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的思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老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实际上是老师最有效地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手段,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师也都十分非常重视教学反思。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先生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躬身实践,反复进行教育反思,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934年,陶行知还发表过《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的文章,指出了二者的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需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传统教育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而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1)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2)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别人。生活教育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做人中人。陶先对这种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改造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用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现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老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老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项工作的多次重复。”老师仅凭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进行的重复教学是一种简单的经验性教学或操作性教学。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老师的教学经验。所以,老师要常态化地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从而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这样既有助于老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又能够充分激发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教学反思是老师进步的阶梯,是老师进步的重要途径。一个优秀老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老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逐渐地提高老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老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
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第一教学前反思。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还要对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一、需要教给学生那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四、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六、那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七、那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等等。第二教学中反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老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老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教学中反思要求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教学中反思老师可运用录音和录象技术,与观察手段一起为以后的教学后反思提供信息。第三教学后反思。老师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进行。具体为: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二、教学过程方面:1.回忆教学是怎样进行的。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对教学理论的反思: 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4.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5.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6.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人等等。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老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老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4.验证环节:检验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案是否更有效,形成新感知,发现新问题,开始新循环。总之,老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老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老师专业化的过程。也是老师直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全面发展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反思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如何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参与的快乐。比如小学教学:课堂上小主持人他们组织课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全由学生完成。学具的制作,观察实验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知觉以至于人自身内部知觉等让每个学生感悟。课堂中培养学生勇敢表现,主动积极的性格,取消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名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锻炼的机会,重视学生的参与率,一节课有多少人参与了提问,讨论,练习。课堂教学中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小斗士,小闯将,常胜将军,创新健将,奇思异想多智星等称号。第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激励,唤醒,鼓励”是老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这三点无疑是首要条件。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的兴趣点,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为可操作的实践化知识,各学科都有可操作的知识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课堂结构形式多样化: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分组结对法,擂台比武法等。第三将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必须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读:学生会读书。读时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音,不破句,不断句,不认识的字自己会查字典,会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准确表达语气。思: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每段话是否明白,不懂的地方用笔划出。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会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哪些是错,能加以区别。第四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这些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已经作了深刻全面创造地答复。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就是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形成课堂随笔或教学日记,写成教学论文或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也这有这样经过老师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促使自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使自己逐步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老师,由单纯的“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