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快乐作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范各庄小学 王艳凤
一、问题陈述
第一是作文没兴趣。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的“规则教学”总是为学习加上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规则,加上一大堆僵尸一样的限定,从而使学生的作文过程布满荆棘,成为孩子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却最终无法绕出的迷宫,正是这种杂念捆住了学生手脚的学习,扼杀了学生最初的写作兴趣,学生感觉很累,作文便成了孩子们的一种负担。
第二是编造作文。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积累知识少,写不出内容,有许多“编造、套写”的现象,学生习作严重脱离生活的轨道。
第三是基于国外、国内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的思考。在国外,写作教学的总体趋势是生活化、实用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置身于森林、田野、果园、草地、河边等这些神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周围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在国内也有很多地区“生活化作文教学”、 “快乐作文”等课题都有了一定成果和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小学生快乐作文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小学生快乐作文,不仅有益于学生语言文字的丰富,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学习乐园里快乐成长。学生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从而享受自主作文的快乐。
二、文献综述
研究期间,我们学习了于永正、李吉林等习作研究者的著作,做了相关的读书笔记;从网上下载了名师谈快乐作文的习作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和研讨,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有的被我们直接应用,有的被我们合理借鉴并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总之,运用文献资料法可以让我们借他山之石,攻自己的研究之玉。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实验年级:二、三年级。
(一)研究目标
让学生喜欢作文。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将学生的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即是作文,作文是自己的情感所需,作文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成立“快乐星”文学社,快乐星广播站等阵地,让学生在上述活动平台充分展示自己 的写作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快乐作文”的含义是指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是运用直观、激励、艺术、操作、情感等刺激手段,创设和引导学生进入富有动态的、探究的、兴趣的、快乐的写作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进而进行情感迁移,吸引稳定学生注意,使学生全身心地通过对事物观察,形成表象,并对表象进行思维的整理加工,产生一定的认识,进行由“物”到“意”,再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在愉悦的心境中去学习写作、抒发表达,提高学生个性规范的言语表达能力,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快乐作文”教学的心理机制主要表现为情感效应,在外部多元、直观等方面刺激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点,进而引起情感上的欢悦、唤醒、鼓舞、充实或悲哀等。
为了激发习作兴趣,保持写作热情,积淀情感体验,我们设计使用“快乐作文快乐成长”特色作文小本本,确保每个孩子积累童年的经历结集成册,同时通过小本本使得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
(三)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研究期间我们综合运用访谈、观察、测试等方法调查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根据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幅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充分调查和了解学生在写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力求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题的研究活动。
2、文献资料法
加强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学习,研究期间,我们学习了于永正、李吉林等习作研究者的著作,做了相关的读书笔记;从网上下载了名师谈快乐作文的习作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和研讨。
3、行动研究法
依据研究方案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实施作文生活化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充实学生生活,开拓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自己所见,写自己所感。将学生的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时时有作文,处处有作文。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7至2013、8)):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小组,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精心设计研究方案。
首先认真调查了学生作文现状,摸清学生“作文难写”的症结所在。开题时,我在班上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出:目前本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作文,而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喜欢作文,在完成作文时,绝大部分学生需要请家长或老师指导,有许多“编造、套写”的现象,学生习作严重脱离生活的轨道。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9至2013、12):实施作文生活化的开放式教学,阶段性课题研讨活动,交流学生习作。
课堂是我们课题实验的主阵地。课内习作训练重在规范言语表达。为此,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课堂上作文课、听作文课、并及时评课。快乐作文教学分两条主线进行,一方面我们采用课内习作训练和课外生活作文相结合的方法,另一方面从培养写作兴趣和指导写作方法入手。
我们的实施步骤是:“理论学习——实践探索——理性提升——实践验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了课题实验。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1、多彩游戏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小学生的感情是很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可在作文前设计游戏,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以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内容,还调动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玩游戏前讲好游戏规则和方法,注意观察游戏中伙伴的动作、语言、表情。选出玩游戏的几位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请同学们注意听清他们是否按要求把游戏介绍清楚。最后让孩子们把游戏情况写下来,让人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学生玩游戏时的快乐无比。
