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介绍 林彪简历

陈云(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曾用名廖陈云,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青浦区)人。政治家、经济管理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陈云(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曾用名廖陈云,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青浦区)人。政治家、经济管理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陈云早年领导上海工人运动,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部参加长征,相继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随后赴东北,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指挥参与临江战役。随后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领导银元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国经济恢复工作与制定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随后连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之后恢复原职,出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邓小平,实际上的第二号领导人。

人物经历

早年革命生涯

  陈云生于江苏省青浦县章练塘镇农民家庭,两岁丧父,四岁丧母,与胞姐陈星由外祖母抚养,过继给舅父廖文光,改姓廖,名陈云。

  1916年,入颜安高等小学读书。

陈云介绍 林彪简历

  1919年,因家贫无力继续求学,经老师张行恭介绍,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

  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被推选为商务印书馆罢工临时委员会委员长,与沈雁冰等一起领导全馆职工大罢工。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商务印书馆总支部干事、发行所支部书记,随后连续三次参加上海工人起义。

  1927年10月,受中共派遣,离开商务印书馆,到青浦发动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后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1932年3月14日,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年底,在上海会见鲁迅,并将秘密在鲁迅家中居住的瞿秋白夫妇接出转移。

  1933年,前往位于江西瑞金。次年出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国统区工作部部长,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随后以红五军团中央代表身份参加长征。

  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遵义后,陈云任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期间出席在遵义会议,撰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5月上旬,红军渡金沙江时,任渡河司令部政治委员。6月,奉命从四川省天全县灵关殿秘密离开,由当地中共组织派人护送,经荥经、雅安、成都到达重庆,后只身去上海,从事地下工作。9月,抵达苏联、向共产国际报告情况,并入列宁学校学习,并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任教。

  1936年12月8日,陈云奉命离开莫斯科,赴新疆援接西路军。1937年,到达新疆迪化,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并援接李先念等率领的西路军余部。

抗日战争期间

  同年11月29日,抵达陕西延安,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次年3月,同于若木结婚。5月,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

  1942年5月,任中共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委员,参加整风运动。

  1944年3月6日,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

  1945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党的主席,并增选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

  1945年9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陈云任东北局委员,同月18日,他从延安经山海关到达沈阳。11月,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后兼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北满军区政治委员,创建北满根据地。

  1946年4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北满军区哈尔滨前线野战司令部政治委员,进驻哈尔滨。6月16日,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10月31日,任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政治委员。12月至翌年4月,同萧劲光指挥辽东军区部队,与国军在吉林临江地区交战,即东北临江战役。

  1947年7月,领导辽东地区的土地改革。1948年,陈云从辽东回到哈尔滨,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8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8月17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主管经济;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陈云任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949年,参加西柏坡会议。

  1949年3月,周恩来起草的《中央关于财政经济工作及后方勤务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央应即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首先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并加入东北、华东、西北、华中各区财政经济工作负责人为委员,依靠华北政府各部及其直辖的各省市,进行业务。并决定由陈云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财经工作。5月9日,陈云抵达北平参加筹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9月,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在解放军攻占上海后,为贯彻中央政府推行人民币为法定货币的指令,陈云发动了著名的“银元之战”。毛泽东对陈云曾有一番评价:“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不要看他平和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到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1949年10月1日,陈云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11月,主持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会议,研究稳定市场物价,使得半年多时间内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

  1950年2月,主持全国财政会议,研究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次月政务院通过其起草的《关于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5月,主持北京、上海等七大城市为主的工商局长会议。6月4日,代替任弼时参加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并由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组成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主席团。10月任弼时去世后,陈云正式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1月,主持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负责着手朝鲜战争时期的经济建设。

  1951年5月,参加主持西藏谈判。

  1952年8月至9月,随同周恩来等出访苏联。1953年,着手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1954年4月,任中共中央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工作小组组长,主持制定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九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1955年11月起,陈云开始着手对公私合营等经济模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月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1957年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组长。9月19日任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1958年在南宁会议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批评周恩来、陈云的反冒进,毛泽东说:“就只有陈云懂经济,我就不能领导经济?”。毛泽东开始领导经济,展开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危机,这段期间陈云被冷落。1959年因心脏病而修养。

  1962年,七千人大会婉言谢绝毛泽东的邀请,没有发言。

  1962年,在西楼会议上作《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报告;3月7日,在中共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讲话,着重谈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综合平衡,并向毛泽东建议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遭到迫害、被红卫兵抄家,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他只保留了中央委员的名义。10月20日,下放到江西南昌青云谱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1972年林彪的死讯传到江西,陈云听到后说:“林彪比我小两岁”、“主席很快就会让我回北京了”。1972年,陈云由南昌青云谱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返回北京。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

