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爱 玩,会 做,敢 问

——刍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课改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且是一门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价值目标等诸多方面,都与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课程能不能正常开设、教学内容能不能切实完成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陪学生玩”的层面。我们仅仅以学生“玩得高兴”为目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兴趣的培养,而始终没有把能力的目标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我们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直接体验”,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尝试”,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课外兴趣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宗旨的。

结合课程纲要和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形象地定位为“爱玩,会做,敢问”这样三个渐进的层次。

第一,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

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操作的技能和优良的心态,诸如自信、乐观、善于质疑、敢为人先等。学科课程的教学受制于尚不完备的教育制度,屈从升学考试的压力,迫使小孩子提前告别了玩乐的童年,沉陷于残酷的学业竞争之中。但是,“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会在玩乐中迸发智慧的火花,人的创造特性也将在率真的玩乐中诞生与成长。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也就是剥夺了孩子们成为大师的机会。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应该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是,作为课程目标,又不仅仅是使课程“好玩”,还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玩好”,即“玩有所得”!因为只有玩得好、有所得,才能让小孩子“爱玩”。

怎样才能使孩子们“玩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整合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坚决地把学生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切实保证他们“人人有的玩”,“个个有所得”。如果活动过于简单,课堂可能很热闹,但玩过之后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慢慢失去热情与兴趣,最终将课堂变得沉闷无比。而如果活动难度太大,学生玩得不顺利,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小孩子感兴趣而且能够“玩有所悟”的实践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就必须遵循“生活化,趣味化,时尚化,乡土化”以及“儿童化”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时以“激发兴趣,锻炼能力,挑战自我”为指针;制定计划时,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严密组织,全程指导,正面评价,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爱玩”之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二,培养与锻炼小学生“会做”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面清楚地说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社交能力,干练的组织能力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所有这些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会做”的能力。

反观我们的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到最后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来。就是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也是作工粗糙,毫无创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要想让小孩子真正学到动手操作的本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就不能“放羊”!课前准备中,我们要制定详细计划,作出周密安排,要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具体拟定切合小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目标,保证每一堂课都能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培养学能力为核心,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确保学生逐步实现“会做”的目标。

要培养学生“会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贯彻“具体示范,全程指导,鼓励合作,及时反馈”的流程规则。所谓“具体示范”,就是老师要“手把手地教”;“全程指导”,则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指导,还包括有针对性的课前动员和课后评价;“鼓励合作”,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分工合作,成果共享”的成功机制;“及时反馈”则应立足“正面评价”,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提高”为目的。

只要我们作到了这一切,学生就一定能够大胆尝试,不断挑战,不断地从“爱玩”走向“会做” !

第三,激发与培育小学生“敢问”的精神。

中国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性,尤其缺乏“独立自主”与“改革创新”的闯劲。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自主”与“改革创新”恰恰成了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最具综合实践性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教会学生关爱自然、服务社会,帮助学生不断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与必要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完善自我”的个性品质,形成一股“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敢想敢干”的闯劲。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如何激发和培育小学生“敢想敢干”的闯劲呢?

我们的老祖宗把“学习、研究”称为“做学问”, 而“学习”的英文单词“study”,也同时含有“研究”和“调查”的意思。还有,美国哈佛大学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有“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的名句。这些都说明“学习研究”是和“问题”紧密相连的。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实现”放在首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形成问题,在“猜测与尝试”中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与能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 欣赏”与“模仿”的层次上,实践课“寓教于玩”,就是要指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会“敢问”!。而这一宏伟目标能否成功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活动课程能不能增进学生“问”的欲望,能不能提高他们“问”的水平。正如陶夫子所说:“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真知!”

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分为“观察、模仿、创新”三个阶段。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经历了“观察”与“模仿”两个阶段,而没有“创新”这个重要环节,那将是综合实践课最大的失败。如何才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呢?这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在综合实践课中,我们应该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为抓手,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改革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帮助学生自发地走上“观察→ 模仿 → 创新”的自主之路。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玩”的课程,首先要保证学生“爱玩”,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玩”学会“做”,通过“做”学会“问”,最终激励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敢想敢干”的创新型人才。假设我们在设计每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都能够全面细致地考虑学生“爱不爱玩?”、“会不会做?”、“敢不敢问?”,并将这些问题逐一落实到教学方案里,贯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那么,我们的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都一定能够获得成功,都一定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份自由的空间,升华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促使他们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的科学品质,形成“团结协作,成果共享”的健康人格,最终成就辉煌的人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79642.html

更多阅读

难忘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难忘小学生活──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再创型)设计理念小学语文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材中蕴涵了许多综合性学习内容。而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读后感 综合实践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设计案例

来源: 发布时间: 2010-09-03 16:51349 次浏览大小:16px14px12px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是以国家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教育哲学理念的前

初中英语试卷及编制 初中英语中考试卷

初中英语一年级期中考试 一、编写说明本说明列出了测试背景、试卷性质、命题原则、考试内容及知识点分布、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内容。1、测试背景本试卷的测试对象是五四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完成了鲁教版《

声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为网友用实力征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