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青:敢上九天揽明月
文/沈银海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社会的变迁无不给人类带来创造奇迹的机会,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中国人自豪的太空漫游,都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人类“敢想”“敢拼”“敢做”的豪迈气概。
在中国厦门有一位年轻的技术专家从一间简单的民居,三四张办公桌椅,通过十年的努力创业,至今拥有三大产业:电气(厦门迈士通电器有限公司、漳州迈士通电器有限公司);航空(厦门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能源(厦门纽普斯特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他带领团队完成收入4亿元,2009年计划完成收入7.4亿元。目前三家公司正分别引入战略基金,做上市前期筹备工作,计划在2010年陆续上市。他,就是厦门迈士通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剑青先生。
走进迈士通董事长专用会客室,其整洁、明亮、庄重的氛围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一会,赵总身着工装熠熠而来,热情寒暄后,便直切主题。
最值钱的是脑袋
“我什么都没有,只有脑袋,而最值钱的就是脑袋。”
赵剑青从小谨记父母的教诲:做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在大学时是学生会副主席,毕业后分配到国营企业的技术岗位。因表现优秀,被总部调到厦门做技术骨干,半年后升为技术经理,又半年升任副总。到98年,项目圆满结束,他出色完成了使命,要调回四川。但是,赵剑青却选择了离开单位,留在厦门,并谢绝了外资企业、国内大企业的高薪聘请,舍弃家乡“喝盖碗茶、摆龙门阵”的安逸生活。赵剑青说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并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和理想,就是想做事,做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他经常跑去厦大听课,家里都是书,还经常和一些外企的老总接触,向他们学习取经。他发现了国内连接器领域的空白,于是萌生创业的念头。
没人员、没资金、没设备、没车间、没办公室……“三无的三无,都二十七个无了,”赵剑青诙谐的说,“凡事想得好好的,把条件弄得好好的,反而不成功。”赵剑青满怀激情,“没有钱,我就是最大的资本!”
“既然什么都没有,那就自己创造一个新的里程碑”,1999年,他为公司注册了英文名字“milestone”、中文名字“迈士通”,租下南山路132号504室,一间小民房,几张办公桌,揭开了迈士通的序幕。
赵剑青带领员工“四处求学”:一打听到哪里有厉害的专家,便想尽办法把专家请过来做培训;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学术会,鼓励员工深入钻研,即使是困难时期。“再苦再穷不能穷了脑袋!”2006年,成功举办了迈士通“首届互连技术应用研讨会”;公司三位工程师撰写的论文被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第九届连接器与开关学术会议录用。赵剑青自己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首批“火炬创业导师”、厦门市“十佳火炬青年”、2009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大评选十大风云人物等荣誉。
赵剑青总结出一条:企业的成功即特殊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在特定环境下,接受特定的价值观,比其所在环境中其他人做得更好的人。”迈士通用人首先看人品,其次看专业与智慧,第三注重稳定。赵剑青认为,稳定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公司的高管必须要在一个企业呆8年以上、中层管理应在一个企业呆5年以上才算合格。
三 大法宝助成功
回顾创业之路,赵剑青道出了迈士通成功的三大特点,即迈士通的“三大法宝”:
一是始终抓住技术创新,坚持自主研发、检测产品,营建自主品牌。迈士通自创立就一直致力于技术研发,最初的业务从最基本的图纸设计开始,在技术研究中寻找突破点。通过人才培养和招募,迈士通建立了强大的连接器设计研究团队,并获得厦门市科技局批准组建了“厦门市电接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国内顶尖科技院校多位研究员级(教授)高工为学术带头人,拥有8个专业的连接器研究室,并设有“测试中心”和“信息与标准化室”。测试中心拥有连接器行业最先进的测试设备,填补了福建省连接器测试方面的空白,并力争在三年内使该测试实验室成为福建省连接器测试实验中心,未来成为国家级的测试中心。信息与标准化室则积极参与与连接器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
迈士通还与北京邮电大学电接触科研室成立“联合实验室”,集双方的科研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在提高连接器的设计和质量上进行全面的合作和研究。
