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外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矗立着一座形似双翼的空军“英雄墙”。墙体背面,镌刻着为人民空军事业牺牲的1747位飞行与空勤人员的英名。这是勇敢者的集群,集群里有空战烈士,也有牺牲在和平年代的飞行训练中。一个个按照牺牲年月顺序排列着的英名,仿佛一个肃穆而勇敢的军阵。1747个名字当中,有着一个特殊的女性。
她叫陈志英,又名陈新妹。她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员,也是第一个为国捐躯的女飞行员。45年过去了,她的事迹很少被提及,许多人更多的知道刘洋,知道王亚平。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先驱们留下的脚印,后来人重走它时,一定会注意到,这些脚印的艰难与厚重。
陈志英1928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革命家庭,陈志英从小父母双亡,是靠大哥、二哥抚养成人。大哥是地下党员。1946年的夏天,中共地下党员孙彬斐来到陈志英家,借用陈家客堂创办上海市第三十九民校江湾分校,通过传授知识以团结、教育和组织群众。陈志英入民校读书,积极投入了民校的各项活动。民校办起了俱乐部,组织学生唱进步歌曲,演进步戏剧,陈志英从中接受了进步思想,成为当时中共地下组织培养、考察的积极分子。
上海解放,陈志英报名参军,来到了华东军政大学学习。而后被选为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在第一批14名女飞行员中,陈志英算年龄大的,大家都称她为陈大姐。
华东军政大学的7个人先期到了航校,等空军航空预科总队的七名同志到了之后,陈志英对她们分外热情,给她们拿行李引路,将她们七人领进了宿舍。房间里有用木板搭成的通铺,先来的七姐妹已经入睡。
等她们安顿好后,陈志英让她们睡觉,可是新来的七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脱衣睡觉。陈志英忙催道:“你们怎么还不睡?”小不点武秀梅心里想道:“你不走,我们咋睡?”原来陈志英留的是短发分头,跟男孩子一般,加上她人高马大,嗓门又粗,她们以为她是男同志。陈志英见她们还磨蹭着不睡便自语道:“你们不睡,我可要睡了。”她脱衣就寝时,她们才发现她也是位姑娘,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才脱衣上床。若干年来,她们一直将这场误会当笑话谈,陈志英的高大身影也从此深深地刻在了姑娘们的心里。
陈志英外表虽然有些像男人相,但她很内向,和缓,不善言词,很少与人斗嘴,也很少动怒激奋,这使得她很容易被姐妹们亲近。
开早饭的时间到了,在陈志英带领下,14名女飞行学员进了空勤学员食堂,新来的7名女学员,有些不相信眼前的饭菜是给她们准备的。原先她们听说航校生活很艰苦,吃的是高粱米和咸菜疙瘩,只有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今天又不是啥节日,为啥有大米饭,有白白的大馒头,还有牛奶鸡蛋。伍竹迪便小声问陈志英:“陈大姐,今天是不是为了欢迎我们改善伙食?”
