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您欠马兰村的19条人命何时能还? 马兰村小乐队

人民日报,您欠马兰村的19条人命何时能还?司马平邦
​人民日报,您欠马兰村的19条人命何时能还? 马兰村小乐队
1先说几句跟毛泽东有关的。69年前的今天,即1946年7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亲笔题写了“人民日报”报头,这是毛泽东第一次题写“人民日报”,两年后,即在1948年6月15日,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这次使用的是毛泽东第二次题写的“人民日报”报头,也就是现在那个全国人民都认识的极度神采飞扬的四字报头。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在北平(北京)发行《人民日报(北平版)》,3月15日,该报由河北省平山县里庄迁至北平出版,1949年8月1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由代中共中央机关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这个身份一直沿续至今。也就是说,现在的《人民日报》当初是由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与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则还要追溯到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出版的《抗敌报》,《抗敌报》先由晋察冀军区出版,在1938年8月改由晋察冀边区出版,成了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到1941年11月,《抗敌报》更名为《晋察冀日报》,中共的媒体奇才邓拓一直任其社长兼总编辑;至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发表了《终刊启事》――第二天,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出版,并开始使用毛泽东第二次题写的报头。
2再来说说关于《晋察冀日报》的另一个故事。话说,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当年由于它四面环山,远离官道,利于游击和隐蔽,所以,1939年3月《抗敌报》社就转移到了这里,1943年夏,日本军队为全面占领中国华北,在秋冬两季集结20万重兵,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各根据地展开全面“扫荡”,其时《抗敌报》已更名为《晋察冀日报》,并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时的只有8个人发展为一支机构庞大的新闻队伍,而且该报因处于中共抗日的最前线,而对全中国的抗战都有着巨大影响,所以,该报也成为本次鬼子“扫荡”的重点中的重点。1943年9月,日军进攻到马兰村,《晋察冀日报》报社和马兰村的村民们第一时间安全转移到了深山里,就在报社人员安全撤离马兰村后4个小时,数百名日军侵入马兰村开始搜寻报社,结果扑空;但不想,当已转移到山上的村民以为日军已经离开,纷纷下山时,却遭遇了日军埋伏,鬼子在马兰村里先是杀害了两名当地村民,为了钓出《晋察冀日报》,他们把剩下的村民和来马兰村逃难的他村村民一起押到了离马兰村不远的下庄村,以给《晋察冀日报》社制造日军撤走的假像,并在下庄村继续用残忍手段杀害了17名马兰村村民,但自始至终,马兰村的村民们都咬紧牙关,没有供出报社人员在哪里;在这次扫荡中,除了马兰村的19位乡亲,还有11名报社人员也不幸牺牲。邓拓,后来以“马南邨”为笔名写了好多好文章,马兰村正是这个笔名的真正来历,这个笔名如实记录了马兰村为《晋察冀日报》舍下的19条人命。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在懂事之后,从父亲和村民的口中,听说过那19位掩护报社时牺牲的村民死时的惨状,鬼子将其中一个村民的脖子整个拧断,脸被拧到完向朝后,看起来既表情狰狞又似在笑――这,就是当时震惊华北的“马兰村惨案”。试想,如果当时若没有马兰村老百姓的誓死保守秘密,邓拓及机构庞大的《晋察冀日报》社很可能就被集体连窝端掉了,能否还会有现在的《人民日报》?若单单从这个意义上说,1943年为此而牺牲的19位马兰村村民,他们的意义甚至远远超过毛泽东两次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但至少,现在的《人民日报》不管好赖,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仍把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天天扛在肩上,同时,我想问问,它(抽像的《人民日报》)和他们(具像的《人民日报》的同仁们)是否一直为1943年替你们这张报纸而死的那19位村民留了一块真诚的怀念之地?尤其是那位头颅完全被拧到背后的村民的狰狞而又似笑的面目!这是我在CCTV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中看到的一个故事,有感而发。
3但,这还不是我真正想说的。我现在真正想说的是,如果,在今天,时光忽然穿越回到了1943年,在外来的侵略者(日军)、《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以及马兰村的村民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首先,我想问的是,那19名马兰村的村民拼命保卫《晋察冀日报》的历史会不会重演?其实,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民日报》诸兄,你们自己也可以掂量掂量,如果历史真的重来,自己还有没有把握能得到这些淳朴的河北农民的舍命保密;而我看,够呛,你们不见不久前在互联网上,贵报在“大众民主”的氛围之下已经被更名为“日人民报”了吗?想当年,抗战时,河南就曾发生过骇人听闻、震惊古今的河南农民竟然拿起武器帮着日本鬼子打击残害他们的国民党汤恩伯部队的丑事,我们今天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纪念中华民族经历的那一段悲痛历史,也不应只说好听的,只听掉泪的,有些所谓丑闻也该常常回炉一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4其次,我们都知道,1943年时,当时在马兰村领导上百号共产党的新闻战士们出版《晋察冀日报》的人是邓拓――这是我们表面所了解的,而内里,我们不了解的,还有,在邓拓当年领导的那支上百号新闻战士的日报社里,有这样一种名字肯定是不会出现的,他们的名字叫做“马立诚”。“马立诚”者,什么人也?这里就不多说了,不知道的人可以自己去百度,关于此事的奇妙之处在于,虽然1940年代的《晋察冀日报》里没有“马立诚”,但当下的《人民日报》里确实有了“马立诚”,而且,若把“马立诚”当成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一种人,我看现在的《人民日报》里还有不止一个。这时,我们也就可以为第一个问题找到答案了,谁还会相信,倘真如此,马兰村人民会舍出19条人命来保卫一张拥有不少“马立诚”的《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呢?再次,当然,假如1943年的《晋察冀日报》里真如现在的《人民日报》里一样,不止拥有邓拓这样的人,也还有不少“马立诚”,其实即使是只有一个“马立诚”,当年参加“扫荡”的鬼子军队也就不必如此大费周折,甚至要使用空城计来搜寻共产党新闻团队了,想必“马立诚”们早就为皇军献上了他们精心绘制的联络图,并且一定是堂而皇之地,以将邓拓那些死硬份子一网打尽。如此一来,也许掌握着语权的“马立诚”们还会宣扬说,你看看你看看,人家日本人有多慈悲,我们带他们抓了邓拓,他们就免了马兰村19人的死呀,这就是可以救19条人命的对日新思维呀。
