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一个辉煌但老旧的题目。
中学时初读它,大学时再读它,参加工作做语文教师后无数次读它。
之所以现在特别触及它,乃因为:第一、眼下正值荷碧满塘的季节;第二、《荷花淀》写的是打日本鬼子的——小日本军国主义幽灵仍在游荡,不仅对我钓鱼岛存狼子野心,最近更是流窜南海不断搅事……
1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魅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当然是《荷花淀》。当年,《荷花淀》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茅盾在评价孙犁作品时说:“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2
1926年,孙犁从安国县高级小学考入保定育德中学。育德中学是一所名校,它的毕业生大都升入清华、北大、天津北洋等著名的高等学府深造。孙犁的学习成绩是很优秀的,中学阶段就在校刊上发表过小说、剧本,还在上海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书评文章。1933年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而无法升入大学。他父亲叫他考邮政局,认为邮政局的工作是铁饭碗,可以旱涝保收,衣食无虞。孙犁去考了,英语口语未通过,落选。此后,孙犁在北平市政府当过小公务员,在小学校当过事务员。他心地纯正,志向高远,不堪龌龊的社会环境,没多久就不干了。
回到家乡的孙犁,想以写作投稿谋生。他特意要求父亲订了一份有名家主编副刊的《大公报》。可是,他的投稿屡屡不被采用。并非他没有写作才能,而是他缺乏动人的故事;上学10多年,不是住在亲戚家,就是住在学校里,对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不很熟悉。
既找不到适合自己志趣的工作,又实现不了当作家的愿望,孙犁正值茫然之际,两个育德的老同学给他来信,介绍他到白洋淀边同口完全小学教书。孙犁很愉快地应聘了。1936年暑假后,他到同口小学担任五六年级的国文课。从此,他借教学之机选取有关时事的文章给学生,课外还编剧本演出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时月薪35元,除去生活费用,还可以邮购图书。白天上课;夜晚,独居学校的小楼上,备课与读书;闲暇则深入到白洋淀周边的村落,了解民俗民情,观赏自然风光,结交当地朋友。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妄想实现灭亡中国的野心,开始了侵略战争。
这年冬季的后半期,冀中平原是动荡不安的。秋季,滹沱河发了一场洪水,接着传来日本兵已打到保定的消息。滹沱河距孙犁家乡的村庄才几里地,那时交通工具简陋,洪水泛滥时人们是不能出行的。所以,暑假后他没有返回同口,学校也没有开学。孙犁就主动地参加到抗日宣传活动中去,往返于他的村庄和安平县之间。由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司令部就驻在县城里,几个过去的同事在其政治部工作。当时他虽然还没穿上军衣,但也分配到一些抗日宣传方面的工作。主要有,编写《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小册子,由自卫军政治部油印发行;在《红星》杂志上,发表论文《现实主义文学论》(第一次用了笔名孙犁),在《冀中导报》上发表论文《鲁迅论》,等等。
1938年春天,孙犁正式加入抗日队伍。1939年春,孙犁被介绍到冀西阜平,分配在刚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之后,又在《晋察冀日报》、文联、华北联大高中部等单位,或做编辑或搞教学,同时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他初始创作的是小叙事诗,第二篇取名为《白洋淀之曲》——此篇首次出现了“荷花淀”这个淀名和名字叫水生的游击队员。水生的妻子叫菱姑,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水生英勇战斗,壮烈牺牲,菱姑拿起水生的枪,手不颤心不跳,“一股热血冲上她的脸/ 热情烧蓝她的瞳孔/ 水生的力量变成了她的力量/扳动枪机就握住了活的水生”。这是孙犁笔下诞生的白洋淀地区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青年英雄形象。随后,孙犁创作了小说《琴和箫》,描写抗日烈士遗留下的两个女儿在白洋淀边长大成人的故事。
1944年秋,孙犁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先后当研究生、教员。这个时段,离开父母、妻子和子女很久的他,非常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恰好,有一天,从冀中平原来了一位战友,跟他讲了两个战斗故事,强烈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很快就写出两篇作品,其一即小说《荷花淀》。
