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高考近乎一个节日。
当全国的高三考生在考场上或春风得意或垂死挣扎的时候,考场外,是一片全民娱乐、普天同庆的盛世风景。
你看,我最喜欢的帅哥之一钟汉良(喜欢他和李小冉主演的连续剧《来不及说爱你》)的微博分分钟火了起来,钟帅哥被网友封为“押题王”,说他在6月1日16时42分发了一条与广东高考作文主题类似的博文,原文如下:“有一说法影像征服世界把暗房消灭,人人巨屏手机吃喝玩乐拍照随心所欲。单反底片相机遭闲置某忘记角落。今年给自己功课重拾往日乐趣,在美丽景区不低头玩手机,仰头扫瞄久违动人景色。快门按或不按未受影响,美妙瞬间稍纵即逝,为我的青春留下纪念,整整二十年。”
有网友调侃说:“自从关注了钟汉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中国人民始终是很可爱的。这个民族想象能力欠佳,但联想能力一直超强。
也就是说,纵向思维尤其是前进式思维欠佳(回溯式思维尚可,所以中国影视剧海量的宫片和抗日故事),但横向思维超强,也许是因为中国人一向看重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包括人与人之间,也是各种联系。
所以,网民们居然不仅能够从钟帅哥的微博里看出内里大有乾坤,甚至还挖掘出2012年福建的高考作文也与他2010年的一条微博十分相似!这种牵强附会的能力,这种地毯式搜索的耐心,简直令我叹为观止。
我的心很小,装不下太大的世界。
我的学生不高考,我几乎就置身事外。
唯一关心的,是北京高考的微作文。因为它是对我2012年就“神预料”并深入实践和思考的课题的一个呼应。
我一向只关心自己的人,自己的事。
远了大了,就觉得疏了空了。
所以原本没打算对广东高考的作文说三道四,但我的学生黄贝安在微博上对我说:“14年高考作文是「膠片與數碼時代」感覺好像還不錯的樣子、老師下週到班上要不要講一講啊”,末了还发了个嘴馋的表情。
我笑了。
2014年的高考本来与我无关,但这样一来,就与我有关了。
我的学生关心的事,就与我有了关系,我就必须表示关心。
今天上午上课,跟学生一起看今年的广东省高考作文题: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先问学生:这个题目难不难?
大家都说还好。
伍君杰说:“我觉得,不管什么题目,只要你手头有题材,脑子里有想法,它就不难。”
说得太好了!
我对大家说,所以平时的积累和思考相当重要。高考写作文,功夫在平时。平时积累多了,思考多了,不管什么题目,都难不倒你。素材的积累,对于有思想的人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不过,有题材,有想法,还要看怎么想。有时候也会想偏了,结果造成跑题。所以审题很重要。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我们首先要准确地解读材料,理解其核心内容,从而确定自己的作文立意。
广东2012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是人与时代,今年的话题可以概括为“时代与时代”。
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
材料从“照片”这一微小切口,管窥两个时代的不同,所以,解读材料的第一步,就是提炼出两个时代的“照片”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两个段落分别在第一句十分明朗地告诉我们,它们的第一组对比关系就是:少与多。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
接下来的句子继续补充说明这个“少与多”:
胶片时代:“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
数码时代:“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黑白胶片的时代,人们拍照的机会只有一些特殊的日子,譬如周岁纪念、毕业纪念、结婚纪念、六十大寿等等,不能“随心拍”,更不能“随手拍”。我小时候被热爱尝试新事物的妈妈带去拍照,看到黑洞洞的镜头就被吓得哭了起来,鞋都蹬脱了,最后拿鞋子当玩具,才好歹被哄得照了一张脸上带着泪痕眼里露出惊恐的照片。
现在呢,我天天玩自拍,随心拍,随手拍,逛街拍,吃饭拍,我在微信中自嘲说:“自拍狂一天不拍都不行啊!”20多年前的同学在微信上笑话我说:“不行!拍得蛮好,继续拍,一直拍到拍案惊奇!”后面发个呲牙的表情。
所以我们会发现,后面的这两个补充句子(“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补充说明“少与多”以外,还说明了另一方面的不同:刻意与随意。
在黑白胶片时代,我们往往为了纪念一些什么而刻意去拍照;而在数码时代,我们的拍照就变得十分随意。刻意有时候会有一种神圣感和仪式感;随意就很淡化,日常化。
再往后看——
胶片时代:“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数码时代:“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
这是什么样的不同呢?
