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质问各方:中缅还是“胞波”吗?

来源:世界知识期刊 作者:范宏伟(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
上世纪60年代,中缅关系被称为“胞波友谊”,陈毅副总理曾为这种特殊的友谊作诗,其中的几句是:“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 的确,在中缅关系史上,华侨移民缅甸历史久远,与缅甸人关系融洽、亲善。历史上,缅甸人习惯称呼华人华侨为“瑞苗”、“胞波”。在缅甸语中,“胞波”是兄弟的意思,“瑞苗”为亲戚之意。1960年,两国政府开始使用“胞波”这一缅甸人对华侨的专有称呼,来称颂双边友好关系,“胞波”的内涵由此也从华人华侨与缅人的民间关系扩大至邦交关系。
什么是“胞波”?
华缅民族关系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最佳典范之一。在华缅民族关系史上,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族际通婚率高,华人华侨同化程度高。所以,“胞波”称谓的出现、使用,与华侨同缅人大量通婚、血乳交融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1953年缅甸华人华侨约有35万人,其中40%是中缅混血。实际上这一比例被低估了。在通婚中,有把中缅混血男性视为中国人,女孩则归为缅甸人的传统习惯,所以有中国血统的缅甸人不仅数量多而且无法真正计算。 缅甸有句谚语,“如果你想成为缅甸人,你就要首先成为一个佛教徒”。缅族历来笃信佛教,而华侨也大多为佛教徒。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华人华侨得到缅人接纳和认同的另一重要原因。此外,华人华侨熟知缅人的文化、宗教、习性,深得与缅人相处之道。有人曾这样总结华人华侨在缅受到善待的原因:“缘华侨之性情、状貌,以及宗教,皆与缅人相近。以善于揣摩之华人,与之往来交际。自是密切异常。” 20世纪50至60年代,缅甸社会对华侨华人的这种亲善态度仍较为普遍。一位缅甸华人这样回忆他童年时的感受:“记得小时候有比我年长的缅甸朋友叫我‘胞波勒’(小胞波),那时候不懂事,不知‘胞波’的含义,但知道这是很亲切、很友善的称呼,因为我也能从他们的眼神里感觉到那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即使1967年仰光发生排华事件后,诸多华侨证实他们的邻居、周围寺庙的和尚仍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澳门缅甸归侨张平回忆说,这种“类似方式的无偿保护华人华侨,广泛存在于民间……至今想起仍感到温暖、踏实、可靠”,“童年时期家人与缅甸友人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友谊至今无法忘怀”。 1988年缅甸新军政府上台后,缅甸社会对中国、中国人以及当地华人华侨的态度逐渐发生消极变化,时至今日缅甸民间已经不太用“胞波”来称谓华侨了。相比之下,两国政府还在频繁使用这一称谓来强调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
中缅“胞波”外交
1948年缅甸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两国关系进入新时期。原本用来指称华缅民族关系的“胞波”,被频繁用来比喻两国外交关系并一直延续至今。 1950年中缅建交之后,双方初期并没有把两国关系定位为“胞波”情谊,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双方关系并不十分融洽。1954年中缅关系实现突破,两国总理首次互访并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4年的中缅高层互动中,虽然两国都强调了双边关系拥有友好的传统和丰富的历史遗产,也都使用了“亲戚”、种族上“同出一宗”的说法,但还没有使用“胞波”定位。 1957年12月14日,陈毅副总理访问缅甸时赋诗《赠缅甸友人》,赞颂中缅“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不过,双方真正广泛使用“胞波”来称谓彼此的政治关系是从1960年开始的。那一年,困扰双边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边界问题终于获得解决,中缅关系由此也被推向一个高峰,两国领导人和媒体开始频繁使用“胞波”一词来称颂迅速升温的中缅友好关系。此后,“胞波”不仅经常出现在两国领导人的讲话和官方媒体的社论、报道中,还在双方正式发表的联合公报、会谈声明中得到正式确认。 发生在1967年的仰光排华事件导致1954年之后双方营造的“胞波”关系出现破裂,不过这一突变并没有走得太远。1971年中缅关系实现正常化。1975年11月,缅甸总统奈温访华,进一步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恢复和发展。这次访问中,两国领导人和官方媒体重新强调了“亲戚般的‘胞波’友谊”关系,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也对此进行了重申。随后,无论是在两国领导人的讲话中,还是在双方官方报纸的社论和报道中,“胞波”一词频繁出现,一直持续至今。--2013年4月缅甸总统登盛访华期间,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第一条就强调:“双方一致认为,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访问缅甸,双方在内比都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回顾了中缅友好关系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中缅传统‘胞波’友谊”。
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质问各方:中缅还是“胞波”吗?
“胞波”情谊的历史遗产
冷战结束后,中缅两国政府仍在使用“胞波”提法,但其内涵或侧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和变化。冷战时代,双方在谈到“胞波”关系时,总是会强调这种关系的亲戚或者兄弟性质,近些年则把“胞波”关系只界定为传统的历史友好关系。有两点是双方始终所坚持的:第一,“胞波”关系是中缅友好的历史传统;第二,“胞波”的基点是两国人民间的友好。第二点对于当前中缅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升级,尤其意味深长。 “胞波”现在更多的是两国官方的定位和解读。近30年来,中缅关系的变化,让“胞波”关系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胞波”更多成为修饰两国关系的外交辞令和政治术语。中缅“胞波”关系的民众基础已渐渐薄弱,缅甸民间的反华情绪在积聚。2011年3月缅甸新政府上台之后,这种情绪得到了集中的释放。针对缅甸内政外交出现的新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中国也较快地做出了政策调整,意识到此前对缅政策过于集中在政府层面。因此,从2012年开始,中方多次向缅方表明,中缅关系的发展要惠及缅甸民生,让老百姓受益;要巩固、增强中缅关系的民间基础,夯实民意。中方也在着力增加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提出利用民间外交来消除或减少缅甸民间的反华、敌对情绪。 如何让“胞波”关系名至实归,如何重新赢得缅甸民众的善意、友好、信任,不仅需要时间、诚意、行动,更需要让缅甸人民真正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在缅甸遇到的这类问题和挑战的严重性,中国新一代的领导集体“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对那些对我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中国向周边国家提出了“亚太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多种合作构想和发展愿景,中缅也将彼此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胞波”到“伙伴”,从兄弟、亲戚到“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无论构想和概念如何演变,中国和对象国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都必不可少,“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无论是华缅兄弟情谊,还是昔日中缅“胞波”外交的成功经验,其最珍贵的历史遗产就在于真正做到了民心相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0614.html