2、动手实践提供给学生写作素材。
许多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不仅在幼儿园的手工课和小学的美术课上学会了许多小制作,而且平时自己也能发明、制作小玩艺儿。所以我们抓住了这些小制作这些动手实践活动进行作文训练。比如,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件小制作,品种、式样和材料等都不限。上课时,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摆在课桌上,有纸筒鸟、橡胶泥水果拼盘、树枝鸟窝……虽然有的作品十分精致,有的作品略显粗糙,但是每件作品都令人爱不释手。我先按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进行教学,然后要学生把自己小制作的样子、用处或玩法说出来,怎样制作这件物品的方法、步骤说出来,然后写下来,这就是作文。学生感到很有意思。这就是一篇语言生动的小说明文。
3、自由练笔培养学生自由表达。
新课标中提出:“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常常在周末或假日让学生进行自由练笔,题目、内容、字数均不限,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好,遇到一个人、看见一件事、读了一本书、观了一处景,只要你想说你就把它随手记下来,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学生们对这种形式的习作很感兴趣,如写“五一”节旅游见闻的,周末回农村外婆家种西红柿的,爸爸爱喝酒烦死我了、妈妈天天监视我不让我玩电脑的等等。这些习作不仅内容五彩斑斓,而且有的语句虽很朴实但令人回味无穷。通过自由练笔,很多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有时甚至主动提出想写作文。像这样,当写作一旦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有话会说。
从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作文,却不知如何去写,怎样才能写好。而在高段的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有材料可写,却不知如何下笔;有的学生在写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时喜欢用套话;有的学生则写到中途写不下去了。这种种情况都表明,学生不懂写作方法,造成难以表达。所以我们注重指导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这样就大大降低作文的难度。我们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的:
1、熟读课文,仿写精彩句段
小学低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时,往往不会用恰当的文字来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针对这点,我采取的方法是:从熟读课文,仿写精彩句段开始。因为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文辞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感受、体悟一些词句的优美,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积累,再尝试运用到说话、写作中。比如学了学了《葡萄沟》一课,我让学生仿写第二自然段中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给了两个提示片段:一是“到了春季,花儿一朵一朵地开在绿叶丛中,有()的、()的、()的、()的、()的,万紫千红,好看极了。”二是“到了课间活动时,同学们一群一群的在操场上玩游戏,有()的、()的、()的、()的、()的,说说笑笑,开心极了。”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举一反三,说出类似的句段,
2、指导观察,让学生写话有序。
小学生观察的一般特点是:观察对象多,观察背景少;笼统观察的多,仔细观察的少;无顺序观察的多,按顺序观察的少。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写,并写得有条理,就必须对学生的观察进行指导。首先,要指导有顺序地观察。如,观察一种喜爱的小动物,我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其中观察样子时按头部→身子→四肢的顺序,而观察头部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生活习性则从吃食、活动两方面进行。通过这样有序地仔细观察后,学生的作文既有条理,又生动具体。其次,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3、多写随笔,建立素材库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姿多彩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数写作的素材,然而,有些美丽的景象、睿智的想法、奇特的想象等转瞬即逝,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信息,把它记录下来,积累起来。我提倡学生写随笔,用一个固定的笔记本,自己设计封面、目录、插图、配画等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也可把自己学到的好词佳句分类记下来。如按字数分,四字词语、三字词语、二字词语等;按内容分,如写外貌的、写神态的、写景物的等,句子按修辞来分,如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就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通过写读书笔记,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远离了“无米之炊”的日子。
三、大量阅读赏析,以读促写
为什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阅读总量是150万字,因为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阅读重在理解和吸收,为写作者提供写作材料和表达技巧的借鉴;写作反过来也促进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材料,一方面是从直接感知——主要是深入生活观察而获得的,另一方面是从间接经验——主要是阅读而获得的。但学生的直接生活实践在范围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因此,阅读是学生取得可言之物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广泛深入地阅读之后,知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加发展,审美修养更加提高,还可以从范文中学习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尝试了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的几种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
1、在读中模仿
例如教学童话故事。童话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孩子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感悟童话的写作特点,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中的童话讲给同学听,并且具体指导学生怎样编写童话。这样,很多同学都兴致盎然地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编写出生动有趣的童话来。然后,因势利导,鼓励同学们办童话专刊小报——画童话、写童话。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是那么高兴!
