们看看,“我”爬上这座山容易吗?

生:不容易,“有一天我终于爬上那个山顶”,“终于”说明爬得很艰难。

师:“我”爬上去以后,以为眼前将会出现一片蔚蓝的大海,可是,事实上眼前却依然是青色的山,这个时候,青色的山在我眼里变成了——

生:铁青的脸。

师: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

生: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这里写出了我的沮丧和失望的心情。

生:因为我的心情很失望,所以,把青色的山当成了铁青的脸,似乎山也在冷冰冰地嘲笑着我的幼稚和天真。

师:大山如果会说话,他会说——

生:孩子,你回去吧,这里没有你向往的大海。

生:孩子,你上当了!你太天真太幼稚了!

生:孩子,回家呆着去吧,大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呢!

师:在这样的心情下,第一小节的最后一句怎么读?

生:妈妈,那个海呢?(带着哭腔)

生:妈妈,那个海呢?(声音颤抖)

师范读这一句。

师生齐读第一节。

师:但是“我”没有放弃我小时候的梦想,而是继续追寻,按照一般写文章的习惯,第二节接下来应该写什么?

生:写以后的一次次攀登。

师:但是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生: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师:这就是诗歌,诗歌的语言是具有跳跃性的,而且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常常需要颠倒语序。继续你们的发现之旅。

生:从“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诱惑这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读出了作者想见到大海的信念有多深。

师:这三句诗按照常规的语序,应该怎么排列?

生:当我爬上那一座诱惑这我的山顶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但我又一次次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把“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放在前面?

生:这是为了强调失望之情。

师:强调失望又是为了什么?

生:......

师:想想“屡败屡战”的这个成语。

生:强调失望是为了突出信念的坚定,突出了诱惑的强烈。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是什么在诱惑着你呢?

生:是山顶。

《在山的那一边》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生:是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师:更深入一点——

生:是对大海的向往。

师:我向往大海,大海也夜夜为我喧腾。与其说是山顶夜夜诱惑着我,不如说是我一刻也没有忘记对大海的向往。可是,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失望了,我的心灵枯干了。我的心灵为什么枯干了?

生:因为我遭遇挫折后内心充满了伤痛和无奈。

师:这伤痛和无奈就像——

生:就像一块海绵,吸干了我前行的勇气,使我的心灵一点点枯干。

师:幸亏还有一个海啊,幸亏有雪白的海潮啊,一次次——

生:漫湿了我的心灵,滋润了我的心灵。

师:继续我们的发现之旅。

生:我从“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这里读出了作者的坚持不懈。

生:我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里读出了大海的光辉灿烂和作者看到大海的惊喜之情。

师:是啊,诗无达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而你们的感受,都是最有价值的解读诗歌的密码。大家刚才的表现真棒,让我们来齐读这首诗歌。

生读,读得抑扬顿挫,结尾慷慨激昂。

三、解读山海,品味寄予

师:你们读得这样热烈,请问是什么在激动着你呢?

生:大海!

师:是啊,我们生长在内陆的孩子,几乎每一个人,都天然地有着对海的向往,向往着那种波澜壮阔,向往着那种一碧万顷。想想看,在这里,海仅仅是海吗?山仅仅是山吗?

生:不是,海代表成功,山代表失败。

生:海代表信念,山代表阻碍。

生:海代表信心,山代表失望。

生:海代表成长,山代表挫折。

师:总结大家的发言,我们归纳一下:在这首诗里,海不仅仅是海,还象征着梦想,山不仅仅是山,还象征着追梦过程中遭遇的重重困难。注意,象征和比喻不同,比喻是就一个句子来说的,而象征是从整篇文章来说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从登山到看海,这段长长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波波折折?再读诗歌,把最能表现其中曲折艰难的词语找出来。

学生找,讨论,准备回答。

师:这个梦想,最初开始于一个地方——

生:窗口!

师:是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给自己打开一扇窗太重要了。我们来画出这个登山的过程:

(画出连绵的山,一座比一座高,直到最后一座最高峰。第一座山上写上。第一座山上写上“那个山顶”,在最后一座山上写上“这样一座山顶”,在每一座山里面书写“一次又一次”“一座座”等词语,然后画出一片蔚蓝的海。)

四、回望窗口,聚集眼睛

师:当“我”从窗口出发,登山“那个山顶”,历经波折,终于“攀上了这样一座山顶”,我终于看到了一片蔚蓝的大海,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说,梦始的地方,有一扇打开的窗,那么,梦圆的地方则有——

生:大海!