改革开放时期

  文化大革命后,陈云在1977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上,表示拥护邓小平立场。1978年12月,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重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并被选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次年2月,会同中共中央组织部开始对刘少奇案件进行复查。同年3月27日,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1980年底,在讨论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的量刑时,他坚决反对把江青、张春桥处以死刑。

  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期间,在中共八大元老中,陈云被认为是地位仅次于邓小平的实际领导人。1981年,他主持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复查潘汉年案。同年三月,参与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9月12日,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2月,提出“鸟笼经济”理论。1987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退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接替邓小平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这一期间,他提出了“对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不仅要有计划,而且要有市场调节”,“执政党的党风事有关党的生死存亡”,“大量提拔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是党中央的当务之急”等观点。1989年5月26日,主持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会议,主张反对学生运动。

  1995年4月10日,陈云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他被官方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

情感家庭

  陈云与夫人于若木共有5名子女,分别为大女儿陈伟力、儿子陈元、女儿陈伟华、女儿陈伟兰和小儿子陈方。

妻子于若木

  于若木,原名于陆华,是著名营养学家,陈云同志的夫人。1919年4月15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原籍山东淄博。2006年2月28日于若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于若木生于有名的书香世家,父亲于丹绂,是中国清朝派往日本的第一批留学生之一。并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出任山东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于若木共有五名兄弟姐妹,大哥为于道泉,二哥于道源,大姐于式玉,妹妹于陆琳。兄姐曾受共产主义薰陶,对于若木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多或少有影响。

  于若木于1933年起,于北平两吉女子中学念初中,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女子第一中学。于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发生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被派往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后被派为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私人看护。两人于1938年结婚。并兼任陈云秘书。

  中国共产党建政后,从事中央财经委员会专家联络室翻译工作,后调往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工作。1979年,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研究员等职。后出任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名誉会长,从事营养专业工作,并研究医学,有营养学家称号。著有《循经取穴胶布疗法》、《于若木论学生营养》、《孕产哺乳期妇女营养食谱手册》。

  2006年2月28日逝世,享年87岁。

恋爱婚姻

  于若木:第一印象记得很清楚,我见到陈云同志是到延安第一天就见到了,第一天他是乘苏联飞机到达延安的,跟王明、康生还有其他一些同志从空中降落的,他到达延安的时候,就开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会,这盛大的欢迎会就在陕北公学的操场上,那次欢迎会是毛主席致欢迎辞,他喊喜从天降,同时把自己的帽子高高地抛向空中。隔了不久,隔几分钟,又喊喜从天降,又把帽子高高地抛向空中,这样重复了三四次。我离主席台比较近,大概就是三四米,所以主席台上的人都看得比较清楚,陈云同志也讲了话,他的上海口音,就是上海普通话的口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政治家风采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白岩松:第一天刚到延安,可是很短时间过后,因为流鼻血您要去护理他,然后陈老是怎么样用带上海口音的语言来跟您求婚?

  于若木:开始就是为他服务,他流鼻血之后,有一种点鼻子的药水,是苏联大夫开的,是防止他流血的一种药水,一天点几次,陈云同志就问起我的身世,在什么地方读书,哪个学校读书,什么时候入党的,我都一一告诉他。时间长了,他就说我是一个老实人,略微停顿,又对着我说,你也是一个老实人,这样就彼此就沟通了,就是觉得自己都是本份人,我对他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就是说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延安婚礼

   白岩松:阿姨,现在结婚动静很大,可是我看那段您跟陈老结婚的时候才花了一块钱,那时一块钱能干嘛?肯定婚礼非常简单吧?

  于若木:就是在一天晚上在中组部的院子里头,一个平房里,中组部的同志、干部在那里集中起来,开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陈云同志就拿出一块钱来,买了一些延安当时能够买到的花生、瓜子、糖果、红枣等等,虽然简单,但是还是很郑重的,当时因为是晚上举办,所以灯光也很昏暗,就是麻油灯,麻油上面加一个棉花做的灯芯,所以光线比较昏暗,但是也还很热烈,也热闹了一下。

  白岩松:阿姨,当时您跟陈老年龄差14岁,但是陈老在给您的哥哥写信的时候当时写你们志趣相投,可是后来又发现您给哥哥写的信里头有这么一句话,就说您担心自己经验、经历还有学问跟陈老差得太多,您有点不自在。

  于若木:这个不自在的时间也是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因为陈老他在党内的地位很高,他工作经验丰富,我很欣赏他处理事情的老练、沉着,总觉得自己党龄短,经验少,很多想法是幼稚的,觉得自己跟陈云同志之间差距太大,跟他不相称。但是在我不断学习,进党校学习,学习马列,同时对陈云同志的为人,他的平易近人,逐渐的这种感觉就慢慢地淡化了。