陈志英听后笑道:“我们刚来时吃的是高粱米、窝窝头、大白莱。现在改吃空勤学员灶,平时都是吃这种饭菜。午餐和晚餐都是四菜一汤,比早餐还丰盛。现在是刚解放,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很艰苦,但领导为了保障我们的体质,给我们以特种待遇。领导干部都享受不到,他们吃的仍是窝窝头和高粱米。”
陈志英身高1.70以上,身材魁梧,但不臃肿,浓眉大眼炯炯有神,五官十分俊美。面庞上总带着甜美的笑容,说话时语速缓慢,音调适中,话语中总透着亲切与慈祥。没有一丝架子。
经过刻苦训练,终于,女飞行员们可以放单飞了。并且她们由简到难的飞完昼间简单气象、昼间复杂气象、夜间简单气象和夜间复杂气象的训练课目,成为“全天候”飞行员、机长。而最终成为“四种气象”的教员和指挥员的只有3人,其中就有陈志英。
陈志英和飞行员们(前排右一)
1952年“三八”节,14名女飞行员虽然驾驶飞机飞越天安门,接受了首都人民的检阅,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三八”起飞典礼之后,首批女航空员全部留在北京西郊机场,编入空军运输航空兵独立第三团,代号为2343支队。女飞行员集中编在二大队六中队,陈志英为中队长。为了更好地培养、锻炼和使用她们,不久又将她们分开编入各飞行大队。
1954年寒潮侵人内蒙古。草原上覆盖着l尺多厚的积雪。锡林郭勒牧场牲畜大批死亡,上级决定派飞机空投粮食和饲料支援牧民,抢救牲畜。陈志英负责此次任务。飞机越过长城飞向内蒙古,刚进入草原,天气突然变坏,恶劣气流云团给飞行带来困难。陈志英沉着操纵着飞机,勇敢前进,机组以敏锐的目光,仔细搜索着机翼下面的地形地物。领航员首先看到蒙古包,陈志英按领航员指引的航向飞去。牧民们从蒙古包里跑出来,一个个手舞红旗向飞机欢呼。一包包的粮食和饲料,投放到牧民的手中。陈志英和同志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执行专机等任务的同时,陈志英还担负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的男、女飞行员。作为飞行指挥员和教员,在训练新飞行员的过程中,无私地把“女飞”精神、飞行经验、飞行技术传给下一代。
第一批女飞行员在校时间只有7个多月,平均每人飞行时间只有77小时44分。有很多课目没飞,如特技(包括斤斗、螺旋、大坡度、滚翻)、转场、跳伞等。而且飞行时从不带降落伞。
1957年,陈志英借调到长春第二航校,任理论训练处学员大队副大队长,主管女航空学员中队,具体负责第二批女航空员的培训工作。陈志英到航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训练大纲。她到航校之前,训练部门已拟定了一个大纲草案。她对草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特别是将女学员与男学员的训练大纲进行了比较。校领导和训练部门针对男女学员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两套训练大纲。男学员大纲中的有些课目女学员大纲中没有,如一些高难度的特技课目。当校领导征求她对大纲的意见时,她提出:“总体看来,训练大纲的内容比较全面,但我认为男、女学员的训练课目应该一样,男飞行学员能飞的课目女飞行学员也能飞。”
对校领导提出的女同志力量不够、胆小的解释,陈志英据理力争:“胆小不是我们女飞行员的特点,我不否认,一般来讲,女同志的胆量是要小一些,但胆量是可以练出来的。我们第一批女飞行员中,开始是有人胆小,不过后来都练出来了,没有一个胆小鬼。飞行不需要大力士,体检合格的女飞行员都有足够的力量,完成各种飞行操纵动作。”
在她的力争下,航校领导采纳了她的意见,对女飞行学员的训练大纲进行了补充,与男飞行学员的训练大纲基本一致,增加了跳伞、特技等训练内容。训练大纲定下来之后,她又向校领导提出她要改飞雅克-18教练机的请求,而且还要求按学员的训练内容飞。这就意味着学员要飞近一年的课目,她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飞完。平时有些“软弱”的陈志英,执拗起来也有股牛劲,她反复给领导申述她的理由。
“我与飞行学员不同,我已经飞了五六年里-2运输机,复杂气象也都飞过了,算是”老飞“了。理论学习、体验飞行、基本驾驶、编队、转场等训练内容都可免掉,我重点了解雅克-18教练机的性能特点,掌握以往没有飞过的特技课目就成。我相信有一个月时间,就可以飞完学员要飞的全部课目。我之所以要求改装,对培养第二批女飞行员有利。女同志最了解女同志,以后我可以亲自带飞和检查她们的飞行,用现身说法与亲身感受帮助她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她的理由与诚意说服和感动了校领导,最后同意了她的要求,让她去大屯机场改飞雅克-18教练机。
