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儿子龚半伦 龚半伦 我等上进之路

彭印川喜欢了mrwangg的博文 06月24日由龚半伦想到了《病梅馆记》稍读中国文史之人,大概没有不知道龚自珍的。作为清嘉道年间的思想与学术巨星,他影响近代以来的中国人不知凡几。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全集》,若受电然。”

龚自珍何以成为龚自珍?在于他洞穿了传统中的某些弊端,于是率先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引发了后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在那近代的交界口上,龚氏目睹着老大帝国的种种腐朽陈迹,黯淡无光的历史幕布在他的撕扯下,最终透出了些许亮色。他嘶哑的呐喊里饱含着情感,文字中充满了愤懑与无奈。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想与表现。时势,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坎。当历史进入到龚自珍时代,中华帝国之外是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五洲云水激荡翻滚,上冲天际,欧风美雨呼之欲来;而海内,却依然一片升平。循着乾嘉盛世的故辙,历史的车轮已不期然地进至火山脚下,人们却浑然不觉,困顿于历史马车之上,茫茫然然,昏昏欲睡。就士人而言,沉溺于八股者,在“学而优则仕”的梦中继续书写人生;而治学者,则在考据之中优游岁月。不消说,八股取士虽造就了不少的庸才,但也大体公平;而考据精湛的乾嘉学派,则登临了传统学术的最高山峰。在一般人看来,这,应该就是,而且本来就是盛世啊。

可是,一旦考察的眼光进入到精神与文化层面,却可以悲哀地发现,这实在是一个没有生机与朝气的时代。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每个人都循规蹈矩,屏气凝声,不出格,排好队,依次鱼贯地进入历史的现场。这样的历史虽没有多少令人赏心悦目或者激动人心的场面,但平平淡淡之中犹不失秩序。大家都低头行路,在一般人看来,只要按照这样的传统走下去,社会当依旧不失繁华。人们已经对随着时间积攒下来的惯性习以为常了,甚至成为性格与生命的一部分。无需抬头,也无需眺望,在人们的心中,远方必是一片宁静悠远,弦歌鸣唱。然而,龚自珍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抬起了头,看到了狰狞的远方,而在他的身后,则是没有生气的一路驼队正络绎而来。他发出了惊叫,没有多少人呼应;他想摇醒众人,却无人出列,历史的车轮依然缓缓地、缓缓地沿着故辙而去……

龚自珍受刺激了,愤怒了。他的身份本是一名诗人、文学家,然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的历史地位,并非由文学所铸就,而来自于那特立独行的思想与做派,也恰恰是这种不同凡响的精神性格,造就了撞击人心的龚氏诗文,狂中有真,真中有泪,泪中含血,他的文章得以传颂,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此。所谓愤怒出诗人,忧患出诗人,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龚自珍在那个时代显得特别出挑与醒目。

龚自珍的思想与价值,历史早有定论。然而,作为一名文史工作者,由于比一般人群具有更多的历史了解,反思之中就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在研读龚自珍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引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龚自珍的儿子,号称龚半伦的龚橙。

龚橙为什么号为“半伦”呢?据说是言其无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爱一个为海上名妓的小老婆,五伦去了四伦半,故曰半伦。这个“半伦”,是龚橙颇为自诩的字号,也是完全合符实情的,倘照着传统理念来看,此人数得上五千年来最为罕见的名教罪人。首先,半伦对父母不孝不恭,据说,他对自己文名满天下的父亲极为不屑,甚至在父亲死后,常常对其文字呵斥改动,每当此时,就将父亲的牌位立于案前,每改一次,即以竹鞭敲击木主,以示惩戒。在当时,这算得上惊世骇俗了。按照孔子的说法:“祭如在。”牌位就是亲人的象征,这一鞭鞭打下去,实在很不体面,很残忍,更不用说儿子打老子,为大不敬之事。其次,半伦对待结发妻子、儿子、兄弟也极为薄情,不通音问,不顾死活,弃如敝屣。再次,对于国家民族毫无眷恋,更别说什么爱国主义。晚清以来一直流行着龚半伦引导英法联军攻打圆明园,进行烧杀抢掠的传说,人们目其为无耻汉奸,言之切齿。虽说此事容有夸张之处,但此人为外国人办事,没有民族大节,在基本事实上却是可以成立的。