2、在读中借鉴
各类各篇课文都有它的写作特色。多让学生读,课堂上再通过老师的分析,学生的领悟,使得学生明白怎样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安排线索,具体、细腻地写景状物,如何用词更准确生动等等。如学习《白鹅》《白公鹅》《猫》《母鸡》这组课文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几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共同点,即作者都是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来写,文中多处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动物的可爱之处表现得栩栩如生,不同的是有的还运用反语、对比手法,明贬实褒,来表达作者对所写动物的喜爱之情。随后,我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注意它的样子、脾气,吃食、嬉戏、休息时的动作、神态,甚至情绪变化等,再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描写一下这种动物。“
实践说明,从整体的原理出发,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先读后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办法,从而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确实效果较好。特别对于写作能力较低的同学,效果就较为显著。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12至2014、1):展出成果,写出研究论文,完成实验终端成果报告,组织课题鉴定。
1、自创习作本。
根据大作文观理念,我们提出作文无大小作之分,因此,取消了原来的大作本与小作本,自创名为《脚印》的活页习作本。学生把一学期凡是动笔写的东西全部放入这一本“脚印”中,如:训练序列规定文章、自由日记、美文摘抄与赏析、测验或考试时作文等等。一学期下来人人拥有了一串属于自己的“脚印”。到学期结束时,我们又指导学生把它变成一本“书”,从封面制作到扉页介绍,到后面的目录,文章的分类排序、后记撰写、装订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孩子们在自己的书里,留下了一个个成长的脚印。每当打开这本独一无二的书时,每当品味着自己的一篇篇大作,欣赏着老师、同学与家长的赞扬与鼓励时,孩子们怎能不为自己的点滴成长感到快乐呢?
2、日记接力赛。我们对实验班级提出每日“日记接力赛”的要求。何为“日记接力赛”?顾名思义,即由学生轮流写日记。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一组一本日记本。每周围绕一个主题来写,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评前一名学生的日记, 并写下评语, 然后再做作者。每周进行总结,评出最佳小组一个、最佳作者若干名、最佳读者若干名,并把好的日记在班内朗读、展示。
3、组织快乐作文比赛。我进行了三至六年级学生快乐作文比赛。比赛为非命题作文,围绕“快乐”和“梦想”两个主题来选材构思。题材及体裁均不限,题目自拟。作文一律用稿纸书写,书要求写工整、规范,美观大方,文章要体现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展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参赛作文不得抄袭。全校评选出30名学生给予奖励,并推荐参加“第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活动。
4、课前十分钟故事会。教师抓住课前的几分钟,鼓励学生分享阅读。让学生将自己听到的或阅读的故事,或者诗歌,或者笑话、谜语等等和同学分享
5、成立了“快乐星”文学社,快乐星广播站等阵
四、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果:
《小学生快乐作文课题研究》这一课题让学生学会了自由表达、自主表达,说真话、诉真情,使作文成为孩子的内心需要,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快乐体验。让他们不再“咬断笔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二)收获
我们的课题组3位老师有多篇论文奖项,学生也有20余人次多篇文章参加区级以上作文比赛获奖。实验班的学生大多能够从怕作文到不怕作文到喜欢作文,同时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的教研氛围明显浓厚了,教学方法也大胆打破了传统的“规则教学”模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正在形成。
《小学生快乐作文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带动了全校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创习作本”,养成了写“日记接力赛”的习惯。在课题实践中,老师与孩子们都在共成长同进步。
五、问题和启示
1、日常教学任务太重,事物繁多,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对理论知识掌握不足,使得研究没有一个很坚实的理论依据。
2、时间有些紧张,习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的能力,它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也许有些学生现在的积累并不能很快体现出来,效果不太明显,师生、家长都很心急。
3、我原打算建立“快乐作文博客”,但是有些家长谈上网色变,不配合,怕小孩子上网耽误学习,困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