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小故事——刘伯承元帅的小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服

(一)刘伯承童年的一则故事

军事家刘伯承,用兵如神,指挥若定,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他小时候顽皮逃学、令父母生气的事,却鲜为人知。
刘伯承刚满5岁,父母就送他进了学堂。到了学堂后,他根本不用心学习,整天贪玩,成绩很差。父母心里很着急。
一天,刘伯承放学回家,又想出去玩,妈妈把他叫住说:“你书背熟了吗?只顾贪玩怎么行?”
刘伯承说:“背熟了。不信,我背给你听听!”
刘伯承知道妈妈不识字,随便嘴里念什么她也不知道。于是,他信口胡乱背了一通。
刘伯承的父亲是个有文化的人。伯承在门外给妈妈胡乱背书时,父亲在屋子里听见了,觉得文不对题,就走出大门,生气地说:“孝生(刘伯承的小名),你背的是什么书?”
刘伯承知道在父亲面前是混不过去的,只得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在……”
父亲严厉地说:“你以为妈妈不识字,就可以欺骗她,这怎么能行。小孩子要学好!”
刘伯承受到父亲的批评,羞得低下了头。
父亲这么一说,妈妈知道孩子在欺骗她,伤心地哭了。她边哭边当着孝生的面说:“唉,谁让我小时候家穷,念不成书呢?如今连自己的儿子也欺负我了。一个人不识字,做个睁眼瞎子多苦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小故事——刘伯承元帅的小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服
父亲把刘伯承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孝生,你自己说,以后咋办?”
刘伯承知道欺骗妈妈是不对的,便走到妈妈跟前,拉着妈妈的手说:“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好好念书……”

(二)一根打狗棍

刘伯承是野司首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首长,体质较差,眼睛高度近视,加之千里跋涉,生活艰苦,行路有些困难。进入大别山,山陡、林密、路险,很多地方马也不能骑。同志们看刘伯承走路很吃力,就绑了一副担架让刘伯承坐。刘伯承说:“我走路难,你们走路就不难?我们一起锻炼吧。”他坚决不坐担架,连同志们搀扶也不让。警卫员没办法,就砍了一根竹子让他拄着。由于竹子砍得比人还高,邓小平对那位警卫员说:“你把竹子砍短些,你看他拄这么长的棍子多像个要饭的!”刘伯承听了恢谐地说“要饭的棍子就是要长,才不受狗之欺。我要拿着大别山的这根打狗棍,把中国头号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打倒!”说得大家捧腹大笑。

(三)刘伯承与石友山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冀察战区。冀察战区包括河北、察哈尔和部分山西地带,一共分为5个游击区。第一和第五战区是刘伯承部队的地盘,第二游击区是地方部队张荫梧的地盘,第三游击区是石友山的地盘,第四游击区是朱怀冰的地盘。石友山和朱怀冰原属西北军,以当时而言,算是亲中央的地方军,但仍不脱划地为王的草莽本色。所以这三种背景不同的部队,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在一起的,而实质上则各怀鬼胎,充分发挥游击战术,算计自己人。这年秋天,刘伯承就把朱怀冰的部队吃掉了。石友山深感唇亡齿寒,于是发动了对刘伯承的猛烈攻击,石友山把河北的南半部包围了,又逐渐缩小包围圈,刘伯承的一支部队为保存实力,就缴枪了。当时石友山的部队下了命令:“只缴枪和子弹,除了这以外什么都不准拿,如果发现就枪毙。”刘伯承见手下被缴枪,就去找石友山。刘伯承当时边走边喊口号:“石友山是民族救星,拥护石总司令抗战到底!”到了石友山的住所,石当友山拉他进院时,刘伯承回头挥拳高呼:“石总司令是民族救星,拥护石总司令抗战到底!”石友山和刘伯承交涉以后,归还刘伯承被捕的士兵及枪支子弹。这时刘伯承的口号马上换成了:“石友山是汉奸,打倒石友山!”

(四)“猫论”源自刘伯承

“猫论”,曾和“石头论”一起,被作为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第一的两个主要论点。“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下简称“猫论”),作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不仅在国内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在国外也遐迩闻名,广为流传。而邓小平“猫论”的提出却是吸收借鉴刘伯承军事思想的结果。

把“猫论”用来阐释一种思想观点的,首先是刘伯承。刘伯承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家,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拘泥于教条,战略战术机动灵活,以打胜仗为最终目的。因之,这位农民出身的军事家,每逢大战在即,经常脱口而出:“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以此来说明一个相互而深刻的道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由于这句话生动形象,很适合当时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深受一二九师和二野指战员的喜爱。

邓小平与刘伯承既是同乡,又是长期共同战斗的战友,加之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领导建设,都特别强调从实际出发。所以,对于刘伯承常说的这句家乡话,自然十分理解,非常赞同,将其从军事领域引入整个 社会领域,以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反对极“左”思潮,倡导和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

1962年,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农业问题上,由于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违反按劳分配的等价交换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所以,高速农业生产关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了调整时期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认为: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为了形象地表达这一正确观点,邓小平引用了刘伯承说过的“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反映了他对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内部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从此,“猫论”便不胫而走,很快流传起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28715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经典爱情故事的例子

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简介爱情是伟大的,两个人的结合,牵动的是两个家庭六个人的心,在一起不容易好好珍惜。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方法/步骤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1、1.我的一半是你29岁的朱桂琴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名普通的农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之10刘伯温 历史上的刘伯温

10刘伯温-(刘基)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

十大元帅后代现状曝光图 中国十大元帅的后代

1.十大元帅后代现状曝光(图)2012年08月31日 :新华网1.朱德元帅:女儿朱敏,在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工作。朱敏曾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离休,创办了北京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学院(现改名为北京军地专修学院),出任院长。(朱敏儿子:刘建,任解放军防化研究院

十大元帅的归宿 十大元帅谁死的最惨

陈毅:毛泽 东亲临吊唁的元帅陈毅,四川乐至人。1967年2月,陈毅对中央小组以及红卫兵的很多做法不满,他在大会上公开表态,遭到批斗。2月16日,作为“三老四帅”之一,陈毅在主持的中央碰头会上,与谭震林、、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一起对一伙

十大元帅夫人及后代大全下 开国十大元帅的后代

独家编辑:十大元帅夫人及后代大全(下)6.陈毅元帅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南昌起义

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小故事——刘伯承元帅的小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服》为网友單身貴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