《荷花淀》的内容,读者无不耳熟能详;但有两个关键点恐怕清楚的人并不多。一是荷花淀的淀名完全是作家虚构的。白洋淀大大小小有数十个淀名,没有一个叫荷花淀的。白洋淀里有一个淀叫莲花淀,也不是孙犁所描写的,小说的“荷花淀”泛指整个白洋淀。二是孙犁的家乡在白洋淀之南100多里地的安平县孙遥城村(今属衡水地区),抗日战争八年他也没在白洋淀,《荷花淀》乃是爱家爱国旗帜下一次最高的艺术想象活动的结晶。孙犁后来回忆说:“这是全民战争,那时的口号是: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北方农民的这种思想、感情、意志和决心,是创作《荷花淀》的坚实基础,是《荷花淀》取得成功并获得生命力的关键性条件。孙犁虽然没有直接上前线与敌人面对面地战斗,但是在通讯社和报社,时刻听到从前线传回的战斗故事。大至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小至敌人的“扫荡”、小股敌兵下乡骚扰——种种战斗情景,他太熟悉了。而白洋淀地区作为他的家乡,那里的风光景色和民俗民情,早已刻骨铭心。把北方人民誓死抗战的决心和行动灌注到白洋淀边青年男女的灵魂之中,从而反映出北方广大人民的抗日状态,是再自然再恰切不过的了。所以后来,孙犁无比自信地说:“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就会受到感动。”
3
孙犁的《荷花淀》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作为经典篇目一直在人教版的中学教材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不过,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荷花淀》一直都不是以其本来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比如关于女人们遇到日本人船的追击而摇着小船往荷花淀里去,原著有这样一句:“假如敌人追上来,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课本里却被删去了。孙犁个人的理解,“可能是认为这两句话有些‘泄气’,‘不够英勇’”。另一处,写到妇女们在划船时,有人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因为还很嫩小,便又丢进了水里,有“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么一句,也被删去。孙犁猜测,可能是这样的描写“没有意义”,甚至有些“小资产”情调吧。从孙犁的语气,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作者的感觉是多么的可气而无奈。好在,后来这些横遭删殳的句子,如同遭受政治打击的作者本人一般,得到了平反,在文章中恢复了固有的位置。
然而,对《荷花淀》的误读甚至删削并未因此而彻底结束。
1980年前后,江苏铜山县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因为要讲《荷花淀》而翻阅了一些参考书,读到一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发现其中内容与课文出入很大。于是,写信询问孙犁先生:“哪个版本更可靠一些?”孙犁拿着两种本子参照对读,大吃一惊。这本《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将《荷花淀》第二段180多字全部删去。妇女们在水生家的对话有八行160余字也被删去。此外,删去整段整句或一两个字几个字的地方,有10余处。《荷花淀》是一篇不足五千字的短篇,删节竟达一千字。孙犁于哭笑不得之间顿生气愤:这样大面积地删削,不加说明,不加批注,叫读者不知所以然;“这种做法,已经不便于说他是简单粗暴,是对著作的侵犯,是偷偷摸摸的行为。”
对作品删改,原本是编辑对投稿或教师对学生习作时的做法。但《荷花淀》在问世多年后进入名篇选本时“被删改”,实属某些人自作聪明。以至,孙犁先生禁不住犀利回应:“你说他不喜欢这篇小说吧,他确实把它选上了。你说他喜欢吧,确实他又觉得有美中不足之感,不甚合他的心意。可写篇批判文章吧,不一定大家都赞成。于是干脆自己动手,以快一时之意,一展不世之才。”
《荷花淀》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即1945年5月15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作为老一代“红色经典”,尽管可能并非完美无缺或一字不易;但是,针对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人的评价标准也会不同;那么,我们何不保持作品原貌,将一切评判权都交给聪明的读者呢!
视频链接:孙犁《荷花淀》
http://v.ku6.com/show/Ee6mNcsO6YFIpo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