一个月后的大屯机场,塔台附近聚满了人,有航校、大队领导,有飞行教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他们都以十分激动的心情仰视着二号空域,陈志英将给大家做结业前的汇报飞行,飞行课目有斤斗、大坡度、螺旋、滚翻等高难度的特技动作。2号空域就在机场的右上方,在场的人不用望远镜,都能清晰地看到飞机的行踪。
上午10时整,陈志英驾驶雅克-18教练机,出现在2号空域。飞机在她操纵下,时而跃升,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时而翻滚。跃升时如同长剑破天,俯冲时好似流星泻地;盘旋时宛如天马行空,翻滚时仿佛蛟龙闹海。她的一杆一舵虽不像特技飞行员那样险象环生,扣人心弦,但也让观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每当陈志英做完一个动作,观众就会报以一阵阵热烈掌声。做完一系列特技动作后,陈志英驾机返场降落。飞机在她驾驭下,就像一片鹅毛轻轻地飘落在跑道上。一下飞机,校领导走上前去,向她表示祝贺,一方面祝贺她以全优的成绩结业,祝贺她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在短短的一个来月时间里就飞完了雅克-18教练机的全部场内练习和特技课目。另一方面祝贺她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飞特技的女飞行员,开创了新中国女性飞特技的先河。
1958年春,整风反右运动结束后,学校政治部门对每个学员进行了更严格地政治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整风反右运动的表现,个人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等。审查结果,女学员大多数被淘汰,其中包括苗晓红,因为她姑父是资本家。组织上决定她去学气象,宣布名单前陈志英大姐找苗晓红谈话,要她正确对待,服从分配,千万不要发牢骚闹情绪。并要她代表被淘汰的学员讲话。后来又陈志英据理力争,使得苗晓红重新获得了飞向蓝天的通行证。
1958年4月1日,苗晓红正式开飞,在滑行时,由于刹车动作太猛,结果将发动机的螺旋浆打坏了一叶,致使整副螺旋浆报废,造成地面三等事故。
事故发生后,苗晓红不知所措,低着头躲在座舱里。陈志英与其他领导干部赶到飞机前,一面安慰一面扶她出座舱。、眼里没有一丝责备的目光,全是亲切地抚慰。
晚上陈大姐找苗晓红谈心,让她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使得她很快跟上了进度。越飞越好,进入了优秀学员行列。
有一次陈志英带汪云飞特技课目螺旋。改出螺旋后,汪云还一直蹬着舵,眼看飞机又要进入螺旋,陈志英大声提醒她赶快松开舵。经她及时提醒才确保了飞行安全。
21个第二批女飞行学员几乎都得到了陈志英的指教和包容。包括俞亚琴着陆时打地转擦坏了翼尖,沈本华空中违纪开座舱盖,丢失绝密军用地图等。但她从来没责怪过学员,都是反复做她们的思想工作,鼓励轻装前进。
在大屯机场改飞雅克-18教练机时,陈志英爱上了一位比她小6岁的教员。他叫柯庭煜,浙江省兰溪人,1951年选为飞行员,进长春空军第二航校学习飞行,由于飞行成绩优异,1954年5月毕业后留校当飞行教员。陈志英改装飞行时,由空军二航校校部,搬到了大屯机场飞行学员队。陈志英当时是上尉副营职干部,调到航校后任理论训练处学员大队副大队长,享受正营职干部待遇,住单间。
陈志英在大屯机场成了新闻人物,走到哪里,都有企慕、敬仰、惊奇的目光追逐着她。一些人开始搜集她的私人信息,很快他们打听到了,她28岁,未婚,还没谈对象,于是乎有人开始打她的主意。
陈志英虽已是大龄女青年,5年禁爱期也早就超过了,但她并不急于谈恋爱结婚,其原因与她飞行事业心强有一定关系,但并非是唯一的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遇上让她心动的男人。在部队时,追求她的人少说有一个班,其中有领导干部,有同行飞行员,还有社会上一些追星族,包括记者和一些文艺工作者,但他们都吃了闭门羹,被她拒之于爱情的大门之外。
古人云,千里姻缘一线牵,从北京来到长春之后,月下老人给她牵上了红线,她一眼就相中了柯庭煜,可谓一见钟情。
大屯机场处在长春市的远郊处,四周是农村,在大屯机场工作的已婚干部家均在市区,每逢星期六,机场有班车送他们进城与家人团聚,未婚干部也可同车进城住校部招待所,他们可以到市内看电影、购物、逛公园、找对象。
有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陈志英也坐班车进城,她上车时见一小伙子旁有座位便坐了下去。小伙子见陈副大队长坐在自己身边,忙起身,想把靠车窗的位子让给她,被陈志英止住了:“你别客气,坐哪里都一样。”开车后,陈志英感到小伙子很有礼貌便主动与他聊天:“你是几大队的,很少见到你。”
这小伙子就是柯庭煜,他在陈志英面前有些拘谨,她是上尉副大队长,自己才是一个少尉小教员,两人不在一个档次。因此一路上总是低着头,不敢正视她,更不敢主动与她攀谈,都是她问一句,他答一句,跟记者采访差不多。
“你贵姓?”
