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二陈汤 六君子汤禁忌

导读: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调补阳气的中药里,有一个中医师“离不开”的名方——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後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药性平和、不热不燥,在中医师看来,它们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故得名“四君子”。

  医学专家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功能往往是振奋一身阳气的“基本环节”。别看这个方子只有四味中药,却体现了中医组方君、臣、佐、使的法则。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臣,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显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合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脾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滋养气血。临床发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属脾胃气虚证的疾病,均可应用四君子汤治疗。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 斟酌。

  【化裁】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该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1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和中、祛痰润肺、清热解毒、补脾和胃及调和诸药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心悸、脘腹虚痛、疮疡等。
    
  2 白术 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主治慢性腹泻、脾虚纳呆、痰饮水肿等证。
    
  3茯苓性平而味甘。能补益中气、健运脾胃、养心安神、利水渗湿。常用于主治水湿中阻、食少便溏、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脾虚、心脾两虚诸证。
  
  4 人参 性温,味甘。有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闷、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等证

人参,药店出售的主要有生晒参和红参、白参等。均可。

一般来讲,没有必要去买带有包装的所谓野山参。——除非是送礼。

另外,按照现在通行的做法,也是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的说法。。。除非是危重病,所谓“回阳救逆、固脱”,需要用真正的人参。————多数时候,健脾益气时,人参可以用党参代替,药量可以稍稍大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名】六君子汤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处方】党参6,茯苓6,白术6,甘草3,陈皮3,半夏3,加姜、枣水煎服。

【方解】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为君药;脾喜燥恶湿,故以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参、术相合,健脾之力更宏;茯苓淡渗,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三药合用,理气燥湿化痰,共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补气,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虚痰湿偏盛,咳嗽痰多,痰白清稀,痞满短气,或恶心呕吐,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而腻,脉沉缓者。本方治证属脾虚运化不及,痰湿停留所致。

  《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六君子汤

【处方】 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

[另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

[六君子汤为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的主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五脏六腑得以供养,机体自然充盛。脾脏特性为喜燥而恶湿,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水湿浸渍,湿从内生,日久聚湿成痰,从而变生诸般症候,除因脾胃本经之虚弱所致之食少,纳呆,便溏、泄泻外,尚有累及他脏的病变,如兼痰饮犯肺而致咳嗽、喘促,或兼痰湿上扰清空所致之眩晕昏冒,心悸怔忡;或兼湿阻胸膈而致胸脘不舒、心脘闷痛,呕吐泛恶;或兼湿痰下注,损伤冲带而致经闭不孕,湿浊带下之证;或兼痰气郁结而成痰核瘰疠;或兼痰湿浸淫肌肤关节,流窜四肢筋脉而成肢节酸痹,麻木不仁等等诸般病证,均可用六君子汤加减施治。]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改为党参,制成丸剂,名六君子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注意】真阴亏损者忌用。

【各家论述】《医方考》: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卑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名之曰六君子者,表半夏之无毒,陈皮之弗悍,可以与参、苓、术、草比德云尔!

【临床应用】 1.泻痢《寿世保元》:一人患痢,后重,自知医,用芍药汤,后重益急,饮食少思,腹寒肢冷。予以为脾胃亏损,用六君子汤加木香、炮姜,三剂而愈。

2.吞酸《寿世保元》: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予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原,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全愈。

3.眩晕痞闷《张氏医通》:缪某,偶因小愤,遂致眩晕痞闷,三月来服豁痰利气药不应,反觉疲倦,饮食日减,下元乏力。至七月下浣,邀石顽诊之,六脉似觉有余,指下略无冲和之气,气口独滞不调,时大时小,两尺俱濡大少力,此素多痰湿,渐渍于水土二经,复加剥削之剂屡犯中气,疲倦少食,迨所必致。法当先调中气,输运水谷之精微,然后徐图温补下元。为疏六君子汤加当归兼调营血,庶无阳无以化之虞。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世医得效方》卷五: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 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健脾补气,和中化痰。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或久患疟痢,不思乳食,或呕吐泄泻,饮食不化,或时患饮食停滞,或母有前症,致儿为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五

