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了生命的歌唱 长征生命的歌

我听到了生命的歌唱!

魏洁老师让我看南京五老村小学老师们的教育随笔,我看了好几天,在这些充满激情的倾诉中,在这些富有智慧的反思中,仿佛听到了校园传来的生命叫喊。是的,教育,其实就是这样一些活生生的人和事。

在漫长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要接触近百位教师。儿童在学习中接触的第一批教师,他们的姿态,将形成人在开蒙阶段对“教育”、“学校”和“教师”的认识,学生成年之后,那些遥远的灯光仍然会闪耀在他的记忆中。我们可能无法改造出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但我们有能力让一个孩子感受教育的快乐,我们有能力为他的心灵播下第一把精神的种子,我们有能力唤醒他的自我意识。看周肖燕老师的《请你记得唱歌》时,我落泪了,教育就是这样的生命歌唱。那个患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唱歌时会跑调,周老师不但鼓励她勇敢地对待考试,更教她面对未来:“孩子,只要你喜欢唱歌,就唱吧!一定要有自信,在失败的时候记得唱歌的勇气!在绝望的时候记得最爱的歌词!在人生路上不知所措的时候记得唱歌!”——那个孩子会记住老师的话,从此能勇敢地站立在世界,放声歌唱;我想象,当她成年后,当她老年时,可能还会记得周老师期待的目光。这种充溢着强烈生命意识的教育精神,让一名教师站立在儿童面前,学生会渐渐地明白:不是“我是世界一分子”,而是“我”和世界!

朱岩老师的《别忘记,你也曾是个孩子》,我觉得这个标题写出了教育的真谛,从社会意义而言,教育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心灵沟通,而教师和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发展。成长会付出一些代价,人们多多少少要丢失一些天性,而我们从儿童身上,能看到率真的人性:他们对外部世界有好奇心,他们有天然的悲悯,他们珍惜友情,他们能毫无遮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难意识到“危险”……陈德林老师的那节数学课很有趣(《陈老师,真撕啊?》),保护并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教师要有勇气与智慧,要让学生有自由思想的空间,无论如何不能把学生教成“规格统一的人”。黄树椟老师《无人问津的米饭》,针对的是教育教学中经常被忽略的现象。教师要心细如发,让阳光洒满教室,让每一张脸都有灿烂的笑,不让一人向隅而泣,如果教师能经常地想到这一点,就能减少教育的失误。

任何工作都有可能犯错误,教师少犯错误,学生成长就会少受伤害,他自由呼吸的空间就变得辽阔。在这本笔记中,可以看到五老村小学老师们对教育现象的思考,看到他们勇敢的实践。教师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应当高于社会水平,他对教育的认识,应当比一般人清醒、理性。宋华龄老师谈到“家长们希望老师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他们的孩子”,但是宋老师更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这就超越了家长的希冀,因为仅仅有“爱”,不足以体现“教育”。同样,柳婷婷老师的《由一次迟到引发的讨论》也让我深思:一些家长只看到自由平等教育的快乐,但往往无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无视学习集体的利益,教师可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这样的困难。

教师的工作平凡甚至琐碎,但在这日复一日的平凡中,勤于思考的教师总会有自己的体验和发现,这样的经验,教育理论书上没有阐述,而它往往具有独特价值,特别是在面对具体的人和事时,常常会成为教师的教育本能反应,“素养”和“风格”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天一天,对学生的成长,每一天都是重要的;同样,每一节课,每一天,对教师的职业生命而言,也应当是有价值的。老师们一定要珍惜在那些平凡甚至琐碎的日子里的经历与发现,正是这一点点的发现,滋养着教育的命脉,也培育着未来的社会,同时让我们能享受到工作的快乐,让我们的职业变得非同凡响。

亲爱的老师们,读你们的文章,仿佛听到“咚——咚——”的脉搏,那是整个学校心脏的跳动……

吴 非

2014年4月

我听到了生命的歌唱 长征生命的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9237.html

更多阅读

我改变了生命的色彩 生命的色彩议论文

生命宛若一条长河,注定着流向尽头,无法更改。但当阳光照射进河里,金光闪闪,我知道,我改变了生命的色彩。 ——题记时光列车飞驰而过,再回首,身后却已辗转数春秋。我生来就有一个缺陷,右耳比左耳小,又尖又小,跟妖怪耳朵似的。因为自卑,小时候我

声明:《我听到了生命的歌唱 长征生命的歌》为网友面子自己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