“免贵姓柯,木可柯。”
“叫啥名字?”
“庭煜,家庭的庭,煜就是一个火字旁,右边顶上一个日字,下面一个立字的那个煜。”
陈志英文化程度不高,一时没听明白,便伸出手去,让他写在她手上。柯庭煜稍稍迟疑了一下后,便用右手指在她手掌上一笔一划地写那个煜字,写了三遍她才看明白,但她不知煜字作何解释,便又问他这个字怎么讲。
柯庭煜是高中生也是高才生,对自己的名字自然有透彻的研究。他说道:“‘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句。煜煜就是明亮的意思。煜还有光耀的意思。父母给我起名庭煜,就是希望我光耀门庭。”
听完他的解释,陈志英转过头去对他又多看了几眼,这一仔细端详,她的心跳骤然加快,这小伙子不仅肚子里有墨水,而且是一表人才,皮肤白净,眼不大但眼珠黑亮,炯炯有神。声音轻柔,带有磁性。不仅文采、长相引得她心动,还发现他的声音有一种亲切感,忙问道:“你也是南方人?”“浙江兰溪人。”陈志英一听更是心花怒放:“那我们算是半个老乡了!”
一路上两人是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校部到了。下车后陈志英问柯庭煜这次进城都有哪些安排,他说晚上看电影,星期天有个朋友请他参观长影。陈志英也喜欢看电影,更想去长春电影制片厂看看,她很想和这个小老乡一起去看电影,去参观长影,但话到嘴边没出口,毕竟刚刚认识,提这样的要求太唐突。她没与他去看电影,而是回到了女飞行学员身边。晚上她失眠了。
陈志英回到大屯机场后,开始全面收集柯庭煜的信息。掌握了他的家庭出生,本人成份,文化程度,现实表现,人品性格,飞行技术等情况,每条信息都令她满意,唯独一条出生年月把她难住了。柯庭煜生于1935年2月。
陈志英一开始便知道柯庭煜比自己小,长相与军衔摆在那里,一看便知,但她没想到他比自己小6岁。这可不是小小的差距。但自那次同车进城之后,她再也放不下他了,柯庭煜让她一见如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决定抛弃世俗观念,追求自己的幸福。于是陈志英制定了一套感情进攻的战略。她经常以探讨飞行技术为名,将他约到她的单人宿舍,将空勤灶发的水果和糖块都给他留着;星期六和星期日主动与他一起看电影、逛商店。为了接近柯庭煜,陈志英学会了跳交际舞。她最喜欢的电影就是新上映的《柳堡的故事》,她虽不擅长唱歌,却喜欢上了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她利用一切机会接近他,关心他,使他感到女性的温暖,逐渐拉近两人的距离。
柯庭煜思想单纯,开始只把陈志英当领导、大姐和老乡看待,压根儿没往感情方面想,可是在陈志英爱情烈火的炙烤下。,3岁的小伙子逐渐感受到了女性的体贴与温馨,感受到被异性爱慕的幸福与甜密。在频频地接触中他对她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不仅善解人意,温柔善良,而且飞行技术好,飞行事业心强,是个聪明灵巧的女飞行员。她不仅是位可亲可爱的大姐,还是志同道合的好战友,他的心已被她深深地吸引了。
1958年夏天,航校放暑假,陈志英回上海探亲,同时鼓动柯庭煜也回浙江探家,二人结伴同行。柯庭煜高兴地接受了邀请。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亲密无间。上海站到了。柯庭煜要换车,陈志英邀请他去宝山县二哥陈祺衷家休息一天,柯庭煜没有拒绝,就这样柯庭煜走进了陈志英的家。
陈志英是大哥、二哥抚养成人。大哥反右时被打成右派,组织上让她与他划清界限。陈志英是个最听党组织话的忠诚党员,尽管非常思念大哥,但那次回上海她强忍手足深情,没去见大哥。
陈志英从上海休假回来变化很大,脸更红了,笑更多了,对女学员也更亲近了。经常请学员们吃冰淇淋、酒心巧克力。成天乐呵呵的,变得年轻漂亮了。熊熊燃烧的爱情火焰烧红了她的心。
学员毕业考试结束后,有一天下午陈志英带来了很多糖。请大家们吃糖。喜滋滋的陈志英见姑娘们只顾抢酒心巧克力吃,也不问问吃的是啥糖,她沉不住气了,稍带羞涩地宣布:“姑娘们,告诉你们一个喜讯,我结婚了!”
