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www.singtaonet.com/society/soci_sp/t20060418_193540.html
在斯琴高娃的电影生涯中,爱情似乎并不是主题。斯琴高娃的角色,被赋予了太多女性的尊严、责任、权利和气量,却总是与爱情失之交臂,不是英年丧夫,就是男人软弱无能。也许正因为如此,戏外斯琴高娃那一段藏在遥远的瑞士的爱情故事,就越发显得洁白、温存与美丽。随着电影《骆驼祥子》、《似水流年》不断地为斯琴高娃带来荣誉,斯琴高娃内心的痛苦也在不断地加深。因为第一段婚姻的失败,她的生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4年《骆驼祥子》拍完之后,在凌子风导演几次三番的劝说下,斯琴高娃答应与陈亮声见面。那时的她心若冷冰,不愿再谈感情。而陈亮声却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并且默默在背后帮她排忧解难,苦苦等待着佳人内心的坚冰融化。1986年,斯琴高娃终于答应嫁给陈亮声,随后两人定居瑞士,斯琴高娃也加入了瑞士国籍。然而,新婚的斯琴高娃仅仅在瑞士住了8个月,就禁不住电影的诱惑又回到了中国。斯琴高娃说,外国的生活太安静了,静得连自己的心跳都能听得到。她始终觉得那是洋人的地方,而不是她的地方。
作为瑞士著名的华裔指挥家,陈亮声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用斯琴高娃的话来形容她的这位上海丈夫,那就是“真正的上海老克勒”。斯琴高娃总是骄傲而有带着内疚地说,她的成功,有丈夫的一份功劳。听斯琴高娃说戏,帮她分析角色,陈亮声总是默默地在背后点拨。
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斯琴高娃的演艺事业进入了高产的成熟期。1992年,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香魂女》夺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剧组纷纷找上门来。斯琴高娃先后接拍了《老人与狗》、《奇人奇案》、《太后吉祥》等十多部影视剧。她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疲惫地在北京与日内瓦之间来往奔波。
在拍《奇人奇案》时,斯琴高娃不幸摔伤了腿,回到日内瓦休养。目睹她肿得碗口粗的脚踝,丈夫流泪了:“高娃,别拍戏了。好好在家过几天安稳日子。”斯琴高娃答应了丈夫的要求。然而,脚伤好后,她还是决定回北京拍戏。日内瓦和北京,她都割舍不下,因为一边有她的爱情,一边有她的事业。
离开丈夫的日子要加倍奉还。在日内瓦的家中,斯琴高娃包揽了一切家务活,甚至连修整花园、草坪等体力活也是她干。斯琴高娃还跟电视、报纸、杂志学做汉堡包、牛排等丈夫最爱吃的欧式菜。丈夫开玩笑地说:“我过的是神仙日子。”
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日内瓦过年的斯琴高娃,今年把丈夫带到了国内。五十多年首次回国过年的陈亮声,年初二又被斯琴高娃带到了话剧《月牙儿》的排练现场。一如既往地,他充当起“幕后指导”的角色。
剧组执行导演栾景泉说:“陈亮声对艺术、对人生的独到见解让人望尘莫及。记得剧中有一个场景,母亲为让女儿继续读书而四处举债最终走投无路沦为暗门子娼妓。通常导演总是会把场面处理成一片凄风苦雨,以凸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但陈亮声却建议用悠悠的箫声配合木鱼敲击的声音表现肉体的沦落和灵魂的解脱,寓意空灵,令人叫绝。”
斯琴高娃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能够做演员是一件顶顶幸福的事情。她很珍惜这样一个行当。“如果有来世,我想我还是做演员吧,我挺高兴的,我挺愿意。”唯一让斯琴高娃遗憾的是,她有种跟时间赛跑的感觉,她想把更多的缺憾补上。
陈亮声宽容了斯琴高娃的“偏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妻子的“同谋”。无论在北京还是日内瓦,他们总是彼此温暖着对方。就像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练厅的一隅,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深情地凝视着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太太。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