5其实,抗日战争中著名“狼牙山五壮士”的首发媒体,正是作为《人民日报》前身的《晋察冀日报》,这件事既写在了晋察冀边区的历史上,也写在了《晋察冀日报》的历史上,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9月的河北易县,两年之后的1943年9月之所以会在河北阜平的马兰村发生如此壮烈的“马兰村惨案”,亦与五壮士的故事密不可分:五壮士真实事迹发生于1941年9月,到1942年初通过《晋察冀日报》得以天下尽知,至今尚还健在的马兰村村民在回忆那段他们与《晋察冀日报》编辑、记者们亲密相处的日子时,还都会提到他们也是通过这张报纸和它的采编者知道了五壮士们的英勇和壮烈,那种爱国献身精神的伟大震撼力,在几十年之后的那些老人们感动的眼神里还能看得出来;而在当他们知道了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1年多以后,果然就又有19位马兰村的村民为了保密《晋察冀日报》的秘密被日军杀害,马兰村用19条人命,保卫了《人民日报》早期的血脉。
6但,事情至此并没有结束,历史到此并没有终结。1946年初,即“马兰村惨案”发生两年半之后,一个曾由晋察冀党校毕业,姓杜的23岁年轻人加入《晋察冀日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从那里和那时开始了他终其一生的新闻生涯,而这一段经历亦成了日后可供他在共产党体制下一生享用的资质和资源;所以,现在,虽距此已经过去接近70年时间,这位姓杜的却仍然负责着另一家媒体的出版大权。这个姓杜的,叫杜导正。他现在办的媒体,叫《炎黄春秋》。两年前,就在《晋察冀日报》前记者杜导正现在出版的《炎黄春秋》上,刊登了一篇以高明隐密而又无耻露骨的春秋笔法丑化当年由《晋察冀日报》最先报道的“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的重磅文章(偷拨老百姓萝卜的五壮士),其后,就在今年6月,这篇报道又引出了与互联网著名意见领袖郭松民和梅新育之间的两场官司,现在,官司还在北京的海淀法院、丰台法院审理着,一直没结果。而对于此案,作为当年的《晋察冀日报》完全继承者的《人民日报》甚至只字未提,做出如看耍猴的坐山观虎斗科。
7邓拓,作为中共历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将领”之一,虽熬过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但仍于1966年刚刚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之始,因“三家村”反共集团事件而含冤自尽,这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中国新闻史的悲剧,尤其是中共宣传史上的永远不可以抹煞的大悲剧,是需要后人们永远记得,并吸取教训的。但,是不是因为文革中有了有了邓拓的悲剧,因为要吸文革中邓拓悲剧的教训,就同时可以容许现在的《人民日报》里住进了1个或无数个“马立诚”呢?世上,总是先有马兰村,先有敢于去死的19位村民,然后才有了未死的邓拓和《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然后才会有可以安享前面所有人带来的和平与安然的杜导正和“马立诚”;但历史往往又会在此处发生可怕的逆转,因为当历史进程中一旦加入了杜导正和“马立诚”,从前的一切和之后的一切都或将发生灭顶之灾:我相信,现在如果历史重演,绝对再不会有19位在共产党新闻战士们教育之下富有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的村民肯于和敢于为一张报纸去死了,因为“马立诚”们已经在不厌其烦地告诉着他们,对日本侵略者要持“新思维”,而杜导正们更会告诉村民们,唉,“狼牙山五壮士”当年临死之前还拨了你们老百姓好几棵大萝卜没还呢,难道你们还想丢失更多的大萝卜吗?你们这群中国农村的土老冒们!只不过再一次的鬼子进村确实还没发生罢了。马兰村那19条人命,邓拓,杜导正,马立诚,就这样各自以奇怪的姿式被记载在与他们所有人命运相交集的历史中,今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4岁的生日,我想在这一天人们能认真思考和理清一下这个中复杂而难以说清的关联、因果、轮回、利害和未知之数,恐怕更有非常的意义。历史诚不我欺,希望老天有眼。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搜索

复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3445.html

更多阅读

《卡图马族“甘薯节”》 卡图马族的女人

在太平洋岛屿基里维纳,遍布草屋的古老村庄里,已经开始流传着一个消息:卡图马族的女人们要庆祝甘薯节了。岛上的男人都收到警告,他们战战兢兢地想着怎样绕道而行;而当地的传教士们则开始了长时间的祈祷会。无论成年男子还是小男孩,已婚或

《人民日报》社论《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内容提要: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接着中印战争爆发。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接着邓小平访美,接着中越战争爆发。2012年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忍无可忍,无需

走不尽的川藏线,古茶马道的驿站雅江城图文 马道立

走不尽的川藏线,古茶马道的驿站雅江城国道318线,一条横贯中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从上海滩起,一路逆长江往西,直抵西藏与尼泊尔边境处的樟木口岸。它像一个串起翡翠珍珠的线,把各色美景连在一起。从成都开始,它被称为川藏线。从成都到拉萨,

声明:《​人民日报,您欠马兰村的19条人命何时能还? 马兰村小乐队》为网友偲洂憔悴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