页首

《嵩崖尊生》卷八: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草、神曲、山楂、麦芽。

【功能主治】脾弱。方食已即困欲卧。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页首

《嵩崖尊生》卷十五: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炙草、柴胡、黄芩。

【功能主治】脾虚唇动。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页首

《医门八法》卷二:六君子汤

【处方】 党参5钱,白术3钱,茯苓2钱,炙草1钱,陈皮1钱,法夏1钱,乌梅5个。

【功能主治】健脾,暖肾,敛肝。主痰饮。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为引,送服四神丸1钱5分。

【各家论述】治痰饮者,健脾、暖肾、敛肝,盖缺一不可矣。宜六君子汤重加乌梅,送四神丸。六君子汤健脾者也,四神丸暖肾者也,乌梅敛肝者也。此筹思再四,曾施而已效者也。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页首

《回春》卷三: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去芦)1钱,白术(去芦)1钱,茯苓(去皮)1钱,白芍(炒)1钱,山药(炒)1钱,当归1钱,藿香5分,砂仁5分,莲肉10粒,乌梅1个,半夏(姜汁炒)8分,陈皮8分,甘草3分,炒米100粒。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久病胃虚呕吐。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回春》卷三

页首

《回春》卷二: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7分,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制)1钱,香附1钱2分,木香5分,砂仁5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食厥。因过于饮食,胃气自伤,不能运化,致昏冒者。

【用法用量】先用姜、盐汤多灌,探吐之后,服六君子场。

【摘录】《回春》卷二

页首

《片玉痘疹》卷八: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炒)、白茯苓、甘草(炙)、黄耆(炙)、陈皮、半夏、神曲(炒)、木香、砂仁、升麻(酒炒)。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之后,能食而泄泻者。

【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页首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曲、没石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弱,生风多困。

【用法用量】水7分盏,加冬瓜子少许,同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页首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黄耆、白茯苓、甘草、山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助脾进食,辟邪气。主伤寒汗、下之后,将见平复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如渴,加干葛、乌梅;大便自利,加陈皮、厚朴、砂仁、肉豆蔻;余热,加银柴胡。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

页首

《嵩崖尊生》卷八: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黄耆、炙甘草、枣仁。

【功能主治】年高不寐。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页首

《得效》卷五: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甘草、白茯苓、白术、肉豆蔻(湿纸裹,煨熟,锉碎,以厚纸盛,压去油)、诃子(煨,去核)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腑虚怯,心腹胀满,呕哕不食,肠鸣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红枣2个,水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

【摘录】《得效》卷五

页首

《济生》卷七: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两,白术1两,橘红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脾脏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七

页首

《杨氏家藏方》卷六:六君子汤

【别名】六物汤

【处方】 枳壳(去瓤,麸炒)、陈橘皮(去白)、人参(去芦头)、白术、白茯苓(去皮)、半夏(汤洗7遍,切作片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胸膈痞塞,脾寒不嗜食,服燥药不得者;痰气上攻,头眩日晕,呕吐,胸膈不快;及痰疟潮作,寒热往来,头痛不止。

【用法用量】六物汤(《普济方》卷一六四)。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一方加半夏)。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白茯苓1两半,当归1两半,黄耆1两半,白扁豆1两半,甘草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便血不止,脾胃虚寒,饮食不进,身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

方名:六君子汤
总结:补阳益气
组成:人参、白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治一切阳虚气弱、脾衰肺损、饮食少思、体瘦面黄、皮聚毛落。脉来细软。
归经:手足太阴足阳明药
方义: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朮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
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中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
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
变化方:1.加陈皮--名异功散,调理脾胃。
2.异功散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脾虚鼓胀。
3.六君子再加香附、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治虚寒胃痛,或腹痛泄泻。
4.六君子加麦冬、竹沥,治四肢不举。
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二陈汤 六君子汤禁忌
5.六君子加柴胡、葛根、黄苓、白芍--名十味人参散,治虚热潮热、身体倦怠。
6.六君子加乌梅、草等分,姜、枣煎--名四兽饮,治五脏气虚、七情兼并、结聚痰饮,与气相搏,发为疟疾。亦治瘴疟。
7.本方加黄耆、山药亦名六君子汤,亦名六君子汤为病后调理,助脾进食之剂。
8.加生姜、酸枣仁,治振悸不得眠。
9.加竹沥、姜汁,治半身不遂,在右者属气虚。亦治痰厥暴死。
10.加木香、藿香、干葛,名七味白朮散,治脾虚肌热、泄泻、虚热作渴。
11.七味白朮散,杨仁斋再加五味子、柴胡,治消渴不能食。
12.除人参、加白芍--名三白汤,治虚烦。或泄或渴,为调理内伤外感之奇方。
13.除茯苓、加干姜--名四顺汤;亦可蜜丸,治阴证脉沉无热,不欲见光。

