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唱出了人生的忧郁和惆怅,也为人们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
11月2号,张掖
张掖是中国玉米制种的CBD,全国玉米制种的百分之50%集中在这里。以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是与南美的智力并称的全球两大最佳制种基地,它对于中国玉米制种的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到达了张掖的时候,天气灰沉沉的,让人感觉好生压抑。第二天下起了2012年的第一场雪。当地人说,这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晚些”。但是公路两边戈壁滩上晾晒的玉米棒子很多还没有收起,被大雪压在了下面玉米种子跟定会质量受损。许多收在工厂的玉米堆因为加工能力不足也不能幸免。
靠天吃饭、对于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极差,这就是中国种业的现状。当地的一些种子公司这两年盲目上马了一些果穗烘干项目,但是由于没有弄清楚项目设计和设备配置的基本原理,很多已经完成的项目也没有办法正常使用,成为无用的摆设,这无疑是对于社会和自身资源的巨大浪费。
晾晒在隔 壁滩上的玉米果穗雪中工人在紧急给晾晒中的玉米果穗加盖苫布
工厂中堆积如山的玉米果穗在风雪中颓废
堆积在工厂院内的玉米种子经受的风雪的考验
11月4号,北京
今年北京的第一场大雪来得特别早。树叶还没有落去,枝桠还略显繁茂。突如其来的大雪压断了很多树枝,也砸坏了不少停在树下的汽车。好在没有因此而死人,比起北京的夏天因为一场大雨就淹死几十人的后果好了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如果“有关部门”在冬季降临之前,能够安排对于过于繁茂的树枝进行修剪,不仅可以保护众多树木,也可以保护许多汽车?“有钱修路种树,没钱维修养护”。花大钱是个有油水的活,维修养护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不知道这大雪压坏如此多的树木和汽车算是是天灾还是人祸?
周末到顺义县城赴约,汽车顶着一脑门的积雪来到了顺义县城。在顺义县城询问路途的时候,一个保安以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我:“您这是从哪里来呀?”我说是从昌平来。他一边摇头一边指明了方向。他在顺义县城内根本没有见到雪的踪影。
11月12号,黑龙江
黑龙江也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黑龙江东部的雪下的很大,半米深的积雪压垮了供电系统,鹤岗的部分地区也停电了。
很多地方的道路封闭了。但是因为和朋友越好了时间,也就仍然硬着头皮上路。因为事先换好了雪地轮胎,也准备好了足够的汽油,水和食品,手机也充满了电,所以也没有特别的担心。
同行和还有另外一辆本地的车,两辆车临时搭伙,一路上互相照应,有惊无险。很多跑长途的大货车被陷在了积雪的山路中无法自拔。真不知多久才能等到救援的车辆到达,重新上路。
黑龙江的冬天分外妖娆。每一处雪景随地形、山势和江景不同,变换莫测。在没有风的天气里,黑龙江的气温也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冷,也能尽情“在雪地上撒点野”。
伊春雪景
伊春汤旺河
萝北黑龙江,对面是俄罗斯
富锦黑龙江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