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渠梁 嬴渠梁和芈月

一、人治与法治,兼谈历史剧的现实意义

——不能变?

——法立如山!

——不能缓?

——法贵时效!

——不能减?

——减刑溃法!

——不能特赦?

——法外无恩!

这是渭水大刑之前,孝公和卫鞅的对话,斩钉截铁,字字千钧。还有很多很多的经典辨析,引人深思。这些,仅仅是为表现两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吗?显然不是,头脑清醒之人都该知道历史剧乃至历史小说,与真实历史都是绝不能混为一谈的。对于真实历史,可以有多种解读,而将其再现于文艺作品,则往往会加入一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为此可以对历史事件加以虚构挪移,对人物加以夸大或扭曲,都不足为奇,也是可以被允许的,典型例子便如《三国演义》。而《大秦》对商鞅变法做这样的大力渲染,想来自然也不会仅仅是为了给历史上被司马迁同学批为刻薄寡恩的商鞅同学平反,在我看来,拔高商鞅,目的无非是借古喻今,借他之口,宣扬法治精神,陈说人治之害罢了。而这种法治精神,且不说在当时的真实历史上是否存在过,纵然时至今日,也没有这种如此深彻的法治,以人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某只身在公职单位,对此更是深有所感,比如政令法规模糊,执法尺度不一,领导发言至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借古讽今的意图,在该剧中是极其明显的,也正因此,我很怀疑,这部片子能否在主流电视台上广为播出。纵观近年大受好评的主流热播历史剧,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如《雍正王朝》之于当时的吏治整顿,如《汉武大帝》之于汉文化的复兴,而这些片子,都是得到国家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的。《大秦》能否得到这种支持,尚在未知之数。不管怎么说,电视剧终究只是电视剧,我们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部电视剧能改变什么。

还有一点,剧中所展现的这种以法至高的精神,对人治的批判,几乎是对以往所有历史剧古装剧的无情讽刺,比如孝公临终前留下数道密诏,拳拳之心尽在指望自己身后能保卫鞅周全,类似这种先君密诏情节在各种历史剧古装剧中可谓比比皆是,往往是为了表现这些君王的未雨绸缪之英明,然而在这里,这些布置密诏却被卫鞅一一收回销毁,其理由是,“你有密诏,他有密诏,谁想抗命就抗命,国法何在,安定何在?”还有许许多多的片子,不遗余力的表现某某君主如何如何的英明神武,臣子都是愚蠢或者狡诈的,只有君主能洞悉一切,而这里,依然是借商鞅之口,说出了“国治,断民王,断臣强,断君亡”这样的话,是说,国家事务,是非若能由民众判断,则国家可以称王于世,若能由群臣决断,国家也可强盛,若只能由国君一人裁断,则离亡国不远矣。而剧中所展现的孝公作为一国之君的博大胸怀,与卫鞅这一大权臣之间的那种坚定不移的信任,更是令人感慨,相比之下,那些大肆宣扬诸如“皇上的心意便是最大的国家典制”云云,处处充斥着揣摸上意与勾心斗角,大肆渲染帝王之术平衡之道的宫廷剧,实在是天渊之别,可惜,就是这些东西,却每每在主流媒体上大行其道。

二:人物与演员

秦孝公嬴渠梁,这是全剧之中我最喜爱的人物。有朋友说,自古以来,秦孝公一直只是隐藏在商鞅变法背后的一个模糊的影子,的确如此,只要是学过中学历史,都知道“商鞅变法”,然而对于变法背后的秦孝公,却是知之甚少。这部片子,终于将这个背后的影子推倒了前台,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国君。少入军旅,上马可于三军之中生擒敌方主帅;危难之中继任为君,他可以忍辱负重,以求休养生息,血书国耻以奋发图强,继而以博大胸怀广招天下贤士以共图大业。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用人不疑,他身上集中了太多太多令人沉迷的品质。一般而言,太过完美的人物,往往会给人以高大全、假大空的感觉,然而这里,这个秦孝公,却完全没有给我这种感觉,事实上,我更愿意直呼他的名字——嬴渠梁。也许这多少要归功于他的饰演者,侯勇。对侯勇得了解,除了大秦,仅限于记忆中多年前的一部《大染坊》,然而也是极其喜爱的片子。他的表演,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真诚。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剧中的孝公却无数次的落泪,有时候甚至只为一曲民谣。然而你决不会产生如刘备过江哭民的那种假惺惺的感觉,只因他的泪,不是流给别人看的。他的眼睛里,有着那样深沉的苦痛,又有着山岳般的沉着和坚毅。正如剧中台词,“公如青山”,那是怎样一种气场啊!他站在那里,就像山一样,让人仰望,让人倚赖,让人安心,更让阴暗小人不敢稍有异动。这个人物,实在是被侯勇演得太好了,让人想不花痴都难!