14.腹痛不和加山药扁豆,姜、枣煎--名六神散,治小儿表热去后又发热者。
15.四君合四物名八珍汤治心肺虚损,气血两虚,及胃损饮食不为肌肤(血气充,然后肌肉长)
16.若伤之重者,真阴内竭,虚阳外鼓,诸证蜂起,则于四君四物之中,又加黄耆以助阳固
表,加肉桂以引火归元,名十全大补汤。
17.十全大补去川芎、加陈皮--名温经益元散--治汗后头眩心悸、筋惕肉,或汗出不止,及
下后下利不止,身体疼痛。
18.十全大补加防风为君,再加羌活、附子、杜仲、牛膝--名大防风汤,治鹤膝风。
煎服法:姜三片、枣二枚煎。
命名: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加味六君子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 白术炮姜 陈皮半夏(制)茯苓炙甘草升麻(蜜炙)柴胡(酣炒)肉桂

【功效与作用】 补脾益气,升阳和胃。治小儿肝木乘脾,食少气弱,阳气不营于四末,以致产生五硬,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及膈间,手心、足心冰凉而硬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济阳纲目》卷三十九: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苏子、大腹皮、木香、草果、厚朴、枳实。

【功效与作用】 因怒伤肝乘肺,传大肠者,腹鸣,气走有声,二便或闭或溏。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三十九

《古今医鉴》卷五: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六君子汤加炮干姜、白豆蔻、黄连、制吴茱萸。

【功效与作用】 脾胃大虚,以致膈噎不食。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寿世保元》卷二: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5分,陈皮8分,白茯苓(去皮)1钱,半夏(姜制)8分,干葛7分,山楂肉1钱,甘草(炙)5分,砂仁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效与作用】 中气虚而胃弱,不爱食,及食不生肉,不长力,或常 微热怯冷,神疲倦怠,或带痰嗽。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二

《济阳纲目》卷九十一: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柏、知母、滑石、石苇、琥珀。

【制法】 上锉。

【功效与作用】 苦病淋而茎中痛甚,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医统》卷五十三引丹溪方: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5分,陈皮钱半,半夏钱半,荆芥穗5分。

【功效与作用】 气虚痰盛,风邪眩运不休者。

【用法用量】 以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1盏,去滓,入竹沥2匙温服。

【摘录】 《医统》卷五十三引丹溪方

《普济方》卷二○七引《德生堂方》: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黄耆1两,山药1两,砂仁1两,厚朴7钱半,肉豆蔻(面炒研)7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效与作用】 一切脾胃虚热泄泻之症;伤寒病后,米谷不化,肠中虚滑,发渴微痛,久不愈者;及小儿脾疳、泄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饮水调服,不拘时候;如热,煎麦门冬水调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引《德生堂方》

《济阳纲目》卷三十六: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干姜、白豆蔻、黄连(姜汁炒)、吴茱萸(制)。

【制法】 上锉。

【功效与作用】 翻胃,气虚有寒。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三十六

《济阳纲目》卷十四: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沉香、厚朴、紫苏子、吴茱萸。

【制法】 上锉。

【功效与作用】 胃有浊气,膈有宿痰,不因饮食时常虚嗳。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十四

《法律》卷三: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甘草1钱,陈橘皮1钱,半夏1钱,竹沥半小盏,麦冬3钱。

【功效与作用】 四肢不举,属于脾土虚衰者。

【用法用量】 用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6分,温服。

口渴,去半夏,加葳蕤、石膏;虚甚不热者,加附子。

【摘录】 《法律》卷三

《济阴纲目》卷十三: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陈皮(去白)1钱,半夏(汤泡7次)1钱,厚朴(姜制)1钱,甘草(炙)减半。

