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转帖 老子——龙应台文集1 老子哲学之关键 1

老子

作者:龙应台

26*(转帖)老子——龙应台文集(1) 老子哲学之关键 1

喂──今天好不好?

我说,你今天好─不─好?

妈,他说什么?为什么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怎么了?

"老师要我做一个报告,介绍老子。妈,你知道老子吗?"

你惊讶。十三岁的欧洲小孩,老师要他们懂老子?

"知道啊。妈妈的床头就有他的书。"

"嗄?怎么这么巧?"孩子的声音已经变了,在电话里低沉得像牛蛙在水底发闷的那种声音,"那老子是真正的有名喽?!"

"对啊,"你伸手去拿"道德经","三千年来都是畅销作家啊。"

"难怪啊,在德文网络上我已经找到八千多条跟‘老子'有关联的......"

你趴在床上,胸前压着枕头,一手抓着话筒,开始用中文辅以德语对孩子解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

每天的"万里通话"要结束了,孩子突然说,"喝牛奶了没有?"

"嗯?"你没会意,他又说,"刷了牙吗?"

你说,"还没──"他打断你:"功课作了吗?有没有吃维他命?电视有没有看太多?衣服穿得够不够?"

你听得愣住了,他说,"没交什么坏朋友吧?"

电话里有一段故意的留白,你忽然明白了,大声地抗议:"你很坏。你在教训妈。"

孩子不怀好意地嘿嘿地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每天打电话就是这样问我的,你现在应该知道你有多可笑了吧?"

你一时答不出话来,他乘胜追击说,"我不是小小孩了你什么时候才会搞懂啊?"

你结结巴巴地,"妈妈很难调整──"

他说,"你看你看,譬如说,你对我还在用第三人称称自己,‘妈妈要出门了',‘妈妈回来了'......喂,你什么时候停止用第三人称跟我说话啊?我早就不是你的Baby了。"

你跟他"认错",答应要"检讨","改进"。"还有,"他说,"在别人面前,不可以再叫我的乳名了。"

你放下电话,你坐在那床沿发怔,觉得彷佛有件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一件蛮重大的事情,但一时也想不清楚发生的究竟是件什么事,也理不清心里的一种慌慌的感觉。你干脆不想了,走到浴室里去刷牙,满嘴泡沫时,一抬头看见镜里的自己,太久没有细看这张脸,现在看起来有点陌生。你发现,嘴角两侧的笑纹很深,而且往下延伸,脸颊上的肉下垂,于是在嘴角两侧就形成两个微微鼓起的小袋。你盯着这张脸看,心想,可好,这跟老虎的脸有点像了。继续刷牙。

终于等到了一个走得开的礼拜天,赶去桃园看他。你吓了一跳,他坐在矮矮的沙发里,头低低地勾着,好像脖子撑不住头的重量。你唤他,他勉强地将头抬起,看你,那眼神是混浊涣散的。你楞了一下,然后记起买来的衣服,你把衣服一件一件摊开。

你去桃园的街上找他可以穿的衣服。大多是女人,年轻少女的衣服。百货店里的男人衣服也太"现代"了。他是那种一套衣服不穿到彻底破烂不认为应该买新衣服的人。出门时,却又一贯地穿戴整齐,白衬衣,领带端正,深色毕挺的西装,仅有的一套,穿了二十年也不愿意多买一套。

你在街上走了很久,然后突然在一条窄巷前停下来。那其实连巷都称不上,是楼与楼之间的一条缝,缝里有一个摊子,堆得满满的,挂着蓝色的棉袄、毛背心--、卫生衣卫生裤。一个戴着棉帽的老头,坐在一张凳子上,缩着脖子摩擦着手,一副惊冷怕冻的模样。你不敢相信,这是童年熟悉的镜头──外省老乡卖棉袄棉裤棉衣。

带着浓厚东北腔的老乡钻进"缝"里拿出了你指名要的东西:棉袜,棉裤,贴身的内衣,白衬衫,褚红色的羊毛背心,深蓝色的羊毛罩衫,宝蓝色棉袄,灰色的棉帽,褐色的围巾,毛织手套。全都包好了,你想了想,问他,"有没有棉布鞋啊?黑色的?"