这样的历史编排实在是太有讽刺性了。需知龚自珍虽狂狷,以至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但最根本的规范与底线还是守得住的,不管他怎么批评传统,狂生也好,狂儒也罢,底色终究是一传统书生。家国情怀时时在心,人伦大道终能守住,这就是本质上的龚自珍。所以,从龚半伦字孝棋,又名孝拱,也能看出,这位“反传统”的父亲,并未彻底离弃传统,他终究离不开孝悌忠义。事实上,从特定视角来看,“反传统”的龚自珍恰恰来自于传统的养育与滋润。他家学渊源深厚,诗书传家,累世望族,外祖父段玉裁更是一代鸿儒,乾嘉学派的翘楚。不消说,少时的龚自珍曾受到了最严格的诗书训练和传统教育,他以后的成就,基础就在那时打下。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规范的教育作为起点,就没有龚自珍。

当然,龚自珍之所以成为龚自珍,也得益于他敢于冲破规范,加之机缘所在,时代给予了他冲破的势能与机会。考察龚自珍一生,青年时代已富声名,而且是狂倨的态度与学识的丰沛一样有名,倘按照一般规范及理解,打压、棒子免不了要旁逸四出。然而,龚自珍所收到的却多有殊遇,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学坛领袖阮元的青眼相加。作为乾嘉之学的最后领军人物,阮元比龚自珍大了28岁,作为官至相国、学为祭酒的人物,可谓泰山北斗,四海景仰。然而当青年才俊的龚自珍在扬州见到他之后,二人便成为了忘年之交。官位、年龄、资历,统统被抛在脑后,使他们投契结缘的是文化与学术,龚自珍曾有诗云:“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又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阮文达居扬州,有以鄙事相浼者,辄佯装耳聋以避之,独龚定庵至,必剧谈,恒罄日夕,且时周给之。或为之语曰:阮公耳聋,见龚则聪;阮公俭啬,交龚则阔。”他所面对的一代大师,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激励后进,这是龚自珍日后得以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撑。也即是说,在龚自珍的成长中,先有规范严格的教育,然后再加之不拘常格的赏识与超拔,使其最终成为了一代才俊。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与龚自珍同样受到传统教育与训诫的士子千千万万,但他们循规蹈矩,也没有不拘一格的伯乐出现于生命中,故而“骈死于槽枥之间”。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据此推出结论:打破传统,不拘一格,千里马就一定可以万马齐奔,才人辈出呢?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就是这样。龚自珍自己不也对传统的束缚与氛围大为不满吗?他曾有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抛开政治及其他因素,仅从教育层面来看,在龚氏看来,他所处的时代是没办法出人才的。为什么?到处是绳索,个体是谨小慎微,制度上则是没有生气的常格选拔。在龚自珍的理想中,要出人才,就需要无拘无束,或者说,将被压抑的天性甚至是野性解放出来,就一定会马嘶人欢,生气盎然。

为了寄托自己的这份思想,龚自珍曾借题发挥,作了一篇《病梅馆记》,其文如下: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殀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对于这篇文字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它收录于中学语文课本,为学子广泛传诵。在这篇文章中,龚自珍对于梅花“以曲为美”大肆鞭挞,认为通过人工手段达此目标,是“遏其生气”的举动,故而这不是在栽培,而是在摧残梅花,这样的梅花都应统统归之于“病梅”。最后,他发誓要治疗好这些“病梅”,具体做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也就是说,打破一切外在束缚,任其自由生长,遵其野性,顺从它的内在自我发展。凡读此文者,一眼就能看穿,这其实不过是一篇指桑骂槐的文字。是对挣脱传统束缚,造就人才的一种殷切期待。毫无疑问,思想解放也好,遵从天性也罢,文章极富启示意义,尤其是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更是获益良多。

