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老城
尽管浮光掠影,难以触及这座宝岛的微循环,但我还是听见了蔡依林“台湾的心跳声”。长春藤,生锈的消防栓,宁静的小巷,永和豆浆,霓虹灯,夜市,昏黄的夕阳,嘉南平原、屏东、太鲁阁、妈祖庙、淡水河。。。歌声中那些陈酿的台湾元素,若隐若现,匆匆掠过眼前,唯有龙山寺的老墙,未见踪迹。
人在旅途,难免见异思迁。渴望见识所有的陌生风景,却也不妨碍偶尔“叙旧”。重访,是一种美妙的旅游体验。我以为,好地方,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再去,就像看望一位分别已久的老友,时隔数年,故地重游,故景重现,非常能满足我的怀旧情绪。所以,希望再来台湾!
陆客——台湾之行,让我们多了个身份。这称谓有意思,言简意赅。它让我想起“海客”和“水客”。大陆省市,多在内陆,一个陆字,冠之于“客”,足够形象。去台湾之前,最关心的是安全,据悉,大陆游客曾多次发生大巴车祸、小火车事故、游客坠崖、落石击中等事故,并有游客伤亡。
还好,赴台期间,一路顺风顺水。台湾治安很好,危险的路段和景区,已不再列入行程,安全系数提升。美丽的自然风光,温馨的人文环境,由一见如故,到依依不舍。尽管游客多,购物多,多少影响到旅游心情,但是,它一点也不影响这里是“宝岛”,也没有影响到我对台湾的兴趣,特别是喜欢台北。
博文《说说“人”与“物”》发出后,意外地收到一位台湾博友的纸条:“看过太多陆客称赞台湾的文,再看此篇,说实话,一点儿也不意外,却难免心痛。回想十多年前跟团赴大陆旅游的经验,感叹如今时空转换主客易位。商人表面降价竞争实则大赚购物佣金,竟然同出一辙!有待双方业者与旅客改观,官方与民间共同努力改善之。”
包容之心,肺腑之言,读后甚为感动。这是我通过网络交流的第一————位台湾博友!原来我的博客,有可能被海峡对岸的朋友看到。这位博友,不但对我的“微词”表示理解,还在发现我写错北回归线纪念碑位置时,发纸条私底指出,体贴之意,深深感知。博友如此,那么,台湾旅游观光业,又是如何看待“陆客”们的台湾旅游呢?
据媒体报道,自2008年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以来,随着游客人数越来越多,容纳量不足的问题开始浮现,到2010年,已经出现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所描述的状况:阿里山上观光客吃饭像打仗、故宫翠玉白菜前永远挤成一团、游览车放陆客鸽子。。。显然,台湾业界早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有台湾学者指出:该思考的不是人数,而是整体旅游质量的提升。只有从历史纵深与台湾文化出发,规划更精致的特色旅游,才能扩大市场。业界亦认为,要扩大旅游纵深、分流旅客,将行程由现在环岛游,改成区域行,并规划纳入婚纱、美容、健检等台湾最强产业主题,以增加陆客来台旅游的兴趣与次数。表示“如果不这样,陆客是不会成为回头客的”。
今春,大陆赴台游客,已从开放旅游第一年的每日入台1000人,增加至7000人,其中2000人为自由行。据最新消息,台旅会北京办事处主任向媒体透露,台湾非常重视大陆游客赴台旅游质量与安全,台旅会已出台相关措施,比如严格控制人数和安排购物的次数,以改善大陆游客赴台旅游质量,并提出优质团的概念,毕竟还是跟团的游客多。
欣喜和赞赏台湾旅游业界“兼顾质与量”的务实和远见,这也正是我,作为一名“陆客”,所期待的旅游品质。如是这样,我很愿意成为“回头客”,在适当的时候再来台湾,享受“重访”的快乐!同时,我也想对没有去过台湾的朋友说,那里是作为一名中国游客,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不过,据说大陆游客也很令台湾方面挠头,一方面欢迎“陆客”观光消费,促进台湾的旅游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顾忌有的游客素质低,把旅游景点搞得乱糟糟的。因此,如何成为文明而受欢迎的游客,值得我们深思。“陆客”当自律,营建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需要两岸业界和游客的共同努力!
《台湾的心跳声》——“宁静的小巷,一杯永和豆浆”
《台湾的心跳声》——富饶的谷仓嘉南平原(车拍)
《台湾的心跳声》——淡水河流经台北(车拍)
台湾街头随处可见呼啸而过的机车(车拍)
无所不能的便利店。全家、7-11遍及台湾,功能齐全,水、电、信用卡、交卡等缴费,飞机、大巴、高铁、火车等,订票等,真是名符其实的便利。(车拍)
据说台北房价也很高,超过上海,直逼东京。一套普通的房子,就可以卖到几千万台币,相当于人民币上千万,年轻人压力也很大。
路过台北圆山大饭店(车拍)
高雄玫瑰圣母教堂
新北市街头
花莲市街心花园的一座雕塑
寓意为团结(车拍)
嘉义市,一座貌似自由女神的雕塑(车拍)
苏澳,一座钢铁厂(车拍)
阿里山最大的庙宇:受镇宫,1969年改建
台湾“最高”学府:阿里山上的香林国民小学
在士林官邸花园遇到一群可爱的幼稚园“小盆友”
从苏澳到台北途中,田园风光(车拍)
民宿广告,如果再来,一定体验一下(车拍)
士林官邸,由此进入参观
我们“陆客”,何时才能真正成为最受欢迎的游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