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有一个帖子盛极一时,“苏州寒山寺招聘尼姑,待遇:4000/月,8小时工作制,包吃包住,出差上门做法事,按小时发放出差补贴。做满3年7000以上,方丈30000以上/月(免税)。下班之后,不干预私生活(可嫁人生 子)”。看到这则消息,我震惊了,首先就是想到,辛辛苦苦挤破脑袋去找工作,还不如去做尼姑,尼姑也是一种职业啊!后来才慢慢静下来思考,寺院是佛教圣地,是传播信仰的地方,如此这般市场化,公开招聘尼姑,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真的吗?
果然,寒山寺发表了公告来澄清:寒山寺一贯以来是大僧(男众)道场;出家乃自愿行为,并且需征得父母同意,了确世俗烦事方可剃度;奉行中国佛教协会“独身、僧装、素食”的六字方针;寒山寺僧众除允许探视父母与云游参学外,一概住寺;出家乃信仰之使然,并非职业。经多方证实,留的联系方式也是虚假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帖子出现呢?
固然是调侃当今高学历就业的尴尬艰难,折射出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堪忧,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信仰出了问题。很多国外学者反映我们这一代是没有信仰的一代,中国是一个可怕的民族,因为她没有信仰。西方人认为,只有人才是有信仰的。信仰并不只限于宗教,但是宗教都叫人向善的,信仰简单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行为标准。没有信仰,就失了行为标准,进而就不怕因果轮回,只为了一己贪念,不计较后果,因此“小煤窑塌方”、“豆腐渣工程”才会接二连三的发生。信仰就像是一把戒尺,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心中有所敬畏,行事才不会产生偏差。有句古言叫“三尺之上有神明”,有人说这是迷信,就算是迷信又如何,这只不过是把神明当做信仰,其道理都是一样。像寒山寺招聘尼姑这种帖子,更多的是亵渎了佛教圣地对信仰的传播。
公司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信仰。信仰在公司当中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得以生存、发展。曾经看到过一个著名的文化三层次的荷花模型: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荷花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荷花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企业文化毋庸置疑就是“荷花的根”,是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绝不是订一些响亮的口号就可以得到的。
企业文化不仅可以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一旦被员工认可后,就像强力胶一样把员工凝聚起来,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促使公司多为社会提供服务,做出贡献,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