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①美丽:源自对儿时梦想的执著追求。
②美丽:源自对艰难困苦的执著坚忍。
③美丽:源自对事业成就的执著攀登。
2、美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使人看了发生快感的;好看。本文“美丽”一词有新意:
第1段,“精干、充沛、睿智、幽默”四个关键词语,让我们了解“美丽”的丰富内涵。本文“美丽”还指袁隆平的精神:执著追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造福人类的崇高精神。
3、理想与现实,美丽与贫瘠,造成强烈的冲突,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袁隆平的一种精神:“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表现他的坚定与执著。
4、①“看到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虽然大失所望,但是仍执著地决心从事农业工作。”
②“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 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身的追求。”
③“他执著的从事培育高产稻,不怕困难和挫折,终于获得巨大成就。”
5、童年时代学农的梦想成了他一生的事业和追求;在面对落后、贫瘠和疮痍的时候,将“所有人不再挨饿”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在杂交水稻研究遭遇挫折时,百折不挠决不放弃;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6、在是写袁隆平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以后还坚持科学研究。这里的“无时、依然”等词语,形象传神地表现了袁隆平执著的研究精神,作为人民科学家他早已把自己的身心交给了那片田地,每时每刻惦记着事业,始终不渝。
7、①“三十多年”充分证明了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保持极大的优势,长期无人打破,袁隆平创造的杂交水稻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②一组数据充分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被广泛推广运用,不但实现了“所有人不再挨饿”的理想,更说明他的研究成果为世界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他的研究成果造福人类。
③“整整两年”说明他们夫妇为了杂交水稻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14000个”表现了他们付出的艰辛,与“两年”相比更加体现了他们不辞辛劳、执著严谨的精神。
8、②句表达效果好。 因为“整整两年”说明袁隆平夫妇为了获得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之多;“差不多”准确写出他到过的稻田之多,但不是全部;“14000个”则用具体的数据体现了他们付出的巨大艰辛,与“两年”配合表现了他们忘我执著的精神。而①句删除了这几个词语,表达的意思不够具体,而且没有“差不多”,表达反而显得绝对。
9、这段插叙,描述了袁隆平童年时的美丽梦想,表明这是他一生的愿望,表现了袁隆平对理想的执著、不懈的追求。
10、文中说袁隆平心目中的“美丽”,源自他选择学农之路见到的美丽景象。文章着重表现袁隆平在追寻“美丽”过程中显示的性格美、心灵美,尤其是他在科研路上坚持不懈,永远执著的“美丽”。而文章前3段完全是为了反衬下文的内在“美丽”;这样的开头,欲扬先抑,具有独特的美。
11、艰苦:在风雨飘摇、国是艰难的年代;现实中的落后、贫瘠和疮痍
陌生:像他这样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的人
12、杂交水稻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16、美丽。高尚的人格和执著追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0、文中突出介绍了袁隆平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杂交水稻,赢得了国内国际多顶尖大奖,也产生巨大的影,解决人们吃饭的时间问题,为国内外广大人士赞颂,由此可见,袁隆平的过人之处。同时这样的成就和荣誉与他朴素、务实的为人,坚定、持久的研究相比较,更能突出他的“美丽”。
21、(1)“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日后从事农业研究的精神基础。
(2)他是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这体现了这位科学家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