然而,凡事皆有两面。仅就人才培养或教育角度来说,是不是打破束缚之后,就一定可以培养出人才?就像梅花,过于“求曲”,固然败其天机,但任其自由生长,毫无拘束的野梅就一定更美更佳吗?再说得明白一点,在教育过程中,完全遵从个性,不要任何束缚,就一定会造就出人才吗?说起来,龚自珍的观点,倒颇似当下流行的一些所谓现代理念,如我的孩子在早期教育中,就往往被告知,不要压抑他的个性,要任由其发展,甚至在画画时,随其乱涂乱抹,有人说,这就是“先进教育”。对于这样的理念,一方面我承认其合理的一面,传统中一些对孩子的过 强管束,压抑了他们的灵性,这是事实,所以才需要我们为之纠偏。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倘要我承认,孩子们在各种行为中,可以任由他们像野梅一样生长,然后说:“多好啊,充满了爱与生机。”那我是万万不敢苟同的。就譬如,在幼儿园中,孩子在画画写字中,永远没有固定的造型,画什么不是什么,然后说,看,这就是孩子心灵的内在表现。倘一直延续这种路数,永远没有规范的图式,没有严格的笔法与图形,那么,这不是一种翻版的皇帝新装吗?就像龚自珍,解放“梅花”固然无错,但我要追问的是,“野梅”就一定比守规范的“曲梅”更棒吗?

我们可以让事实来说话。这个事实就是龚半伦。龚自珍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其具体情形如何已不易知晓。但从其疗治“病梅”的思路中,可以发现,“纵之、顺之”必为其教育中的主旋律。事实上,龚半伦也真的像一束“野梅”,但这样的天性与野性,“不拘一格”是“不拘一格”了,估计他老子要还活在世上,那是要气得一次次翘辫子了。有人说,龚自珍名声毁在儿子手上。其实要我说,是毁在龚氏自己偏执的思路之上。需知这位攻击传统者,恰恰受益于传统;忧心忡忡于人才绝灭之人,恰恰是不世之才。可他在攻击之时,偏偏就看不到这一点,历史真是充满了反讽!

要说起来,龚自珍与龚半伦其实都有些野性,可是,为什么父亲受人景仰?儿子却不齿于人呢?我以为,龚自珍先有严格的规范,然后在不拘一格的赏识与自许中,发扬天性,冲破牢笼,在独立与自由的思想境界中翱翔。龚自珍高于同时代者,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心灵一直充沛,精神中充满着好奇与质疑。这样,就在刺激与回应中,既产生了强大的张力,又不偏离轨道。而龚半伦呢,就像一颗野苗,从一开始就没有立好根基,任其生长,无拘无束,没有压力,可是这样长出的竟是歪瓜裂枣。其实,人亦如是,没有压力与管束,得不到刺激,就没有产生回应与动能的心理机制,按照相反相成的辩证法,他们会在自我膨胀中麻木不仁,直至精神萎缩,而非如事前所逆料的,充满活泼泼的生机与活力。

《礼记·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都是后天动物,其先天的基因不管如何优秀,都必须通过规范与学习才得以发扬。人成不成器,譬如玉石,首先在于要接受打磨,否则,再有棱有角,也不过是一块顽石。当然,“攻玉”之时,千万不能忘记的是,一块上等的玉石,如果完全按照常态去其棱角,修正得与其他玉石一模一样,那也就失去了成为国之重宝的可能,而只能作为可复制的工业制造品列于柜台之间。简单地说,要“玉汝于成”,没有打磨与规范,就永远不成样子,所谓“不成器”是也;打磨基本成型之后,如果不延其内在理路,按照其本有态势进行材料研磨,那就会失去个性,变成了俗品。