学生发现了,前者是家人一起欣赏和回忆,后者是在网络上与大众分享。
对,这种不同就是:私藏与分享。
前者是私人的拥有和珍藏,家人在一起翻看旧照,是将以前的人生重新经历一遍,在回忆中,亲情得到升温,心灵得到润泽。它能够温暖一个小世界。
后者是上传到网络与大众分享,是公开化、舞台化地呈现自己的生活,它会引起大众的共鸣,交互响应,彼此激励,它能够照亮一个大世界。
继续往后看——
胶片时代:“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时代:“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对比呢?
学生明于心而不明其口。他们还没学会提炼和概括。这样的时候,我只能示范。示范得多了,他们自然懂得如何去概括提炼。我告诉他们,这一组对比可以归纳为:短暂与永恒。
很显然,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暂的存在,黑白胶片随着岁月的侵蚀,会渐渐泛黄,日益模糊。人们也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对于这种短暂易逝的事物,我们会更懂得珍惜,就好像你突然被告知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年,你一定会倍加珍惜这一年的生命,你会努力在这一年中不留遗憾。
然而数码时代的照片是从不泛黄,永不模糊的,它们是相对永恒的事物。对于那些我们以为他们会永恒存在的事物,我们总是十分漫不经心,甚至不以为然的。譬如这个物质世界,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是不会毁灭和消逝的,所以我们对森林乱砍滥伐,对石油资源“取之无禁”,因为我们以为它们是“用之不竭”的永恒存在,所以我们漫不经心,不以为然。数码照片也一样,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是永不变色永不模糊的,所以明天再看吧,永远来得及。它们就在那儿待着呢,跑不了。直到有一天事过境迁,我们的记忆褪色了,在新的故事不断发生的“明天”,我们已经想不起它来了。它以另一种方式消失。
再看最后一句话:
数码时代:“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跟前面的胶片时代“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相比,又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
首先,有“快与慢”的不同。胶片时代家人一次次的翻看,边看边谈边笑边回忆,渐渐氤氲的亲情氛围,慢慢酝酿得甜蜜而香醇。而数码时代的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因为“快”而失去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好的交流氛围,许多甜美的回忆不断地被刷屏,最终被湮没而永远沉睡。
其次,有“虚与实”的不同。胶片时代家人一次次的翻看,是一种可以触摸的幸福,照片承载了岁月的重量,带着回忆的体温。而数码时代的照片,存在于虚拟的空间,是遥在云端的美丽,没有体温,没有重量,没有可以触摸的质感。这就好像虚拟世界里的网络恋爱,美得再绚烂,也比不上亲爱的人默默递给你的一杯热茶,一句“保重身体早点睡吧”的日常叮咛。
以上角度,选择其一或者多角度展开进行构思均可。
对于广东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多的声音是叫好。
周国平说:“我觉得是个好题目,核心是照相技术的进步对记忆的留存的利弊,有广阔的讨论空间,可各抒己见。”(周国平评2014高考作文:广西卷看不懂广东卷讨论的空间大 2014-06-0717:51:39 来源:搜狐教育)
冯骥才说:“广东的高考作文题目,我觉得更像一个作家出的题目,能调动人心里边一些经常有的感悟。它不完全是怀旧,是人生的各种复杂感悟:我们生活中的回忆、我们的往事,还有我们在看老照片的时候的感受。实际上照片里边所承载的东西比照片本身要大。照片里边无形的东西要比有形的东西多得多。实际上照片越少越珍贵,而大量的照片往往你一翻而过。”(广东高考快讯微博)
唯一发出不同声音的,是评论家解玺璋。
他在回答搜狐教育的提问时说:“广东卷的作文题目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特别难,比较容易写。但是这个题目有一个问题,叙述这个题目的时候,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学生很容易都顺着一边走,我估计大部分考生都会写‘老照片很珍贵’。从价值判断上就已经有一个了新旧之分。现在的社会潮流和风尚也是认为旧的好,新的不好。跟以前恰恰相反,以前是喜新厌旧,现在是喜旧厌新,这个作文题目里本身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学生们很容易就走到同一条路上去。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出题的问题。不一定旧的就好。”
实际上他所说的,并不是什么问题。
材料本身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价值判断,它只是很客观地罗列出了各种区别而已。客观地解读的话,胶片时代和数码时代显然各有利弊。
每个人的解读都会带上自我的情感因素、性格色彩甚至人生阅历。
譬如我的解读,就源于我自己的人生体验。
即使材料本身有明确的价值判断的倾向,你也完全可以逆向思考,反弹琵琶;何况材料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判断,而只是客观的比较呢?
