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近年来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中国经济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但谁曾想到,在上世纪的80年代,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双轨制”并行的日子里,当会展经济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之际,率先涉足蕴藏巨大生机和潜力的“会展经济”领域并获得成功的,竟然是经理日报人! ——题记 会展业作为中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城市与城市之间实力与形象的竞争。2000年以后,中国各地的会议展览一个接着一个地召开,彼伏此起的景象好不热闹。会展经济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敞开大门办报,依靠厂长经理办报”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开放型理念。不拘泥于版面服务单一的形式,努力将服务工作延伸到版面之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经理日报社以理论研讨、边境考察、经贸洽谈、产品展销、信息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撞开了会展经济的大门,从1989年开始持续用了7年时间,成功地在传媒领域构架起了“会员制”和“会展制”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以1989年8月25日成立的“之友会”为标志,经理日报社的“会员制”正式启动。同年12月16日首届年会在重庆召开,308位企业家面对面地交流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第一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十有其五参加了会议。叱咤风云的著名企业家马胜利在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之友会高峰时期会员企业达到4000多家。经理日报社在此基础上,于1990年8月15日,成立了让厂长经理直接参与办报的“经理日报社办报指导委员会”,1992年5月27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了第一届工作会,100多位企业家对办报方针、原则和具体的版面内容布局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刘三姐”黄婉秋还专程到会议上进行祝贺表演。1992年8月13日,“经理日报中国企业家编委会”正式创立,首届工作会议于1994年11月29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200多位企业家直接参与了办报决策。“经理日报社企业家联谊会”于1995年6月8日应运而生,1996年1月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首次会议,包括鲁冠球、鞍钢党委书记刘峰和当时名动江湖的储时健、陈传柏等300多位企业家参加了4天的会议。 会员制的创立,是厂长经理日报社对中国新闻改革主要贡献的具体表现形式。“之友会”是报企一体、共谋发展的开山之作,开启了新闻传媒服务功能的先河。“指委会”是会员制的进一步发展,请企业家参与办报指导,体现了报社决策者的过人胆识。“企业家编委会”的创建,把全国知名企业家吸纳进入报社的决策机构,是办报方针的发展和深化。 “三会”的建立和定期会议的召开,构架了有针对性地分级服务于中小企业、中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的会员制的完整体系,在传媒与企业之间织起了密切联系的纽带,构架起了报企互动、共谋发展的桥梁,赢得了厂长经理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 在中国的企业家队伍正处于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企业家的理论修养,推动经济学家走出“关门做学问”的旧模式,使经济理论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理日报社多次组织了企业家与经济学家的直接对话,通过经济理论与企业实践的互动,既是对企业服务的一种务实行动,也推动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1990年6月11日,与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90年代企业发展战略与决策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1990年10月25日,企业家、经济学家400余人参加了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改革研讨会”;1992年3月22日,“深化企业改革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重庆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厂长经理参加了会议;1992年11月8日,100多位企业家聚首四川省成都市参加了“广告刊户座谈会暨广告效应研讨会”;1992年12月15日,“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近100位著名企业家到会。1998年5月5日承办了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中国西部开发与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不知是巧合还是先知,市场意识浓厚的经理日报人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会展制”的经营模式。 1991年7月13日,经理日报社“中外企业产品信息交流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组织了国内600多家企业面 对面地进行商务洽谈,我国台港澳地区和新加坡的近100名客商闻讯赶来参加。5天的会议,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大关。 1993年3月17日,与光明日报社联办、会期5天的“海峡两岸企业家交流会”在上海开幕,近200人规模的台湾地区企业家代表团空降上海,逾千人的海峡两岸企业家聚首,成为当时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一次民间交流,在当地乃至国内外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成功的基础来源于对企业真实需求的对口满足,经理日报人善于捕捉这种切入点。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于1993年12月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了“大中华企业交流暨招商引资洽谈会”;针对不少企业产品积压、严重影响后续发展的问题,1994年5月25日在成都举办了“首届中国西部积压物资交易会”;1995年3月11日,厂长经理日报社参与承办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为期7天的“四川与台湾经济合作与交流展望”活动。 他们的视角不仅在于引进来,而且还想方设法地带动企业走出去。1991年7月26日,报社组织了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参加了“中俄边贸考察”活动;11月21日,“中缅边贸考察”成行。1995年11月16日,组织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泰国曼谷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华商大会。1997年8月20日,再次组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飞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华商大会。 经理日报社在中国新闻界首创的独具特色的“会员制”和“会展制”,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后来许多媒体开办这种会议的模式、成立理事会制等经营活动,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经理日报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独创的经营体系,在今天看来已经不足为奇,但他们的这些构想、探索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中国市场经济处于萌芽、中国新闻界处于封冻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不能不对他们的勇气和胆识而肃然起敬。他们率先将市场经济的理念运用到媒体经营,成功地构架了“会员制”和“会展制”市场化运作的典型形式,对中国的新闻改革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市场并不神秘,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需求。经理日报人读懂了企业家的这种需求,他们引领中国新闻界风气之先,把报业投掷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大潮之中,与厂长经理们同呼吸、共命运,为厂长经理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纵横联合、广交朋友、全面合作的场所和机会。所以就能够做到举手一挥,让应者云集,创造了在当时无人望其项背的传媒界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