  与陈云的差异,成了于若木自己要加强学习的直接动力,在陈云的支持下,还在新婚中的于若木就进入了中央党校学习,紧接着陈云又支持她又进入到刚刚成立的马列学院,在这所专门研究政治理论的高级学院中,于若木一学就是3年。。。到1944年,陈云担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这时,于若木成为了陈云的机要秘书,帮助陈云处理来往的重要公文。

  也是从这以后,于若木有了更多的机会见证丈夫陈云的不凡经济才干,以及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做人做事原则”。[1]

儿女

  陈伟力

  女,1942年出生,已故中共元老陈云同志的长女,中国科技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历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并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

  1970年6月至1971年7月,下放到潜江市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干部

  陈元

  陈元,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上海市人,1970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2013年4月3日清明节前夕,乌有之乡站长范景刚在祭拜薄一波时,看到陈元送给薄一波敬献的花篮,上写“薄一波同志永垂不朽!”而且落款都注明“国家开发银行陈元”。2013年4月11日,陈元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称江泽民反腐有功。

  陈元曾经说过:我父亲【】从不代替我们做任何决定,但他会对你工作当中做出的决定给予评价,然后对你做了好的给予鼓励,有时候对你提醒一两句,所以我们家几个人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发展,都不是父母制定的、包办的。

  陈伟华

  陈伟华,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的女儿。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于北京师大女附中高中毕业,1968年被分配到北京怀柔县辛营公社,先后在三渡河中学、辛营中学任教师。1978年3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人事部工作,后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任历史教师,曾任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1966年,陈伟华在北京师大女附中念完陈伟华和父亲陈云高中,正要考大学时,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于是,她被分配到北京郊区,就在长城脚下的怀柔山区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这一干就是10年。

  1977年还在农村工作的陈伟华,准备参加高考时,想让妈妈在北师大的朋友帮助问问复习有什么范围没有。于若木回信告诉她,你爸爸说了这叫“走后门”。

  后来陈伟华凭自己的实力考上北师大,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原国家人事部。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师范招生很困难。恢复工作不久的陈云建议有关部门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所以,爸爸动员她归队,带头作出表率。于是,陈伟华毅然回到了母校北京师大女附中(后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做了一名中学老师。

  陈伟兰

  陈伟兰,1949年4月生,上海青浦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是陈云三女儿。2008年3月任11届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委员。2009年6月,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陈伟兰的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职务。

  陈方

  儿子陈方上中学时,一次因急用从陈云秘书那里取了父亲的工资去买东西。陈云知道后问儿子:“我的工资谁给的?”“人民给的。”“人民给我的工资,你为什么用?”“我是你的儿子,你是我爸爸。”“记住,节约一分钱是节约人民的钱,我看你的行动。”陈方点点头,以后再也不随便用钱了。[2]

孙辈

  陈晓丹

  陈云的孙女陈晓丹受邀参加过巴黎“克利翁名媛舞会”(Le Bal des débutantesde Paris)。

  陈元女儿陈晓丹,高中就读于美国麻省TaborAcademy,于杜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于哈佛大学取得MBA文凭,曾在纽约的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工作。2012年,来自伦敦的私募基金公司帕米拉咨询公司(Permira AdvisersLLP)聘请她在香港就职。

  陈小欣

  陈元儿子陈小欣,39岁,曾在著名的东亚对冲基金盘实基金Abax Global Capital工作。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陈云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一起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候选人,毛泽东评价陈云说:“至于陈云同志,他也无非是说不行、不顺。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到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胡乔木说庐山会议前,毛泽东召开政治局会议,又评价陈云:“我不能搞经济工作,我不懂。我认为我这一辈子搞不了了,年纪这样大了,还是陈云搞得好。”1961年6月24日,毛泽东在去长沙的火车上同王任重谈话时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1962年初,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称评价陈云说:“陈云同志,特别是他,懂得较多。”

负面评价

  1968年,康生、谢富治先后对陈云发难,称他是:“陈云搞些什么?多赚钱,卖花布,炒肉片,高价商品。他一贯反毛主席,休息也不干好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3896.html

更多阅读

陈云著作简介 著作权法

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网站《陈云文选》《陈云文选》(一卷本)《陈云文集》《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陈云论党的建设》《陈云文选》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1986年出版,共3卷,1995年5月出版第二版,约70万

陈云故居观后感 劳模陈云故居观后感

“陈云故居观后感” 的更多相关文章陈云文鑫堂堂主陈云(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男,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主要著作收入《陈云文选》(3卷)。陈云仗义执言,主持公道,尽己所能,保护同志的政治生命,体现了共产党员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政治品格

声明:《陈云介绍 林彪简历》为网友无人能懂的悲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