师:再想想!

生:眼睛!

师:有一双惊喜的眼睛。现在,你就是那个终于看见了大海的孩子,站在大海边,回望当初那扇小窗,回望那段来时的路,你的眼睛里会有什么?

生:我的眼睛里会有激动的泪水,我终于看到了大海,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太开心了!

生:我的眼睛里有曾经纯真的梦想,和曾经的每一个脚步。

生:我的眼前会出现小时候伏在窗口痴想的画面,还会出现自己在爬山时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后又爬起来的动作,痛苦在今天看起来,也是美好的。

师:是的,痛苦会过去,而美丽永存!

生:我的眼睛里有我过去坚持不懈的努力。

师:我问问你,爬山那么辛苦,山顶又遥不可及,你为什么能够坚持不懈呢?

生:......

师:面对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需要什么精神?

生:老师,我知道!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是啊,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莫顿·亨特教给我们的人生经验吧——

生: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如果根据本课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说——

生:不要想着远在上面的山顶,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师:直到看到大海!我觉得你们回答问题都不习惯于优美的表述,我们来看看年级第一名是怎么表达的,孙越,秀一下你的口才!

生:我认为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年少的梦,还有他自己经历过的路,翻越过的山,还有品尝过的苦难。但我认为他不会有丝毫的悔恨,成长需要经历苦和痛。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大路不会留下成长的足迹,但我已经走过。

师:然后,当我们回望那扇窗,回首那段路,我们会无怨无悔地说一句——小时候的梦想,从来就不曾遗忘,来到那片蔚蓝的海,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学生鼓掌。

师:多么美的表述啊!这就是活生生的诗歌啊!

五、感悟成长,追逐心海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一段一个人的旅行,有些黑暗,你必须独自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只能自己品尝;但是,穿过黑暗,我们一定能感受阳光的温度;走出痛苦,我们一定能企及成长的高度;告别孤独,我们一定能收获灵魂的深度。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经翻越过什么山,又来到了什么样的海呢?先思考,再回答,没有经过思考的表达,意义不是很大。

学生思考,用笔记录。

生:我以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现在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做事利索多了,我翻越了拖拉的山,来到了利索的海!

生:我以前语文成绩不是很好,但我每天都很刻苦,最后语文成绩变好了,我翻过了无知的山,来到了知识的山!

生:我......我......嗯......

众生大笑。

师:你别担心,大家的笑都是善意的。

生:嗯......就是......

众生再笑。

师:你们可以笑一次,但不可以笑第二次。加油!

生:我以前胆子很小,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冲到厕所上完厕所,回来继续睡觉。

师:然后,你发现你并没有少一根毫毛。今天,至少在今天,你翻过了胆怯的山,来到了勇敢的海。

生:在补习班的时候,老师要我读我写的文章,以前我都是非常胆小的,但这次我很从容地读出来了,我觉得我也翻过了胆小的山,来到了勇敢的海。

师:我这两年坚持写博客,坚持读书,说难也容易,说容易也难,但是,我一天一天坚持了下来,用阅读改变自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6644.html

更多阅读

《被偷走的那五年》催泪结局 被偷走的五年

《被偷走的那五年》是2013最新的一部治愈系爱情电影,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被偷走的那五年》的结局。《被偷走的那五年》结局:何蔓小脑萎缩开始逐渐严重,为了给谢宇展现最好的自己,她决定做手术手术后脖子以下都瘫痪了,肺功能也开始

《我心中的那一份美丽》--六年级暑假作文 我心中美丽的贾汪

《我心中的那一份美丽》-- 六年级暑假作文暑假作文要求:我心中的那 美丽,是许多人追求的东西,但很多人看到美丽的东西后,总觉得“这不够美”。但我知道一个地方,再也没有什么比那更美。那里的天空,湛蓝的天空,无垠的天空。它尤(犹)如一片被画

朗诵:《在山的那一边》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

声明:《《在山的那一边》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为网友念荒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