所以当搜狐教育问他:“如果说逆向思维的话,您会从哪个角度来写呢?”
解玺璋回答说:“就像我刚才说的,一个东西的价值判断不是用新和旧可以来判断的,我可能要从这儿入手去说。”(解玺璋评2014广东高考作文:容易把学生引向同一条路2014-06-0718:10:16 来源:搜狐教育)
瞧,这不就是一个思路吗?
也没人说这样的思路就不可以啊!
在这样的题目下,完全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看你敢不敢想,能不能说。
譬如深圳晚报的记者贾志刚,就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写的一篇文章,就令人拍案叫绝啊!
这是什么道理?
深晚记者 贾志刚
物以稀为贵,晋朝的葛洪早就这么总结。拜托,这么简单的道理就不要拿来考我们了。
其实,这跟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有什么关系吗?熊猫是黑白的,但是熊猫珍贵并不是因为他们是黑白的,而是因为他们稀缺。否则,孔雀和金丝猴就不用保护了。否则,做B超的时候,彩超就该比黑白超便宜了。
所以,别说什么黑白照片珍贵,那时候就是穷,照不起彩色的。黑白照片发黄,那是相纸和定影剂的质量比较差。
再说了,你既然认为黑白的好,你可以接着照黑白的啊。不过,黑白胶卷可能不好买了,因为柯达破产了,富士改做化妆品了。乐凯?好像改做太阳能电池了吧?
水墨画有水墨画的味道,水彩画有水彩画的意境。扮内行可以玩黑白,扮天真可以玩彩色,各得其味。就像照片,全家人围着一张黄色照片唏嘘一个上午是一种快乐,在电脑上熬一个晚上选彩色照片难道就不是乐趣?你非要在好莱坞剧场谈论京剧能提升内涵,在电脑面前诉说算盘能锻炼身体,坐在去新德里的飞机上缅怀唐僧取经还能顺便打怪……
何必呢?博物馆里夏朝的陶器都是无价之宝,你干嘛还用瓷碗吃饭?古罗马全家上厕所用一根棍子擦屁股,你干嘛还用手纸?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却用它翻白眼;世界给了你彩色的数码相机,你却只想用它拍遗照。
这篇文章,学生边读边笑,是会心地笑。
好犀利。作者一眼看到问题的本质:珍贵不是因为黑白而是因为稀缺。在这里作者用了归谬法。首先假设否命题成立:“否则”(如果珍贵不是因为稀缺而是因为黑白),那么,“孔雀和金丝猴就不用保护了”,“做B超的时候,彩超就该比黑白超便宜了”。好精彩的逻辑和语言!
然后,揭示根本原因:黑白胶片是时代的无奈选择(“穷,照不起彩色的”),活在数码时代如果你硬要抱残守缺的话,你会有另一种无奈:“黑白胶卷”以及生产黑白胶卷的企业都已经被时代抛弃了。你别无选择地要与时俱进。
接着,作者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来说理,告诉我们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完全可以各美其美,大可不必非此即彼。又用诙谐的类比幽了一默,一针就刺到我们麻木失调的神经:“你非要在好莱坞剧场谈论京剧能提升内涵,在电脑面前诉说算盘能锻炼身体,坐在去新德里的飞机上缅怀唐僧取经还能顺便打怪……”爆笑之余,由不得你不自嘲自省:我们是不是在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在那儿身在福中不知福地憧憬着时代倒退?
接下来作者又是一连串的反问,引起读者反思:我真的愿意时代倒退吗?回到那个用陶器吃饭的时代?回到那个没有手纸可用的时代?
哈哈,真是冷幽默,酷毙了!