然后说卫鞅,这个同样是全剧重中之重的人物。个人感觉,角色尚可,表演欠佳(这个问题已经有过很多争论,我不想跟人争,所以我说的是我“个人感觉”,青菜萝卜尚且各有所好,何况是一个演员,所以想要骂人想要扣帽子想要诛心的就免了,如果观点不合,敬请高抬贵步绕道便是)。王志飞,也是我所不了解的演员,看他的卫鞅,尤其是前期,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中年以后颇为好转。就人物角色而言,剧中极力刻画的,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所谓“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良臣,力行变法不顾自身安危的改革家。可惜王的表演,恕我不敢恭维。
嬴渠梁 嬴渠梁和芈月

公子嬴虔,受刑之前,他是一个可爱的深明大义的粗汉子。身为献公长子,掌握着实权,面对一众老世族的拥戴,能不为所动,坚决支持弟弟继位,仅此一点,何其难得。看惯了兄弟相残的宫廷斗争剧,骤然见到这样的兄弟同心,反而颇不习惯,以至于总要担心他会变。可是他没有。他深知自己没有弟弟的才能谋略,但他并不嫉妒,而是全力的支持和信任。孝公说要变法,变法是什么,当时的他并不完全明白,但他明白一点,只要是对秦国有好处,只要是能富国强兵,他做什么都可以,于是他让出了国君以下最高的实权职位。而后不幸受太子之累,为稳定乱局,甘受劓刑之辱,然而,这一刀,也终结了那个明朗的汉子。他把自己囚禁起来,自绝于世,仇恨却使他清醒。孝公死后他复出鼓动嬴驷除掉卫鞅,虽为私仇,却也不忘大局,他坦荡依然,我力主杀他,是为私恨,但为根除复辟势力,他也必须死,这是大局。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景监、车英,景监的演员看起来满眼熟,名字却是不认得,也想不起来他演过的其他片子。秘密出使魏国,主持招贤馆,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荐卫鞅,都演得很不错。为国举贤,全无私心,甘做属官,更是可敬。车英印象不深,更多的时候比较像活动布景,从hc的角度看,贴了胡子之后很帅(据说是汉武大帝里面的主父偃,当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啊~~~)。

子岸,如果不是他的死,我不会记住这个人物。可是他死了,在私恩与公义之间,他选择了一种最激烈的方式了解了自己的生命,面对赢虔的当面索恩,他用自己的胸口撞上对方的剑,“我们两清了!”如此的激烈,一瞬间,心为之怵紧。

其他人物,魏王很有喜感,“下刀之前的动作才叫邦交”的那段论述很精辟;公子昂,很难想象这是当年的十三爷;庞涓,世人对他的所知,常出于孙膑的故事,然而他虽有嫉贤妒能的毛病,虽用兵不如孙膑,却仍然是魏国朝堂上始终清醒的一个,此类角色对于尤勇而言当不为难;老太师甘龙,真正的老枭,孙飞虎以老蒋的特型演员出名,出演这样的角色,自然也是游刃有余了。杜挚、孟、西、白等人,略嫌脸谱化,套用甘龙话说,一看就是赤果果的反派。

女角里面,吕中把太后的国母之威和慈母之爱融合的极好。年轻的几位,白雪同学实在是圣母玛丽苏得要命,荧玉后半段还行,玄奇不错,小令狐满可爱,仅露面几秒钟的黑枣很漂亮。

三: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总是这种纯粹到极致的情感令我耸然动容,没有半分抵抗力。在这个情爱缠绵欲望横行同人当道的世界里,已经容不下这种纯粹和阳刚,那是只属于男人们之间的肝胆相照。渭水舟中的一席话,栎阳宫中的三天四夜,酝酿出的是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

——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两手相握之间,便是一生的生死相扶,是九死无悔的承诺。

嬴渠梁做到了,他用他那如海的胸襟包容了一切常人所不能容,用他那铁一样的臂膀为卫鞅的变法撑持起一片肃净的天空,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多方布置,以求身后能保卫鞅周全;卫鞅也做到了,他把毕生的才智和治国的理念化作了秦国的富庶和强大,开创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秩序,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和后世的褒贬作为祭品。

变法之初,孝公言道,“左庶长尽管放手变法,朝野任何风浪,我嬴渠梁承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开府大典上,君臣同车而来,更有甚者,这位为君者竟然伸手扶臣子下车,用坚定的目光扫去了为臣者的疑虑,也向朝野昭示了他对变法大臣的信任和一往无前的决心。渭水大刑,一声号令,七百人头落地,纵然冷面铁心如卫鞅,也无法不为所动,刑场归来,再次见到那个永远挺立如山的背影,他终于心力交瘁不支倒地,孝公将他扶起,卫鞅以君臣有别急止之,孝公却道,不,你我更是兄弟!……一时间,明知是戏,也不由得眼前一阵模糊。

