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伊万依然疯狂”
1991年12月25日,在这个西方传说中耶稣诞生的日子,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缓缓落下,苏联正式解体。3个月后的1992年2月11日,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巴吞鲁日”(SSN-689)号在俄罗斯科拉半岛军港入口处跟踪到俄北方舰队的“塞拉”I型攻击核潜艇K-276号。在察觉到美国核潜艇的动作后,K-276立即摆舵旋回,向“巴吞鲁日”号迎头撞去——标准的“疯狂伊万”!尽管“巴吞鲁日”号作出了闪避动作,但其艇身还是被K-276的指挥台围壳直接撞中,撞击的最后结果是——“巴吞鲁日”号的耐压艇体上留下了不可修复的严重毁伤,该艇因此不得不在三年后退役,成为了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潜艇。而K-276号艇虽然指挥台围壳全毁,但耐压壳体却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害,该艇在修复后重新回到北方舰队,并服役至今。这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军队最近一次撞击作战,但却未必是最后一次!
斗志之源:俄罗斯民族的蒙古基因
在世界战争史上,进行过撞击作战的军队并非只有苏联红军,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因罔顾本国飞行员性命而臭名昭著的旧日本海军“神风特攻”之外,纳粹德国空军也曾在二战末期组织过自己的空中自杀性撞击作战。但若要论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军种之多,前两者在苏联红军面前都只能相形见绌。
![疯狂的伊万 巴伦支海手术刀](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53550t01796f62678a363864.jpg)
俄罗斯地处极北苦寒之地,艰苦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坚韧的民族性。而在地缘政治学中,俄罗斯更是一个绝对的另类!一方面,这个自15世纪末开始便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东欧民族对于以英德法为代表的西欧文明一直抱有着一种艳羡甚至觊觎的复杂情感,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欧洲国家”的血脉里却更多的流淌着带有鲜明亚洲基因的血液。
作为昔日蒙古帝国的臣属,俄罗斯的崛起之路其实就是一部由抵抗他人的征服到征服他人抵抗的征伐史。在俄罗斯的扩张过程中,作为俄罗斯曾经的最恐怖敌人的蒙古军团则扮演起了一个老师的角色,无论是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还是崇尚狂飙突进的军事文化,乃至在国家经济建设上的蹩脚表现……时至今日,我们在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等方方面面仍可很容易的找到昔日金帐汗国留下的烙印。
和更强调个人的西欧文明相比,更加东方化,或者说蒙古化的俄罗斯则更多的带有鲜明的集体主义色彩。而俄罗斯军队更是直接继承了蒙古军团坚韧和悍不畏死的作风。因此在苏/俄军队的战史中出现如此之多的撞击战例,粗看上去似乎在人意料之外,但只要稍加推敲后就会发现,这其实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