最后一段化用顾城的名句,精确而幽默地切题,末尾的仿句对思想倒退者给予了辛辣的讽刺,有力地定格全文。
干得漂亮!
读这篇文章有一种在战场上骑着战马纵横驰骋的快感和豪情。
有个性!
没想到2班周咏阳说:这不是零分作文的节奏吗?
唉,真无奈,看看我们的学生杯弓蛇影到了何种程度!
我们的作文教学(准确地说应该是考场作文评分标准),果然病得不轻。
我对他说:只要你不反党反社会。放开你的个性去说真话吧。
救救老师吧,千人一面无病呻吟的高考体考场作文,已经让我们快要窒息了。
深晚记者“四人行”共写高考作文,还有另外三篇:
永不消失的照片流
黄啸
胶片时代,建立相册是每个家庭的必做功课,我父母七八十岁的人了,海内外亲戚朋友来了,还会围在一起看相册,那些聊了一辈子的细节,纷争四起,岁月模糊了记忆,但是无论如何有图有真相,生活不会被背离得太远。
现在照片都在单反和数码相机的卡上,在电脑里,在手机里,哪儿哪儿都是,说泄露就泄露,说没就没,来得容易去得容易,真想彻底删了也不容易。
去年下半年,一次急三火四的重装,四任电脑存储传承过来的照片一次玩完,姐变成一个没照片的人了。我在网上鬼哭狼嚎照片丢失的事,一时间大家纷纷活雷锋给我发照片过来,好多都是我没见过的合影,不知道什么时候拍的,惊喜得够呛,这叫旧的不去旧的不来。
半年之后,报社新来的小朋友突然说,我在电脑share盘里发现了你的照片文件夹,有4个G,要拷走吗?小朋友用的是我的旧电脑。这批照片突然冒出来,太神出鬼没物质不灭了吧。
前一段我用了半年的笔记本主板有问题,召回退换前客服当着我面把 整个W7系统清除了三遍,技术员小哥说,放心吧资料彻底删除,就是美国中情局也恢复不了。我才不信呢,用不着劳动中情局,我那批照片几年间,经历了无数次清除格式化,不是照样冒出来了。所以这年头,天上到处飘着照片做的云。艳照爱好者只能拼人品自求多福,只要你拍了,它们就是永不消失的照片流。
说得浪漫一点,在某个时间轴上,世界是透明的,人生每一步每一个影像都倒影在时空复读机上,我们的举手投足,都被一个无形数码相机给拍下了存档,那才是全部的无处可遁的你和你的人品。而你给自己塑造的人模狗样的公众形象,只是你精挑细选冲印出来的为数不多的照片而已,面子工程,蒙得了别人蒙不了自己。
这篇文章其实是拿数码时代的照片说事儿。
数码时代是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是透明的时代。
活在这样的时代里,想要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是不可能的。
想要精挑细选冲印出为数不多的“正面而美好”的照片来建设面子工程,树立美好的公众形象,而背后却为所欲为,是不可能的。
因为数码时代的天空,“到处飘着照片做的云”,“只要你拍了,它们就是永不消失的照片流”,“我们的举手投足,都被一个无形数码相机给拍下了存档,那才是全部的无处可遁的你和你的人品”。
所以活在数码时代,要想树立一个真正美好的公众形象,就不能赌运气,而只能靠人品。
这让我想到了前些时的文章事件,黄海波事件,李代沫事件,以及之前的各种艳照门事件,等等。
只有一个由内而外真实美好的人,才经得起这个数码时代的检验。
颠倒神思藏倩影 缠绵情话吐槽声
刘万专
宁采臣,南山书生,生性慷慨豪爽,洁身自好。
这一年宁采臣只身赴京赶考,途中下榻在兰若寺里。当晚,月亮又明又亮,夜风习习,宁采臣合上四书五经,却辗转不能入睡。忽然听到窗外有声响,趴在墙上偷偷观看,只见短墙外边有个小院子,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系着围裙正在炉火上烹调着一碗红烧肉;旁边有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在挑灯练琴。
“闺女,快来吃饭啦!”中年妇女将饭菜端上餐桌,小姑娘欢快地走了过来,临吃前举起一个扁平的小匣子对着红烧肉“喀嚓”一声照了一下。“别玩微信了,快趁热吃吧。”中年妇女催促说。
宁采臣觉得这是邻居的家常话,于是睡下不再偷听。恍惚间觉得有人进了卧室,宁采臣赶紧起来一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姑娘。
姑娘笑着说:“我刚才看‘附近的人’发现你还没睡,咱们聊聊天呗。”
宁采臣正色说:“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看见宁采臣一脸正经,姑娘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要练琴,要出国比赛,五年没见过爸爸,奶奶生病也没空回家去看看,我实在太累了,想找个人聊聊天,难道你会打110报警吗?”