这一点移用于教育及人的成长,亦当如是。先定规范,再求个性,就可能成为龚自珍;反之,则是龚半伦。所以说,规范是常态,不拘一格是变通,先立常态,再求变通,如此,才会有美玉、佳梅,“常”与“变”的关系与顺序一定不能错置。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单单只知去求“解放”,无拘地怒放,一束束野草就会占据园地,其野性固然有值得称道处,但要说这是一片无上美景,似乎就有些选择性失明了。简单地说,打好根基,辩证思维,力求变通,不走极端,在自由与纪律之间找寻必要的张力,不让心灵麻木与枯竭,这才是正当的育人之道。

当下,早期教育已深受家长与社会的重视,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也不例外。但我常常想,在滚滚浪潮面前,逐浪固然有助于前行,但与此同时,立定根基,不作浮萍,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每当此时,我就常常会想到龚自珍父子,想到梅花的绽放……我以为,这种思考,在今日,是有其价值的。

写于2014年6月23日

一鸣转载了作家岳南的博文 今天00:40北大第一才子傅斯年的考试分数

毛泽东招待延安访问团成员,右首边为傅斯年

1918年夏天,毕业于湖南师范学校的青年毛泽东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未久,踏进北京大学的校门,入图书馆工作。就在这个期间,他和大名鼎鼎的北大教授胡适以及学生领袖傅斯年遭遇了。

许多年后,毛泽东在延安一口黄土凝成的简陋窑洞里,于寂静的夜幕中伴着青灯,向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回忆了这段使他刻骨铭心的经历:“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和另外七个人合住一个小房间,我们全体挤在炕上,连呼吸的地方都没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预先警告身旁的人。”(《毛泽东自传》斯诺录汪衡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对于我,北平好像花费太大了;我是从朋友们借了钱来北平的,来了以后,马上就必须寻找职业。杨昌济——我从前在师范学校的伦理教员,这时是国立北京大学的教授。我请他帮助我找寻一个职业,他就把我介绍给北大的图书馆主任。这主任就是李大钊,他不久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后来被张作霖枪杀了。李大钊给我找到工作,当图书馆的助理员,每月给我一笔不算少的数目——八块钱。”又说:“我的地位这样地低下,以至于人们都躲避我。我担任的工作是登记图书馆读报纸的人们的名字,可是大多数人,都不把我当人类看待。在这些来看报的人们当中,我认识了许多有名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名字。像傅斯年、罗家伦,和一些别的人,对于他们我是特别感兴趣的。我打算去和他们开始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忙人。他们没时间去倾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西行漫记》[美]埃加德·斯诺著)

这段回忆不但令毛泽东感到悲伤,亦令后来的天下读者倍感心酸,或许没有人想到,一个后来推翻“三座大山”的世界级巨人,居然还有这样一段卑微的伤心史。从这段不愉快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当年在北大一呼百应,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傅斯年,的确是“目空天下士”的.那么,这位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后留学欧洲、回国后曾出任北大代理校长等职的傅斯年,何以小小年纪就如此狂妄,不把一代巨人和一个未来国家领袖毛泽东放在眼里,居然不识抬举地牛气“冲天”呢?具体原因颇为复杂,但就大的方面而言,除了傅斯年当时是北大正式注册的学生,有地头蛇的感觉外,与他本人的门弟出身、性格,以及过人的才气有很大关系。

傅斯年乃大清开国之后顺治朝第一位状元、大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掌宰相职的傅以渐七世孙,当傅斯年成长的时候,他的家乡山东聊城仍有“相府”之称,尽管家道已经衰落,但仍有一股势力。加上傅斯年从小聪颖过人,在七岁时,就已经听中过举人的爷爷讲完了二十四史,及长,入天津读书,再以名列前茅的成就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一时声震天下儒林。

关于傅斯年的才气与性格中所具有霸气、霸道,以及踏入社会后折腾出的一番大事业与大事功,暂且不提。本文仅就通过检索大陆与台湾史语所保存的原始档案,对傅斯年在北大学习期间及留学欧洲考试时的分数加以疏理、统计并公布如下,以便让大家领略一下这位号称“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的风采。

