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教育就像是在催熟猪一样:催熟的猪不能生育,催熟的人……没有了能生育的灵魂。————某教授的演讲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我常在想一个问题: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我快毕业了,可是,我的现状是,四年大学,我学了很多还是不会。怎么办?有位前辈说,你应该去培训,而且,你去的是BJ,那里几乎不要应届生——特别优秀的除外(我肯定不是)——你去培训一下,找工作要好找些。这很好,我也把这个建议作为我的“破”的口子。但是,真的就这样了吗?培训的人也很多,培训之后呢?半年的行情可是会翻一番的,这条路……似乎也只是在延期我要面临的真正危机,让我在目前的现状下苟延残喘罢了。怎么办?我究竟要去破什么?破了之后,立的有应该是什么?“……在中国,不少的高中、初中的学生获得过奥赛的名次,可当他们上大学,甚至上完大学后,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却是很少,几乎为零!为什么?因为,他们是被老师,被考试给催熟的,他们获得个名次也就是为了上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糊口,并没有把这种兴趣延续到大学,甚至以后的工作中;他们在这里的兴趣,因为老师的催熟,被扼杀了,甚至还有了阴影,看见这玩意儿就烦了,所以,他们可能做出的成就也就这样被我们的催熟教育给阉割了……更严重的是,现在的这种教育,不但没有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而是在阉割他们的兴趣,最后,他们连那么一丁点儿的学习的兴趣都没有了”——某教授的分析。在寝室听到前辈的这些话,我很震惊:我已经是这样了。我连买书的兴趣,不,连逛书店的兴趣都没有了……过去,从没这么过啊!学习的兴趣被一层雾气给隔着,我也不闻不看,反而很欣慰的想:我总算能休息了。对,我休息了,越歇越空虚,越空虚越歇,却没有想着去吹开那层雾,重拾学之乐。从这里破?“我们的教育缺少一个关键:爱的教育。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造这样的句子:XX爱祖国,爱老师等等,可就没造过爱自己。说道自己,就是爱护身体……可你的精神呢?你爱护过吗?”一付皮囊,虽要爱护,可有必要这么强调吗?那灵魂呢?比之皮囊,爱护灵魂更关紧吧。没有兴趣的灵魂,就像被阉割的猪一样,很不完整啊。我要爱护我的灵魂了。培训也是去学习,灵魂里没有学习的兴趣,怎么学呢?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里就是关键了。破开那层灰蒙蒙的厌倦,再次把学习的兴趣拿到阳光下晒晒,把发霉的气息晒跑,留下行阳光的芳香;垦出空虚的心灵,为兴趣留下生长的空间!治疗自己的灵魂,自己来重新培养学习的兴趣,怎么都好过临到头来的被迫好。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治疗灵魂,重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