【制法】 上锉。

【功效与作用】 饮食停滞于脾,以致腹胀呕吐。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济阴纲目》卷十三

《万氏女科》卷一: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陈皮1钱,半夏1钱,苍术(米汁水浸)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白茯苓1钱2分,炙草7分,升麻5分,柴胡5分。

【功效与作用】 白带,年久不止者。白带属湿痰而兼虚者。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兼眼苍莎导痰丸。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一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引《集验方》: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半夏1钱5分,天麻(火煨)1钱,陈皮1钱,僵蚕(酒炒,去丝)2钱,当归2钱,附子(滚汤泡去皮脐)6分,川芎8分,甘草3分。

【功效与作用】 下颏脱落。

【用法用量】 加灯心40根,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引《集验方》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黄耆1钱,怀山药2钱,砂仁(研)1钱,甘草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效与作用】 脾疳、泄泻、痢疾,属气虚者。

【用法用量】 加大枣3枚,水煎,空心服。

如腹痛,加炒黑干姜、木香各5分,乌梅1个。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炮姜、陈皮、半夏(制)、茯苓、炙甘草、升麻(蜜炙)、柴胡(醋炒)、肉桂。

【功效与作用】小儿阳气不营四末,致成五硬,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胸膈间,手心、足心冰凉而硬,见有肝木乘脾,食少气弱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五

《医便》卷四: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半夏(汤泡7次,晒干切片,再以生姜自然汁拌)1钱5分,白茯苓(去皮)1钱5分,陈皮1钱,人参8分,白术(炒)6分,砂仁(炒)6分,甘草2分。

【功效与作用】 妊娠2-3月,时作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温服。

【摘录】 《医便》卷四

《准绳.杂病》卷二: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白术3钱,人参1钱半,黄耆1钱半,白茯苓2钱,陈皮1钱,半夏曲1钱,芍药1钱,木瓜1钱,炙甘草5分,大腹皮5分。

【功效与作用】 病后脾虚浮肿。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准绳.杂病》卷二

《疡科选粹》卷五: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川芎、当归、黄耆。

【功效与作用】 臀疽因脾虚不能消散,不溃不敛。

【摘录】 《疡科选粹》卷五

《万氏女科》卷二: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六君加枳实(炒)5分,神曲(炒)5分,砂仁(炒)5分。

【功效与作用】 孕妇伤食,腹满吞酸,恶心不喜食者。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食后服。

【摘录】 《万氏女科》卷二

《万氏女科》卷三: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六君加枳实(麸炒)5分,山楂5分,姜黄3分。

【功效与作用】 产后伤食,呕吐腹胀。

【用法用量】 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三

《医彻》卷四: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肉桂1钱,牛膝1钱半,茯苓1钱,炙甘草3分,半夏1钱,广皮1钱,益母草2钱。

【功效与作用】 产后中气大虚,恶露不下。

【用法用量】 加砂仁末7分,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 《医彻》卷四

《增订胎产心法》卷二: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人参随宜,白术1钱或1钱5分(土炒),茯苓1钱,陈皮8分,制半夏1钱,炙草5分。

【功效与作用】 妊娠脾虚内伤泄泻。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水煎服。

米食所伤,加谷芽;面食所伤,加麦芽;肉食所伤,加山楂;如肝木侮土,兼食热作呕,加柴胡。生姜;若兼呕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加姜、桂;若泄泻黄色,加木香、煨肉果;若作呕不食,腹痛恶寒,乃脾土虚寒,加术、香、姜、桂;命门火衰,加益智仁。

【摘录】 《增订胎产心法》卷二

《增订胎产心法》卷五: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1钱,茯苓1钱,半夏(制)1钱,白术2钱(土炒),陈皮8分,炙草8分,肉果1枚(面煨熟去面),木香3-4分(一方有炙于姜4分)。

【功效与作用】 产后泻久,胃气虚弱,完谷不化。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增订胎产心法》卷五

《性病》: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炙党参2钱,甘草2钱,半夏2钱,阿胶珠(蛤粉炒)2钱,制白术2钱,茯苓2钱,陈皮2钱,黑姜2钱,蕲艾叶2钱。

