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 孙绍振
回想自己长时间以来,靠着那本《教师用书》和“教案选”,站在讲台上可能在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时,真的汗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堂上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真的不容易!关键在于对文本的研读。
文本的研读,不但要有深厚的宏观学养,而且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功夫。在《名作细读》一书中,孙老师以中学教材的文章为个案,用微观分析方法,告诉我们文本的研读是一个千万次追问的过程,是一个消化、吸收、过滤、整合、建构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如诗词的解读,孙老师指出其关键是想象、虚拟和假定。诗人用自己的自由想象,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感情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作。诗人调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不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它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在《名作细读》一书中,孙老师从七个大角度谈了文本的解读:一、在大自然面前的审美心灵变幻;二、艺术家心灵奥秘的多维透视;三、情趣、谐趣和智趣;四、童心、童趣和心灵宝库;五、亲子之爱的诗意和卑微;六、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七、进入小说艺术的审美世界的程序。读作品,要真正读懂,最起码要读出个性,读出它的与众不同。孙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最方便的方法:同类经典文本共组,即提供现成可比性,帮助读者从被动接受进入主动分析和评价。比较是分析的前提,分析建立在可比性上。“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方能入情得意”,文本解读需要“识斯真”、“入情得意”,而这需要读者的我们潜心会文、切己体察、耐心品味,正所谓好汤还需慢火炖,与文本对话一味“慢火”,才能聆听文本的声音,才能实现情感的共振、思维的交锋、观点的接纳、心灵的敞亮,课堂才能因“你”而精彩!
读完本书,我对文本解读理解更深刻,也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一要认真,凡事不能有“省事”的心理。平日要多翻翻书、查查资料,力求对所教内容的理解从宽度和深度上要远远超过学生,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不问,教师也不一定向学生讲,但并不等于教师用不着搞清除。二时刻警惕自己的“惰性”与“萎缩”,要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求甚解”的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的历练中获得的。要不怕“费事”,看的多了,大脑中的库存多了,大脑转动的次数多了,“求甚解”的本领才会一天天大起来。有了“求甚解”的习惯与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会比较深刻与独到,我们才能以一个博学睿智、思想深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才可能让课堂充满穿透力,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都难以忘记的印象,从而影响他的一生。
文本解读是一个“慢火炖”的砥砺和修炼过程,需要“慢慢走,细细欣赏”的心境,才能拥有文本解读的深入浅出,才能拥有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