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情感,欣赏诗歌
——《雨霖铃》教学案例
一、背景描述
平阳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在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举行本学期第二次教研学习活动。这次活动中,来自山门中学的谢作区老师给我们班成员上了一节公开课《雨霖铃》,课后大家针对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诗歌情景交融手法的欣赏展开了探讨。有专家认为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是音画时代,学生接触音画的机会频率远远高于以前的文字时代,在信息媒体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作为文字教学的课堂如何打开学生的想象、联想的思维至关重要,否则诗歌欣赏中会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
二、课堂呈现
1、导入
师:花儿会落泪,叶儿会流血,高山也有伤心的时候,同学们相信吗?
生:不大相信。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霖铃》,学了之后或许大家能理解一点。
2、熟悉课文
一分钟时间自读课文,解决字音问题。噎yē 那—哪堪:承受
3、赏析课文
师:这首词写了什么事情?
生:送朋友。
师:柳永与情人的离别。哪句话形象地写了离别的情景?
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请你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生:挥着手流着泪,没有一句话。
师:挥这个动作可否用其他动作代替?
生:握。
师:为什么?能加个形容词吗?
生:紧紧地。
师:看出什么东西?
生:感情深厚,依依不舍。
师:分别了吗?何以知之?
生:即将,“催”字可以看出来,当时他们一定很缠绵。
师:下片会写什么呢?
生:离别后的思念。
师:下片钟表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生: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教师举例自古伤离别之事),柳永与情人的离别有何特殊之处?时间上?
生:清秋时节,悲上加悲。
师:还有哪些直接抒情?
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虚设。说明词人无奈孤独凄凉。
师:除了直接抒情之后还有间接抒情,有哪些语句?
生: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这种情感是如何衬托出来的呢?
生(回答不了)
师:残月令人伤悲,晓风是清晨之风,令人寒意十足,心灵上更悲。那么上片中间接抒情的有哪几句?
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寒蝉凄切之声令人凄凉,为下文作铺垫。景起到了衬托情的作用。
师:“念”句景是如何显出情来的?
生:衬托,心情与环境相吻合,心情沉重,环境中的暮霭也很沉重。
4、听课文录音朗读
师:让我们以一种声音的方式感受作者之情。听课文录音配乐朗读。
要求学生准备朗读,读出缠绵悲苦的感情来。
齐声朗读,个别示范朗读。教师点评:好。
5、课堂小结
写作手法情景交融是本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色描绘中总会融入了作者之情,世上万物都会融入作者的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市离人眼中血。”“寒山一带伤心碧。”如此看来花儿会落泪,叶儿会流血,高山也会伤心的,当然这都是融入作者的情感的。
三、教后反思
这节课上,老师非常好地做到了作为一个主导地位的角色,把课堂还原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循循善诱,引领学生去进行诗歌鉴赏。课堂环节非常流畅,师生交流频繁融洽。教学目标明确,以这首词为文本载体学习情景交融的诗歌表现手法,并始终围绕这个目标。
但是谢老师在如何展开欣赏情景交融的环节上显得相当的苍白。不可否认让十六七岁的学生去体验成人的爱情,总有许多不便交流之处,但是人类的情感总是相通的,体会虽然不能切身,但是最起码的感受是应该有的。另外,虽然这在德育上这是个禁区,但是文学的学习还是不能回避的。
本堂课上,教师对情景交融的手法落实主要体现在字词的赏析上。流于一种形式,停留在字面,不能深入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层面。字词赏析只是第一道程序,我们并不完全排斥它,但是分析用词用字一定要归结到作者情感的表达上。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句,“执手”本是握手意,学生理解出错,老师应该直接明白指出,这样其他的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挥手”的意思,“挥手”只是离别之后,上船了之后,双方挥手再见,这样的情感怎能同双方手握手,依依不舍,泪流满面,脉脉无语相比。另外一个“泪眼”就让我们非常明白的看到双方那痛不欲生的伤心,谢老师都忽略了。再如“凝噎”二字简直就是电影里的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双方悲痛的情感在喉咙上的体现,那就是喉咙的蠕动。
用字用词的赏析,不能就字论字,特别是作为诗歌,有些词汇是意象,不是简单的名词,其背后所蕴涵的情感直接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这一点在这堂课上可以说一点都没有做到。例如“寒蝉”、“长亭”、“帐饮”、“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酒”等意象,表达离别柳永不可免俗的运用了离别时常用的一些意象,如“长亭”、“帐饮”、“杨柳”、“酒”等,这些约定俗成的可以不用详细分析,然而直接关系本诗意境的“暮霭”、“楚天”、“晓风”、“残月”等谢老师也只是点到即止或擦边而过。以上这些意象不仅是单纯的写景,本身就已经带上情感了,“寒蝉”的悲戚在一开始就奠定了离别的感情氛围,“帐饮”的无绪不正是伤心人心情的真实写照吗?“暮霭”之沉沉也正是离别之人心情的沉重。还有让后人千古吟唱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酒醒之后,独自一人伫立在残月下,迎着晓风,那种凄凉何以言表啊。
情景交融的写法的理解并不是很难,更难的是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情感。结合这个课堂教学和我对诗歌教学的体验,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尝试。
(一)、创设诗境,激发兴趣
在不能谈恋爱的前提下我想触及这方面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情境,让我们去假设去想象,身处其中会是怎样的感受,正如上面“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例子。学生没有体验过爱情的别离,但是高中生已经开始住校了,对家的思念,离家的痛苦感受已不粗浅了,情境创设完全可以引领学生感受到。
诗歌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兴趣浓厚,师生迅速进入诗歌境界,这样才能领略诗歌的美,才能与作者共鸣。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应努力创设诗境,激发学生兴趣。再如教学《将进酒》时,师生先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和李白电影片段。将学生带入到了惊涛澎湃气势恢弘滚滚东流的黄河边,感受李白的豪情。
(二)、相同情景,比较补充
学习古人读书作注作批的方式,以诗解诗,也就是常说的是诗句比较赏析。例如“都门帐饮无绪”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唱的“将来的酒和食,尝着似土和泥,即便是土和泥,也有写土滋味、泥气息”,这样一比较情感的体会可能会更真切些。
