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混合运算》评课稿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评课稿

听了陈老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节课,我的总体感觉是:整节课自然流畅,内容充实;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思维活跃;确保主体参与,重视学法指导,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课。具体评析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缩,它的正确定位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括号及符号问题。

《有理数混合运算》评课稿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老师的定位准确。

在施教本课时,按照复习回顾——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的结构展开,重点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总结,对混合运算问题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这样做更直观地反映了运算法则的合理性,使学生更深刻认识到混合运算的意义,进一步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通过本节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已是水到渠成,理顺成章了。这样做对突出本节重点突破本节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计设合理

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本课老师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复习回顾——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得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巩固法则(学生问答、书面演练、思考问答题)——小结提升。整节课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三、教学方法优化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的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看菜吃饭,灵活运用。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指导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概括为三句话:新课引入耐心引导;法则得出循循善诱;例题、练习讲解细心点拔。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能采用恰当地教学方法,教师确实在教学方法备课中下了一番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是我们评课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从本节课的教师基本功的三个方面来看施教教师基本功较为扎实。

(1)板书: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字迹工整美观,条理清晰。

(2)教态:教态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师生关系融洽。

(3)语言:语言清晰、简练,快慢适度。

五、两点看法:

1、科学使用教材

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种表象性的教学素材。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任务是设法用好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教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事实上,教材的编写是第一次创造,但教材只是教学的媒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不能把教学看作是传授固化的知识,教师使用教材时应进行第二次创造,也就是有创意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陈老师在这一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有一定的创新,对例题、练习进行了重新的选取,但是,本节的难点是符号问题,上课时在这方面强调欠缺,如果能在这一方面再下点功夫效果会更好,例 如老师应给学生完整的板书一道例子,强调容易出错的问题,而一节课没有一道学生能模仿的例子,在完整例子之后,应设置一道改错题,教师对学生最容易出现的符号错误和括号错误,借助范例使学生在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中强化认识,提高计算能力,那么学生的计算错误会减少的。

2、熟悉小学数学,减少不必要的练习

建议初一数学的教师要熟悉小学数学内容,对一些己在小学里学过的内容如果有所理解的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更有的放矢,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其实,本章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加、减混合运算;第二阶段为乘、除混合运算;第三阶段为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本节课的学习属于第三阶段,算术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小学时已经学过,学生非常熟悉算术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由于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中已渗透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并已经进行了较为简单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学习,因此学生对运算的级别顺序已经非常的熟悉,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强调,只说明先乘方就可以了,而陈老师本节课强调比较多的是运算顺序,反而对《教学难点》中指出的运算符号问题强调较少,其实学生运算中最大的障碍依旧是符号和括号的问题,如果老师能在本章一开始就反复强调有理数的运算每进行一步,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绝对值,二是正负号,那么作为有理数运算的最后一节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生应该对符号有足够的认识了,运算结果就不会大面积同学因符号问题而出错了,而陈老师在本节课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没有对运算符号问题作特别强调,两位在黑板上板书的同学都是因为符号问题而出错。说明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还是不够的。其实在符号和括号问题上多下工夫学生就没有那么多的错误了。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要从各方面加强,教师要强调到位,学生要练到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0950.html

更多阅读

《站立式起跑》评课稿 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

新罗区城区片小学体育暨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评课记录《站立式起跑》评课——龙岩市东新小学授课教师:肖桂英时间:2013、12、13评课:肖老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站立式起跑,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同时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纵观赵君华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听了余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堂有准备有组织有安排的课,余老师的教态非常沉着稳重,语言表述不急不缓,井然有序,胸有成竹。这节课的教在这节课中余老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准确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小数不同于整数,也不同于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听了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欣赏了老师严密的课堂组织,更感叹于老师勇于探索、敢于

《大自然的文字》评课稿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评课稿晋华小学 焦春秀《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于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

声明:《《有理数混合运算》评课稿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为网友黛尽青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