宁采臣仍有疑惑:“适才见你拿一玄铁匣子,有光有声,莫非脚心锥血之妖器?”
小倩连忙解释:“这个是手机,可以拍照,可以玩微博微信,与人分享,但不会害人。”
宁采臣感慨道:“我今赴京赶考,背井离乡两月有余,关山迢迢,家书难递,南山红荔料已熟矣……”
“这事儿好办。”小倩在微信群迅速录入“求南山荔枝图”,不一会儿,各种鲜活的荔枝照片次第占满了屏幕。
“年年岁岁荔枝红,岁岁年年人不同。”宁采臣叹道,“小倩若在,该有多好……”
这篇作品采用时空穿越的手法改写了聊斋故事《聂小倩》,宁采臣的语言风格停留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颇有古风。而小倩已经活脱脱一个时尚90后。两个时代一经碰撞,就让读者看见鲜明的反差。究竟活在哪个时代更幸运呢?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读者心中自有一番想法,各自想去。想明白了,才能活明白。
尘封的黑白照
深晚记者 邓燕婷
她卸好妆,松软的棉质长裙跟刚才台上的凤冠霞帔相比,让她回到了人间。她抽了一根烟,像往常一样从剧院的侧门闪出。街灯下,观众已散去,凄清的空气中,飘来马路对面骑楼人家的幽兰清香。
一个穿风衣的中年男人突然从街角闪出,拦住了她。他眉眼很帅。开口说话时,那颗漂亮的小虎牙突然让她心跳加速。他递上一张黑白毕业照,斑驳的白点像漫天的细雪,打落在每一个小学生的脸上。
40年了。人生怎么幸运,也只能有两个40年。得有一颗什么样的心,才能打动上帝让你们彼此找到呢?
她迅速找到了前排的自己和后排的他。用90后的话来说,他曾是班草,而她并不是班花。只有在抄她作业时,他才正眼看她。没人相信,流水一样的光阴把一个丑小鸭变成一个镁光灯下的白天鹅;流水一样的光阴也把他的脸颊冲刷出一些细纹。他像个小影迷索要她的签名,突然那些细纹就汩汩地流进她的心里泛起了涟漪。在那张黑白照泛黄的背面,她留下了名字,也落下最初的一滴泪。
那夜,她失眠。呆看电脑,里面有无数她的剧照和生活照,它们代替了文字,绵密地记录着她曾经走过的日子。它们唾手可得,也可一键删除。可是属于她和他的40年,注定是一个空白。她叹了一口气,关了屏幕,走到车库,想在尘封的照片里一头穿越回去。
小小说的体裁。
这篇文章有点悬。
如果是高考的考场作文,它有可能被判偏题。
她和他曾经是小学同学。他是班草,而她是丑小鸭。
而40年后(是不是太久了?不靠谱。小学毕业到现在40年的话,这女主角至少也该有50岁了,50岁的女人还能粉丝如云还能有那么风光么,除了刘晓庆?),他们的命运发生了逆转:她成了众星捧月的大明星;而他,成了一个已经年华老去的、忠实的小影迷。
这张黑白毕业照,勾起了她所有的记忆,也颠覆了她现在的生活。
她现在所拥有的所有繁华,抵不过她心中那个最初的梦想,可惜,那个梦想越过了40年的时空,仍旧注定是一个空白。
相比那个留白的梦想,现在的繁华于她而言,是另一种空白。
不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还是十分打动我;但是在考场上,我知道这样写十分冒险。
它需要有一个有耐心的读者,需要一个有真性情的读者,才能发现它的好。
因为它扣题十分隐晦,文学以含蓄为美,但真正理解文学的语文老师并不太多。
我对现在大多数的阅卷者没有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