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余秋雨先生是寿县的女婿,几乎每年都要陪夫人马兰回寿县扫墓,夫妇俩一向轻车简从,不曾与地方政府的官员谋面。但愿《八公山下》一文所引起的他与县长张绪鹏先生的书信往来,能够继续下去,将“名人”与“名城”、“名山”效应发挥到应有的程度,那将是寿县人民的大幸。
八 公 山 下
余秋雨
昨天是2009年6月9日,我和马兰到了安徽寿县的八公山公墓,祭拜她祖父、祖母的坟茔。与去年相比,从合肥到寿县的高速公路修好了,从“淮南西”的入口处下来,很快就到了,真是方便。过去每年去祭扫,总是要颠簸很久。
从合肥到寿县,一路绿化都很好,路边的房舍建设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到了寿县还是遇到了那个每年都遇到的大遗憾:一家民营水泥厂把八公山的山体挖得满目疮痍、狰狞可怕。水泥厂周边很大范围内都是一片灰蒙蒙,连一处历史文化遗迹珍珠泉也变成了“泥灰泉”。听说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高龄的书画家跪在当地官员面前要求搬迁这家水泥厂,但看来没有产生效果。
对于这件事情,我想接着那位书画家再大声呼吁一下,我倒不仅仅是为了珍珠泉,也不仅仅是为了灰蒙蒙,而主要是为了八公山。
我想告诉当地官员:这座被挖得满目疮痍的八公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名山。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八公山下,草本皆兵”,可见这座山已经进入“公共语汇系统”。中国历史那么长,能够进入“公共语汇系统”的山水很少,只有“泰山北斗”、“不识庐山真面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寥寥几处。八公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这儿曾集中了大量当时国内的一流知识分子,博大精深的《淮南子》也是在这里诞生的。与八公山连在一起的寿县,当时叫寿春,与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紧紧连在一起。因此,八公山必须受到保护。至少在汉代,它是创建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依据《淮南子》,八公山又是中国豆腐的发明地,让人立即联想到这里应该有最佳的水质、最上等的豆蔬作物。直到今天,这里都有理由成为中国的“素食圣地”。但是,一个水泥厂,仅仅一个民营水泥厂,把这一切都毁了。
我打听了,官员们割舍不了的,是这家水泥厂每年上缴的一点税收。那点钱,听起来也不多。因此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因小失大,因眼前实利,对不起历史文化。
我郑重建议,立即关闭或搬迁这家水泥厂,并且邀集专家们出主意,用什么方式来修补已经挖得乱七八糟、狰狞可怕的八公山山体。这事情如果一个县的能力承担不下来,可以请上一级政府直接到省政府一起来解决。
中午我和马兰在寿县街上一家不起眼的大排档吃饭,那豆腐还是比别的地方好吃。这个大排挡,是寿县同乡、我们的朋友王凡修先生的内弟开的。
明天,我们会到太湖和安庆,祭扫马兰的外公、外婆的墓。
寿县县长张绪鹏致余秋雨教授的信
尊敬的余教授:您好!
首先向您自报家门:我是安徽省寿县人民政府县长张绪鹏。6月18日晚,我从新浪博客里拜读了您6月17日写的大作《八公山下》,感慨良多。一是感到荣幸。您是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大师,您能为寿县写下这些闪光的文字,对寿县、特别是对县政府提出宝贵而又中肯的意见,真是寿县的荣幸。二是感到遗憾。说起来,当年我在担任安徽省霍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期间,曾邀请表演艺术家马兰女士到霍山友情演出。此次贵伉俪光临寿县,我理应全力接待,聆听面诲。但您与夫人到寿县来,轻车简从,淡泊低调,令我感佩而又万分遗憾。去年5月底,组织上安排我到寿县担任县长,现在刚好满一年。一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凝心聚力,克服困难,为寿县发展做出了艰苦努力,在一些重点、难点工作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这里,我想重点向余教授汇报一下八公山综合治理工作。
正如余教授所说,八公山是天下名山,也是寿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的文化载体。为此,寿县强力推进了八公山综合治理工作。一是一举关停了八公山区域所有建材企业。去年9月,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采取集中突击行动,一举关停取缔了寿县八公山区域建材加工企业72户,并对3家水泥厂实施分期关闭。二是编制完成了《安徽省寿县八公山森林公园植被恢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旨是还八公山“青山绿水”,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目前安徽省林业厅正在组织项目论证。请余教授相信,您所建议的“立即关闭或搬迁这家水泥厂,并且邀集专家们出主意,用什么方式来修补已经挖得乱七八糟、狰狞可怕的八公山山体。这事情如果一个县的能力承担不下来,可以请上一级政府直接到省政府一起来解决”,已经摆上国家和省有关环境治理项目,并且即将逐年付诸实施。
尊敬的余教授,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是寿县的“亲戚”;您对寿县的关心和忠告,是十分真诚而宝贵的。我对您和您的作品十分景仰。我恳请您能够给寿县一个机会,盼望寿县有一天能够像山西的平遥古城那样,出现在您的笔下,出现在您的文章中,出现在海内外喜爱您的文章的读者面前。
最后,我代表寿县134万父老乡亲,并以我本人的名义,诚挚地邀请您和夫人在方便的时候,来寿县考察指导。
祝您和夫人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张绪鹏
2009年6月18日
余秋雨的复信
张绪鹏县长:您好!