更多阅读

依姆的困惑:电热毯有辐射吗?

N本报记者 林宝珍日前,读者杨依姆给编辑来了一封信:我今年已岁,最近与歌友交流得知电热毯不错,于是网购了一床。收到后,儿子却说电热毯有辐射,老人和小孩都不能用。是这样吗?麻烦贵报记者向健康专家核实。最近天阴冷阴冷的,晚上睡觉脚冰凉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

陈少明:心安,还是理得?——对《论语·阳货》“问三年之丧章”的解读标签: 论语思想史上有些意义深远的观点,不一定是以长篇大论的形式,或者是在庄严圣洁的殿堂发表的。有时候,一些日常性问题或者偶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感慨,也可能导

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启示:变冷还是变暖?

埃博拉病毒爆发的启示:变冷还是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西非地区自2014年2月陆续出现的埃博拉病毒越演越烈,世界卫生组织9月9日发布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说,疫情已经造成近2300人丧生。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国肆虐的埃

贵州卫视养生20130809牛国卫:您锻炼对了吗?柔力球,走鹅卵石

贵州卫视养生视频20130809期节目内容:牛国卫:您锻炼对了吗?。邀请到的专家是牛国卫,中国医师协会全民健身促进活动特聘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北京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专家,北京小汤山医院有氧运动中心主任。抽鞭子、踢毽

声明:《缅甸问题专家范宏伟质问各方:中缅还是“胞波”吗?》为网友苦海泛起爱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