比较补充可以做整体比较,也可以做局部比较。整体比较是对两首诗歌从时代背景、立意、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比较。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皆为送别诗,可作为比较;前一首诗描写的景物清新明快“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后一首描写的景物则黯淡无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云纷纷。”前一首是以明快的景反衬愁苦的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一首从黯淡中流露乐观的情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为以乐景写哀,一为以哀景写乐,各具特点。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是一种比较灵便自如的方法,根据需要进行比较。如许多诗中都写到流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远上白云间”“大江东去浪淘尽”等等,这些诗句都是写水的,本来没有什么联系,可以引导学生从水的大小、冷暖、颜色、气势、速度等各方面进行比较。从中看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诗人通过水可以表达许多复杂的感情。如教学《登高》时,我便要求学生积累写秋、长江的诗文名句。课堂交流时,学生背诵了不少的好诗妙句,然后我再用PowerPoint展示了我收集的诗文名句。学生在清新怡人的画面、舒缓动听的音乐、教师的适当介绍下欣赏记忆这些诗文名句,既受到了美的熏陶,又丰富了知识。
(三)、配乐诵读,唤起情感
谢老师把配乐朗诵放在后面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前面的创设铺垫不到位,让人感觉到放前面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可以更直接快速进入那样的氛围。学生朗读之后的点评一定要到位,不能仅是好与不好,学生的情感把握恰当不恰当等展开评价。甚至可以在学生朗读时配上背景音乐,效果相信会更好。
教师的示范朗读本来能最好的阐释文本背后的情感,但是如果个人条件限制,那就播放录音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学生去模仿朗读,在前面到位的情景交融欣赏之后朗读一定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诗歌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形式,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音乐则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诗歌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融合在一起,尽可能将诗歌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韵律,让学生在乐声中诵读,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唤起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同时也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共鸣,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我在教《长亭送别》时就以李叔同《送别》为背景,相同的情境加上音乐的渲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品词析句,培养语感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来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途径。如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中的“绿”、“敲”便是炼字的典范。再如一些诗句的欣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等。
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教师要在“一斑”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其次也要对诗中的重点、难点及有歧意和争论的地方讲清楚。再次诗歌的词、字、句篇不应割裂进行,在抓关键、抓难点、抓诗眼教学的同时、也就解了“炼字”、选调、琢句乃至立意的问题。
(五)、补充形象,启发想象
诗歌的形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如对梅,诗人往往给它以高洁、凌霜傲雪的性格。但是“零落尘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写出梅的孤傲。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却写出梅的不争的性格。同样是咏梅,由于作者对其倾注的感情不同,梅的形象也就不同。
另一方面,诗歌囿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 ,即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所谓“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进行补充。
用读者的直接生活经验去补充。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登山时的感受去补充。其次,通过读书、阅览所得的知识营养去补充。最后还要围绕中心,有顺序的去补充。
根据中学生是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学生理解了诗歌,领略了诗歌所描写的美景,领悟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后,我常常顺应学生爱画、爱美的心理,让学生根据诗意,在图画纸上、电脑上作画,而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诗歌的意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也受到了在场师生的赞许,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增强了其诗歌学习的兴趣。
(六)、领会意境,再创诗歌
诗忌直露,讲究含蓄。诗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但又不排除说理,而说理也离不开形象,它常把哲理寓于形象当中。诗的语言又十分精炼,字少意多,内容又多跳跃。因此,诗歌教学要帮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什么是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对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就是意境。一般来说,意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客观事物,二者和谐统一,形成意境。例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其客观景象是:时值黄昏,城中荒疏空寂,寒风中传来号角悲咽之声。作者由此而产生悲切凄凉之感,由是形成了作品特有的意境。
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具体分析,不要先入为主定框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不一定都是慷慨激昂,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在革命低潮的时候,也写过一些表现愁闷心情的诗作。同样,李白的诗也不都是旷达的,杜甫的诗也并非都是愁苦的。
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体会。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诗中写了许多梦中的美境,是为了表现现实的龌龊,表现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诗人超凡脱俗的愿望。
引导学生把握与作品有关的材料。诗歌的题目、写作背景和目的、诗前的小序,都不可忽略。如要读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对诗歌前的小序非掌握不可。很多诗的内容,必须在掌握了有关的背景材料之后才能深入体会到。
综上所述,引领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的分析上,那样已经严重剥离了文本作为情感载体的功能,学到的语文是死语文,没有情感的语文。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体验诗歌的情感可以尝试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当然以上的反思也只是个人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继续探讨如何才能让身处音画泛滥、多媒体普及的时代的中学更好地体验文字的情感。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