【功效与作用】 经多色淡。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性病》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回春》: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 香附子1钱半,白术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人参7分,木香5分,缩砂5分,甘草3分。

【制法】 上锉,作1贴。

【功效与作用】 食厥。饮食过度,或作气恼,卒然晕倒,口噤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2个,紫苏叶7片,同煎服。

【摘录】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回春》

二陈汤

二陈汤源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

药物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用法

上药呚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病症分析

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者。

4. 使用注意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白术 (去芦) 苍术(米泔制) 砂仁 山药(炒) 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加减】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二陈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 牛膝(去芦) 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 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二陈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用法】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腕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陈汤

元朝之前古人用来送客的礼仪 茶迎客 汤送客

元后之人画虎不成反类犬 于是有了端茶送客的规矩

药理作用

1.对比研究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止咳、平喘、祛痰作用采用小鼠氨水引咳、豚鼠磷酸组胺诱喘、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方法进行3种剂型药理作用对比实验。结果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均可明显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豚鼠磷酸组胺吸入翻倒发生时间、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3种制剂等剂量组比较,功效上二陈汤新工艺制剂优于标准煎剂与丸剂。结论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均有明显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功效上二陈汤新工艺制剂较佳。

2.二陈汤理气化痰抗衰老的作用机理采用D-半乳糖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40天,中药组注射D-半乳糖同时以6.32g/(kg*d-1)浓缩二陈汤煎液灌胃40天,并以空白组作对照,观察二陈汤对小鼠脑、胸腺、脾、肝、肾指数、自由基代谢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小鼠大脑额前页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脑、胸腺、脾、肝和肾的重量指数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提高(P<0.01),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样变,内质网肿胀、空泡样变,核膜模糊或核周间隙扩大,核蛋白破坏,脱基质,核仁边移甚至断裂,脂褐素大小形态不规则等衰老改变,二陈汤能够提高实验动物脑、胸腺指数(P<0.05),提高血清SOD(P<0.05)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使神经元细胞变性程度减轻.结论:二陈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并为"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理论提供了实验据.

3.二陈汤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肝细胞色素酶CYP2E1活性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动物模型,用二陈汤治疗。实验结束后,检测肝细胞微粒体蛋白含量以及CYP2E1活性。结果:脂肪肝大鼠存在明显的肝细胞微粒体蛋白降低以及CYP2E1活性增强。与模型组相比,二陈汤对脂肪肝大鼠肝细胞微粒体蛋白具有明显升高作用(P0.05);而对CYP2E1活性则具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结论:二陈汤不仅能够改善高脂血症状态,也能降低CYP2E1活性,防治因此而导致的过氧化损伤过程,从多方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2471.html

更多阅读

四君子汤的功效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的功效——简介四君子汤是人参(去芦)、炙甘草、茯苓、白术各等份组成,四君子汤的功效,介绍一下该药方的作用和功效。四君子汤的功效——方法/步骤四君子汤的功效 1、

气血双补四物汤的做法 气血双补汤最简单方法

四物汤是妇科补血第一方,我现在配的是加了党参的,这样可以补血又补气,还有这次我用的四物汤里的熟地换为了生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上火的症状。它的作用为:调经止痛、养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经来潮而无法正常工作,四物汤可帮助活血化瘀,排除

花中四君子 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是因为它们的品质傲、幽、坚、淡。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四物汤的标准配方到底是什么? 四物汤标准配方

一、四物汤的原始配方四物汤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古书里所讲的四物汤标配是36克。到现在经历上千年,配方剂量一般不完全照搬古方。配方:当归9克 川芎6克 白芍9克 熟地12克二、四物汤的现代配方及功效由于古代流传下来的四物汤一直

四逆汤证 - 伤寒研读 - 岐黄中医网 岐黄中医论坛

二、四逆汤证【原文】 少陰病,脉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323)【提要】 少阴病脉沉、治当急温。【分析】 本条仅举脉沉而略证。然既冠以“少阴病”,则当结合少阴病提纲加以分析,可知“脉微细、但欲寐”是其必然见证,故脉沉者,当是沉而微细,乃阳

声明:《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二陈汤 六君子汤禁忌》为网友比目吻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