“啊!?…”学员们全都含着糖傻愣愣地望着眼前笑眯眯的新娘,因为这事太意外了,真是又惊又喜,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说啥好。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是谁,突然上前拥住了陈大姐,嘴里不停地说着:“太好了!恭喜!恭喜!”学员们都拥向陈志英,大伙搂成一圈,又蹦又笑,纷纷向她表示祝贺。
陈志英与柯庭煜的恋爱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柯庭煜自己反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他也爱上了陈志英,但他有爱她的心,却没有爱她的胆。他们的差距太大了,年龄差6岁,级别差3级,职务更没法比,她是副大队长,而他只是一个普通教员。如果他们相爱,肯定遭人误解,以为自己是慕虚荣,攀高枝,是以她当跳板,跳到北京去飞专机等等。俗话说人言可畏,吐沫星子淹死人。柯庭煜曾一度想放弃,想渐渐疏远陈志英。但真爱是很难放弃的。陈志英正直善良,大度宽容的人品,真诚火热的爱情,让他魂牵梦萦,挥之不去。他在爱的十字路口徘徊了一些日子,最终他置世俗观念于不顾,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陈志英。其次,他俩的爱情遭到了柯庭煜母亲的强烈反对。柯庭煜在陈志英二哥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便起程回兰溪,陈志英送他到火车站,陈志英本想和他一起回去,被柯庭煜劝住了。他了解母亲,老太太思想传统,她不会一下子就接受比他大6岁的陈志英,怕二人见面后尴尬。不出所料,柯庭煜将陈志英的条件摆完后,她母亲那张原本满是笑云的脸,一下子阴沉下来了:“煜儿,你是找媳妇还是找老姐?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挑来选去,给娘找这么一个老闺女。”柯庭煜反复耐心地给老人介绍陈志英的长处,说她是女飞行员,还是飞行副大队长,人又忠厚正直,对他特别好等等。老人都听不进去,最后放出狠话:“你说的这些娘都不稀罕,你要是和她成亲,往后别进这个家的门。”柯庭煜一看无法说服老人,呆在家里也没意思,不到一个星期他就回到了上海。他怕扫陈志英的兴,没敢说实话,编了一套母亲如何喜欢她的瞎话糊弄陈志英。
回到大屯机场后,二人公开了恋情。整个大屯机场炸了锅,舆论一片哗然,有祝福的,有叫好的;有惊诧的,有劝阻的;有嘲讽的,有责怪的。有个领导还专门找柯庭煜谈话:“柯庭煜同志,你找陈志英副大队长不合适。你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太悬殊了。现在年轻这种差距还不会影响夫妻生活。婚姻大事不能当儿戏,你既然要和她结婚,就要对她一辈子负责。千万不能因一时的心血来潮感情用事。你还是慎重地、冷静地考虑考虑吧!”