老头从塑料袋里拿出一双黑布鞋。你拿了一只放在手掌上看,它真像一艘湘江上看到的乌蓬船,如果"爱己"的鞋垫完成了,大概就是这样一只鞋吧。

你和母亲将买来的衣服一件一件、一层一层为他穿上,折腾了半天。最后穿上棉鞋。他微笑了,点头说,"很好。合脚。"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发现他无法从沙发里站立起来。

从医院里回来,他的身体向右边微微倾斜,口涎也就从右边的嘴角流出。他必须由你用两只手臂去拉,才能从沙发起身。他的腿不听脑的指挥,所以脚步怎么想都迈不出去。

他的手,发抖。

在客厅里,面对着他站好,你用双手拉起他的双手,说,"来,跟着我走。左──"

他极其艰难地推出一只脚,"右──"另一只脚,却无法动弹。

"再来一次,一......二......左......右......"

他显然用尽了力气,脸都涨红了,可是寸步维艰。你等着,等他脑里的指令到达他的脚底,突然听见街上叫卖"肉粽"苍老的唱声,从远而近。黄昏的光,又照亮了柚木地板。母亲忧愁地坐在一旁,盯着你看。你又听见那钟在窣窣行走的声音。麻将桌仍在那钟下,牌仍摊开在桌上,但是,乱七八糟堆在那里,像垮掉的城墙。

"这样,"你回过神来,手仍旧紧紧抓着他的手,"我们念诗来走路。准备走喽,开始!白─日─依─山─尽......"

他竟然真的动了,一个字一个节拍,他往前,你倒退着走,"黄─河─入─海─流......"

千辛万苦,你们走到了纱窗边,"转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她在一旁兴奋地鼓起掌来,"走了,走了,他能走啊。"你用眼角看她,几乎是披头散发的,还穿着早晨的睡衣。

"转弯──月─落─乌─啼─霜─满─天,再来,江─枫─渔─火──"

他专心地盯着自己的脚,你引他向前而自己倒退着走;是啊,孩子的手肥肥嫩嫩的,手臂一节一节的肉,圆圆的脸庞仰望着你,开心地笑,你往后退,"来,跟妈妈走,板凳歪歪──上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赛跑──上面坐个──小鸟──小鸟出来──撒尿──"他咯咯笑,短短肥肥的腿,有点跟不上。

"来,最后一遍。爸爸你慢慢来,开步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转弯,儿童相见──不相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349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推荐阅读:龙应台——目送

原文地址:推荐阅读:龙应台——目送作者:meihong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枒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

读者在线阅读_1964_龙应台 目送龙应台在线阅读

读者在线阅读_1964 龙应台  不曾出席过同学会的我,今天去了小学同学会。五十六岁的我,想看看当年十二岁的玩伴们今天变成了什么样。  那是一九六四年,民国五十三年。  一月二十一日,有湖口「兵变」。  一月十八日,纽约宣布了建

龙应台——文人做官 龙应台文化基金会

内容简介:  14年前,《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声怒吼,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开始了她的杂文《野火集》专栏,短短一年,就像野火般地向四面八方奔窜燃烧起来,掀起一股“龙卷风”,锋芒所至,震撼了台湾岛无数读者的心灵。随后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感受整个荒原,有时只需一株小树——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徐飞在我看来,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与索尔仁尼琴的《古格拉群岛》具有同样品格,都像黑色深海中的鲸鱼以震动微波的方式向世界发出密码。历

声明:《26*转帖 老子——龙应台文集1 老子哲学之关键 1》为网友潶铯彩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