二是牢牢抓住焦点客户。在迈士通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傍大款”,而且是“傍贵族大款”。他非常关注世界500强的品牌经营,积极创造条件“傍大款”。迈士通与联想、华为、厦华、海信、松下、三星、BP、ABB、APC、TCL、LG、TDK、NEC、航空631所、618所、605所、西工大365等国际国内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不让客户有后顾之忧。同时在与客户合作中积极向客户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通过这些大客户来反推迈士通的发展。即使2008年外部环境非常严酷,迈士通的订单依然丰盈。
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抓“拳头高管”。赵剑青一直坚持中国式的管理,他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不能照搬外企的管理模式,而应该运用中国本土的文化和思维来管理,国外的只能是技术的、策略的辅助,即“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赵剑青特别强调,企业不要忙着去搞流程、搞制度,首要的是要公司上下统一意识。先分析客观环境,找出问题,制定解决的方法方式,在实践中修订、简化,最后固化形成制度,通过“拳头高管”贯彻执行下去。制度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是为技术服务,不能让制度桎梏了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赵剑青也特别强调:“管理不问为什么,就是这么做,要毫无折扣地执行。”
最高的竞争境界
赵剑青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定位:实业者。他给公司取名字时用“电器”,而不用“电子”之类的词,他说他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告诉别人公司是做什么的,他不喜欢搞那些花哨的噱头。“实业,就是实在做事的。”他从不打麻将、从不炒股,从不投机取巧,用他的话说就是:该你的就是你的。如今,迈士通已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公司了,但是赵剑青总是很谦虚的说:“我们这个摊子”。
创业之初资金很紧张,有一回接到订单,但没钱付材料费,赵剑青心急如焚。员工暗地里掏出私房钱凑足了30%的材料预付款,并且还不让他知道,怕他难过。赵剑青对这件事感触很深,他经常告诫手下:以真诚待人。只要客人到公司,不管什么身份,都会热情地以茶水招待。
有人说赵剑青心太软,对人太好,不适合做管理。但是他心里牢牢记得他父亲教导他的: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自己占便宜。他很赞成好友说的:连亏都不会吃,就不会有钱赚。正是“欲得先予”。
赵剑青很注重品牌形象,注册公司名称时便用中英文,图纸全部用英文,产品包装设计得很精美,像个礼品,以致产品发货到客户那里,客户的员工争着要迈士通的包装盒。
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品格与智慧的竞争,赵剑青总结他走过的路子,投资的关键在拒绝诱惑,不盲目投资;管理的关键在如何聚焦,集中精力把事做好。
物竞天择,天下为公
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是残酷的,落后必被淘汰,只有在“劲敌”中脱颖而出才能取得成功。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要为更多的人搭建更大的平台和可能性。迈士通从来不吝去帮助他人,真诚对待每一个合作者和参与者,帮助自己的员工成长,积极推动行业的发展。赵剑青亦经常给其他企业做培训,并无偿的做厦大的客座教授。08年金融风暴以来,迈士通不仅没裁减员工,反而增员200多名。
“物竞天择,天下为公”的经营哲学深深地映照在迈士通走来的一步一程中。
如今,迈士通蒸蒸日上,可赵剑青只打了“60分”。他说这还远远没达到他的要求。他说他有个直觉,中国在世界上的很多领域应该叫得响才是。未来5年,要把迈士通的精密连接器做成中国大陆的第一,力争30亿的产值。并要向政府倡议建立“海西元器件检测中心”,同时联合台湾、日本的同行,掀起科技创新的风潮,增强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科技地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赵剑青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攀登新峰,敢于“上九天揽月”的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迈士通10年的过去,对于赵剑青而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期待着下一个10年、第三个10年的到来……,他肩负着创造中国民族品牌的使命,每天依然手不释卷,与时俱进,抱着一颗普通技术专家的心态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继续创造属于他和迈士通的传奇未来。
《川商》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