前面亦已说过,对王志飞的表演不敢恭维,好在这几场戏还是比较入味,后面得知孝公时日无多时的惊痛万分却仍需咬牙硬挺,以及孝公葬礼上的表现,也还算可圈可点,只是孝公死那一段仍显神游,叹气。

提到孝公之死,顺便说,朋友说全剧最为心痛的两处便是孝公之死和子岸之死,于我而言,这两者却是大不相同的,子岸之死,因毫无预兆,如此突然而猛烈的撞击,瞬间的震撼难以言喻;而孝公之死,由于剧中已经多做渲染,且又因事先看了朋友的剧透,乃至看到他们说要上函谷关时,已经是几度不忍心看下去,那是眼看着悲剧将要发生却无法改变的压抑和绵长的心伤,而后的卫鞅之死,也是如此。看着那一代曾经号令天下莫不慑服的权臣在各方敌对势力相互借力的漩涡中一步步走向那世人皆知的结局,尽管对表演者仍不免腹诽,却还是无法不为之所动,不单是为他自己,更是为他身边的那些人,子岸,景监,车英,王轼……等等等等,对了,还有荧玉,短短数月间连失亲人,苍老的感觉演出了味道,怒斥嬴驷的那一段,直是又郁懑又解气。

四、关于爱情

不得不说,实在是不喜欢历史剧中夹杂的爱情,而本剧中的几段爱情戏,也多不敢恭维。

一是卫鞅与白雪,且不说白圣母同学的强大玛丽苏特性,单就二人的演绎就足以令我抓狂,一个做作,一个呆滞,简直就是欺负我看剧不喜快进么!比较顺眼的是多年后卫鞅回到崤山那一段,虽然情节也是俗套至极(高圆圆蒙着眼睛跟儿子捉迷藏结果捉到儿子他爹,囧),但因演得较好(是说可以不用看见高圆圆同学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咩?),还颇有几分感人;

二是卫鞅和荧玉,开头也是一样的囧,到荧玉同学不管对方意愿死活要嫁给他,是为囧之极致,我向来最讨厌的便是这种一厢情愿的强求,哪怕被拆散的那一对并不招我待见。大概囧到极致是平常,成婚之后倒是颇有好转,中年以后的几场戏倒是颇见相濡以沫的温情。狱中的那段,可谓无声胜有声,竟也骗去我若干泪水,比之鞅白刑场婚礼的狗血,胜过百倍。

三是孝公和玄奇,好吧,这个倒是没啥狗血桥段吧,偏又跳跃的令人瞠目。雪夜相逢,全然未见一见钟情的端倪,再度登门,短剑相赠,也只见得因敬贤而及其后人,如长兄之于小妹的关心呵护,何曾有半分男女之情?而后重逢于神农山下,便已是一副心有所系,闻声飞奔的情状,囧就一个字。。然后飞奔完了直到离开陈仓河谷,可以看出的是玄奇对孝公有情,却依旧看不出孝公对玄奇有虾米怎样了不得的深情啊。。。再然后又没下文了,直到孝公病重,扁鹊同学一看,得,“秦公心中有痴情纠缠……”啊???倒塌。。。于是,难道我看漏了虾米重要情节?不可能嘛,我连白圣母都忍了,还能跳孝公的戏么?看走眼了?倒回去再看,再看,还是看不出来有虾米“痴情”嘛!不死心,求助于原著,好嘛,原著倒是讲得明白,尤其是初相识,孝公傻傻的找荧玉问要给女孩子送礼物应该送什么,和贻剑定情那两段写的相当不错,既见深情,又不狗血,可是电视里,却是潦草至极,一点都没表现出来,编导的问题,还是演员的问题?好歹你在初见之时,赠剑之时,给几个眼神也好啊?难道说侯勇叔叔不善于演这种小儿女的感情戏?

四是景监和小令狐,这一段倒是蛮不错,简单而不失韵味。

总而言之,爱情戏在该剧中,虽然还不至于多到喧宾夺主,但仅就现有的部分,却也是败笔居多。

其他:喜欢片子的画面、色彩,沉朴厚重,有电影的感觉;服装道具,虽有考究派指出诸多纰漏,但对于似我这般看热闹不求甚解的外行而言,已经觉相当的满意;还有一点十分喜欢,就是剧中人的礼仪,那种有别于以往古装剧的作揖的礼节,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觉耳目一新的古朴和典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1697.html

更多阅读

一见容止误终身,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和秋月它最美丽

一开始的时候,他好像风轻云淡,不问世事,弱不经风,有点看破红尘的意思。后来怎么这么有野心?囧,容止是个阴谋家。我很佩服他。  且看一代绝色男宠如何权倾朝野。——   他有一颗强大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心、胜固欣然、败也从容  他

项羽,项梁,虞姬的生平简介 项梁和项羽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史上最强武将!号西楚霸王。楚亡后,项氏一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

声明:《嬴渠梁 嬴渠梁和芈月》为网友紫贝壳悠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