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铜镜一般以铜锡合金铸成,反射面被打磨光亮,可以照人。而我国西汉时期就有了一种透光镜,它在外观上虽然和一般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若以一束阳光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壁上,壁上的光斑中却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称透光镜。
众所周知,金属不会透光,为什么这种叫做透光镜的铜镜,当太阳光对着镜面,反射光照到墙上,却会出现镜背的花纹呢?
因此透光镜曾被看成神物,用来降妖伏怪,也被国外学者称为“魔镜”。此外,这种奇妙的透光青铜镜充分显示,我国古代匠师的独特创造与精湛的技术水平。但制造这种铜镜的技术至宋代(公元1000年左右)即已失传,据说全国发现的也不过几面,最出名的一面“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这个镯子是我很早以前的收藏了,无意中发现也很有趣(见下图)。
注意观察镯子下面的纸有颜色的地方和字,能够透过镯身浮现到镯子表面上来。只是至今不知是何原理。
透光镜的透光原理今解
透光镜的透光原理,古今中外曾有各种不同假设,归纳一下不外两种基本观点:
一镜面各点由于组织结构或成分之不同,对光的反射率也不同,因而产生明暗不同的亮影。
二镜面各点由于曲率不等,对光的反射情况不一致,因而产生明暗不同的亮影。
镜面组织结构或成分的差异是不是古镜透光的原因呢?西汉透光镜表面有一层白亮的薄膜,把整个镜面盖住。因此,组织成分的差异已被这层薄膜盖住。阳光并不直接照射在这些镜面组织上,这说明西汉透光镜的透光与镜面组织无关。我们曾在自制的透光镜上涂了一层金或银的镀膜,发现涂镀膜前后的透光效应基本上无变化。这就充分说明透光镜之所以透光主要由于其它因素,而与镜面组织关系不大。
那么,西汉透光镜的透光是不是由于镜面的曲率差异呢?日本魔镜是由于镜面曲率差异而透光的铜镜。但是我们把西汉透光镜与日本魔镜所反映的图像作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日本魔镜在反射光时,当屏幕不在一定距离的位置上,所反映的图像就比较模糊。其原因是因为它的镜面有凸凹。当光线射到凹处,其反射光到屏幕的距离在焦距以内时,反射光就会会聚而发光;如果屏幕在焦点以外时,就不能形成图像。而西汉的透光镜随着反射距离的增加,始终有图像,只是图像的亮度随之减弱,明暗部分却逐渐增大。说明反射光没有会聚点,在任何反射距离都能发散出去。可见镜面并没有凹下去的地方,整个镜面是一个有曲率差异的全凸面。
镜背有文饰处较厚,刚度较大,变形造成的曲率较小,当光线射到该处镜面时相对来说反射光就较为集中,光亮度较强;反之,镜背无文饰处较薄,刚度较小,在外力作用时其变形造成的 曲率就较大,当光线射到该处镜面时,反射光较发散,在屏幕上光亮度就显得较弱。这样就造成了镜背文饰显现在反射面的屏幕上,正因其势高很小,故肉眼不可见。用雷射干涉法摄取干涉图像(theinterferogram by using laserinterferometry)证明了这一观点。
总而言之,造成西汉透光镜透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西汉本身的造型特点;二、铸造残余应力(casting residualstresses)是铜镜透光的基本因素;三、研磨是铜镜透光的重要环节。
看了上面的解释,我还是不明白,不知道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