有人说,热恋中的姑娘最傻,都是傻美妞;热恋中的小伙子最浑,都是一根筋。热恋中的柯庭煜正是如此,根本不把领导的谈话当回事,因为领导说的理由,在真爱面前都是苍白的,丝毫动摇不了他对她的感情。就这样他打消了自己的顾虑.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不顾领导的善意劝阻,更不顾其他人的风言风语。1958年11月22日,柯庭煜与陈志英在大屯机场的一 间飞行教室里举行了婚礼。
第二批女飞行员毕业后,陈志英大姐回到了北京西郊机场,任五大队副大队长,不久柯庭煜也调到了北京,编在三大队。从此夫妻二人过上比翼双飞的幸福生活。
1959年10月他俩的第一个孩子在上海降生,是个男孩,取名柯卫东,小名小飞。陈志英所以要到上海生孩子,完全是从飞行事业出发。她生下孩子后,交给二嫂抚养,休完产假,便毅然离开襁褓中的儿子,回到部队继续飞行。两年后,二嫂因车祸罹难,小飞又由奶奶接到兰溪抚养。经过几次接触后,柯庭煜的母亲不仅接受了陈志英,还喜欢上了这个比儿子大6岁的儿媳妇。小飞6岁时才回到陈志英身边。1967年他们才要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柯卫红,小名小红。
1968年7月25日,几内亚元首到杨村观看飞行表演。参观完毕,计划再到河北遵化沙石峪参观。陈志英同志是沙石峪地面塔台的指挥员。乘坐的是最后一架直升机,因驾驶员失慎,飞机坠毁,不幸殉职。失事后,前面的飞机不知道,所以杨村机场的表演按计划进行,沙石峪的参观以天气不好为由向外宾宣布取消了。
陈志英牺牲后,总政授予其革命烈士称号。她是新中国第一个为航空事业献身的女飞行员。
陈志英烈士子女柯卫东、柯卫红与其他子女一起在空勤人员烈士碑前
陈志英牺牲时,小飞8岁,小红10个月,幸亏她家的保姆为人忠厚,陈志英走后全靠她照顾两个孩子。但她年事已高,单独抚养两个孩子很吃力,而她又不忍心扔下两个没娘的孩子一走了之。于是她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准备将23岁的外甥女赵秀芝嫁给柯庭煜,接陈志英的班。开始两人都不大同意,赵秀芝一个大姑娘嫁给比她大10岁的半老头子,还要当后妈带两个孩子,她不愿意是可理解的,但她姨反复给她做工作,她说陈大姐在世的时候,把她当亲人看待,不仅她自己,她们一家人都受惠不少。她不幸走了,最放心不下的一定是小红,她才10个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一定要让小飞妈放心的走,抚养好小飞和小红。又说老柯是好人,忠厚善良,待人真诚,你过去后,不会受欺负。在姨的劝说下秀芝点了头,应允了这门亲事。
柯庭煜对赵秀芝了解,姑娘常到他家走动,每次来了都帮着她姨干活,人勤快,干活麻力。但他犹豫的原因是志英走的时间不长,有愧疚感。但一想到两个孩子都是志英身上掉下的肉,为了孩子有人照顾,他终于同意了。
1969年10月,柯庭煜与赵秀芝结婚了,小女婿变成了大女婿。婚后第三天,柯庭煜领着新娘赵秀芝来到八宝山,看望陈志英,在她的灵位前,新娘赵秀芝像宣誓似地说道:“陈大姐,听我姨说,您走后最放心不下的是小红。大姐,放心吧,我一定像您一样,把小飞、小红当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看待,抚养他们长大成人。大姐,安息吧!以后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带着孩子来看您。”
秀芝的一番话,柯庭煜听后热泪盈眶。赵秀芝没有食言,她含辛茹苦将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后来她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为了纪念陈大姐,特起名柯向英。如今,柯庭煜与赵秀芝都已退休,在昌平一干休所安度晩年。现在柯老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领导和后人不要忘记陈志英,不要忘记她的革命精神。他强烈希望每年清明节有人去祭奠烈士的英灵。
现在,小飞、小红都已长大成人,也都有了咱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每年清明,他们都会来到母亲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和母亲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母亲,让她放心,一家人都很好,国家的飞行事业也很好。请母亲安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