6月18日的来信,我到昨天才收到。您是读了我在6月17日发表的文章《八公山下》就立即给我写信的,反映之快捷,态度之诚恳,令我感动。
从信中知道,您是去年5月底赴寿县担任县长的,到9月,你们已经取缔了八公山下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建材加工企业72户,并决定分期关闭三家水泥厂;为恢复森林植被,总投资近2亿元,目前正由省林业厅论证。原来,我们前几天深感忧虑的景象,很快就要结束了。
我看到这些内容,连全信还没有读完就急着告诉了马兰。马兰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并记下了您的名字。她说,这样的县长她应该拜访。她还请您代向寿县的其他领导问好。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地,除了尽力保留那些文物外,更重要的是恢复自然生态,尽可能恢复到历史上的最佳状态。八公山的保护也是这样,先让那些树林重新茂密起来,那些水流重新清澈起来,那些山体重新回到汉代哲人们看到过的模样。
在这个过程中,又不要强加太多“现代”痕迹,尽量不要在生态保护区内造水泥外墙的楼,不要贴白色马赛克,也不要在山道上加设亮闪闪的金属栏杆,更不要树立任何标语和广告。水泥、金属之类应该处于隐藏状态,显露出来的应该是“秦砖汉瓦”、石阶木栏。我在贵州黔东南考察时发现,那里的专家甚至把电线杆都作了原生态的遮盖,使现代设施溶入自然景观,受到中外旅游者的一致好评。这就是说,即使在修复过程中,也要警惕现代污染。
以此为基础,可以请一些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作一些文物的收集、发掘和布置。但这项工作是长期的,不要用力过猛,有一点是一点。千万不要着急建造太多旅游设施。如果粗糙地设立了诸如“淮南子乐园”、“刘安宫”、“八公山战场再现”之类景点,等级就下去了。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教训。以后再走回头路,就会浪费时间和资金,也会损害人们的观感。
张县长,这次我和马兰离开寿县之后,还去了重庆和其他一些地方,感触很多。重庆,那么大的一座国家直辖市,现在提出的目标之一居然也是“森林重庆”。到处都在种树,沿途一片浓绿,让人赏心悦目。我们寿县小,八公山在历史上又那么重要,更有理由首先把它变成一个林木胜地,山水胜地。我想,只要下了决心,几年就能大见成效。
对于八公山自然生态的恢复和保护,我和马兰都会尽力。我所主导的“博士后流动站”里有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林木建设专家,什么时候也可以请他对你们的工作提点建议。
另外,在打理八公山自然生态的时候,也希望能对寿县县城里街道的景观花一些心思。现在看来,商业的标牌过于密集,过于混乱,又过于艳俗,这与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很不符合。一定要做减法,尽量回归朴素、古典。据我考察所知,浙江、江苏在打造小城镇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有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有上好的范例,例如我前面说的黔东南的一些古城镇,以及四川的阆中,都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恢复了朴素美和古典美,让中外旅游者都感到舒服。
谨此答复,容后再谈。你们辛苦了!
顺致
敬礼!
余秋雨
2009年6月28日凌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