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花 雨
【博主编辑按语】《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这份公开课教案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设计理念
本文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教学时紧扣课文的语言,让学生在文字与情感中走个来回。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整节课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悟乡情、思故乡四个板块,因势利导,通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写、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味、再现快乐的摇花童趣、尽显浓浓的朴素乡情,缠绕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
教学目标
⒈知识和能力
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⒉过程与方法
咀嚼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通过写话,体会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简介作者
⒈(出示课件桂花)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 (板书:雨 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⒊师:(课件出示简介)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亲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年龄时感受过的——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⒋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⒈自学要求: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么让作者久久难忘?
⒉交流,整体感知: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⒊引出重点:
那么在这么多的难忘中哪个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⒋初闻桂花香:
的确,那是发生在金秋十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金灿灿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⑴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 从哪些词感受到?
⑵通过个别读——齐读的形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和“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⑶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⑷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教师适时引导如:闻着花香,你想干什么?如果那时你在吃饭,你觉得——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来泡泡茶。如果我在吃饭,我觉得饭也香了。我觉得我的人也香了。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
⑸再次齐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味。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三、自读自悟,局部深究,浸染桂香
⒈体验快乐
⑴自学品读。师: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让我们读读摇桂花这一部分(请大家默读第五小节),找一找,划一划哪些句子能感受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
⑵交流句子。
课件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⑶师生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我渴望看到桂花雨落下的美景。
⑷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⑸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①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桂花就仿佛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萤火虫,向我纷纷飞来。)(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花落满地,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②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③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④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⑹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⑺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啊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课件出示说话: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呀摇,摇出了。
教学预设: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摇出了满头满身都是桂花香气的人们,摇出了一杯杯飘散桂花香气的清茶,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
⒉感受乡情
⑴师:就这样摇呀摇,让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馥郁香气中的桂花都纷纷扬扬地摇落了,可在琦君的笔下,却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⑵品读“全年”“整个村子”
师:同学们,桂花只在秋天开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种着桂花,那为何说是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找到依据来说一说。
生: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师: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凉凉的桂花茶,顿时心旷神怡;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冒着热气的桂花茶,——
生:我们用桂花泡茶,一年四季都喝,我们可以做做桂花糕,在烧菜时洒点桂花,做糕点时放点桂花。
师:除了泡桂花茶,做桂花糕,还可以干什么?一年四季都可以享有,怪不得琦君说——你来读
师: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有桂花,那整个村子又作何理解呢?找到依据——只送给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吗?只送给他们两个吗?还会送给谁?说得真好,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所以说,全年——。
人人都可以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这香真是沁人心脾,男同学读——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可以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一起读——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是沉浸在了——(浓浓的乡情)里。板书:乡情
〔设计意图〕由“浸”字带动全句,通过品读词语,激情引读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四、走进作者,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⒈提出矛盾处,引发认知冲突。
难怪,背井离乡时,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补充满觉陇资料感受杭州小山上的桂花香。
⒉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的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说香的还有什么?(快乐,乡情,记忆,思念等)板书:思念
⒊写话练习,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课件出示,并伴有音乐。)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⒋走进内心,升华情感
(音乐响起)正如她在另一部作品《烟愁》中所说:(师深情诉说)
课件出示: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故土,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她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水涟涟。其实琦君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设计意图〕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来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写话练习把情感推向高潮。最后适时地补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乡语段,在浓浓的思乡情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五、板书设计
7桂 花 雨
花香
乡情思念
快乐
六、作业设计
课后你们可以写一写童年的趣事,也可以看看有关琦君的其他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
附:教学反思
初读《桂花雨》这篇美文,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随后,又读了作者琦君的其他几篇散文,感觉如饮甘泉,清洌甘醇,被她的文章中透出来的幽幽情思所感动。所以我决定把这篇课文作为我的教研课,让一场桂花雨飘落孩子们的心田。
上完这堂课,我久久沐浴在那花香四溢的桂花雨中。我觉得今天的课成功之处主要有这几点:
⒈创设情境,善用“空白”,引发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需通过感悟自得的语言实践来实现的。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支点进行启发、导向,才能挖掘创造想象的潜力。例:教学桂花纷纷落下情景时,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想象桂花落到你的头上、颈上、身上、地上的感受,再说出表现作者当时喜悦心情的词语,最后用词语喊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一步步深化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读出、说出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能融入文本,有身临其境之感。还善用文中其他的“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意外之意,这样可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获得许多动态生成资源,对文本的理解有了升华。
⒉整合教学资源,触发学生情感。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摇花乐”到“思乡情”情感需一个转折过渡,才能渐渐沉浸文本,体会真情。为此,我收集了有关琦君简介、还配了音乐创设情境,还补充了了作者另外一部作品《烟愁》中的话,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源中获得信息,通过自读自悟,有层次地阶梯状地感受到了作者和母亲那份思乡情。
语文课该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上了这堂课我真的是很有感触。成功的语文课堂就因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只有符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阅读链接:http://blog.sina.com.cn/qly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