傅斯年考入北大预科时与弟弟傅斯严合影
龚自珍儿子龚半伦 龚半伦 我等上进之路

1913年夏,18岁的傅斯年于天津府立中学堂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分在预科一类甲班。据1913年12月北大预科各班成绩表记载,傅考试成绩为:

国文85分、历史80分、地理80分、英文95分、英文100分、英文93分、德文80分、德文95分、外史96分,总计804分,平均89.3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4年,傅斯年成绩未找到,暂空。

1915年,据6月预科各班成绩表记载,傅的成绩为:

(各科略),总计1163分,总平均89.5分,旷课扣分15分,全班排名第二。

1916年,傅斯年卒业于北大预科,秋升入本科国学门。其毕业考试成绩为:

(各科略),总计1482分,总平均92.6分,旷课扣分加3分,实得95.6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7年,第一学年课业成绩:

(各科略),总计755分,平均125.8分,扣分1,实得124.8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8年,(各科略),总计320.5分,平均80.1分,全班排名第一。

1919年,在北京大学本科国学门继续攻读,1月1日创办《新潮》月刊,出任主编。5月,五四运动爆发,傅斯年参与领导此次运动,为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

同年夏,卒业于北大文科国学门。

第三学年成绩总计420.5分,平均84.1分,名次不详。

同年秋,傅斯年回家乡山东参加官费留学生考试,全省名列第二。

同年12月26日,由北京起身去上海,乘轮船赴英国留学,从此开始了为期七年的放洋生活。

或许,正是傅斯年求学时代历次考试所显露的骄人业绩,便是他一度牛气哄哄,心高气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缘由吧。

(注:傅斯年归国后,一度担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等职,1948年底赴台北出任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病逝于台大医院,终年55岁。--本文部分引自《南渡北归》最新修订版)

详细,点击--《南渡北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4661.html

更多阅读

溥伦的美国之旅 我的美国之旅

溥伦溥伦身负重任,不仅出席世博会开幕仪式,并停留圣路易二个月,住在金氏快路和华盛顿路口的乔治‧华盛顿旅馆。以亲王显耀的地位,世博会非常重视,多次邀请他参加各种庆典。溥伦亲王礼尚往来,亦主持许多大型宴会,热情款待各国嘉宾。根

沃伦巴菲特之路11 沃伦61巴菲特

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是一家市场价值110亿美元的传媒通信企业,拥有和经营电视和广播网、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并为有线节目制作和生产录相片。此外,公司还出版报纸、商品导购指南和各种各样的商业和专业性的期刊杂志和书

麻醉~梦~钢琴曲止战之殇 周杰伦 止战之殇

奇怪~第一次感受酒精的魅力。额外的喜欢这种晕眩的感觉了~麻醉了的起伏~迷恋上了这过程!晚上7点49分和几个好哥们一起去了芭提雅(银座)。仿佛好久不见,所以额外亲切,额外想念。都说最近比较忙,没时间。可见面还是如此的激荡。我想这就是

东方简评:半渡而击之时机

话题一:半渡而击之时机半渡而击是中国既定战略,具体时间段上,东方给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西方在吃定中东后的主动半渡被击,一种是被半渡而遭击。即:半渡而击的时间段从俄罗斯中东实质性妥协开始,到西方完全消化完成俄罗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

张伦辉---人在他乡的音乐之路! 我知道你不爱我张伦辉

人在他乡的音乐之路--记天等县都康乡安康村青年流浪歌手张伦辉 7月30日至8月2日,广东电视台《人在他乡》栏目摄制组到天等县都康乡安康村巴眉屯,拍摄该县青年流浪歌手张伦辉的家乡生活背景。是什么原因引起广东电视台摄制组来到张伦

声明:《龚自珍儿子龚半伦 龚半伦 我等上进之路》为网友帝王抚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